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鲍威尔“走钢丝”的艺术面临终极考验!

2025-03-07 20:21

面对特朗普政府掀起的第二轮关税风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迎来比2018年更为棘手的政策考验。

这并非鲍威尔首次在贸易冲突中掌舵货币政策。2018年3月,当特朗普首次宣布对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全面关税时,鲍威尔正执掌美联储。此后数月,特朗普政府又威胁对加墨两国开征关税。

但今时不同往日——无论是美国经济现状,还是美联储的政策工具箱,都已发生深刻变化。

汉密尔顿学院经济学家安·欧文(Ann Owen)指出两次贸易冲突背景的差异:“通胀、通胀、还是通胀。”2018年时,数代美国人从未真正经历过高通胀,2%的通胀率如同呼吸般自然。如今,经历四年“天价鸡蛋”洗礼的民众对物价敏感度陡增。

“任何关于关税影响的讨论都必然触及通胀,这会直接影响公众的通胀预期,”欧文指出。通胀预期自我实现恰是美联储的噩梦。

2018年时任美联储副主席的克拉里达(Richard Clarida)回忆道,彼时持续低通胀环境让美联储将关税视为一次性冲击。如今局面更为复杂:除加墨关税争端外,欧盟报复性关税风险隐现,“潜在关税清单长得多”。

就业市场方面,2018与2025年失业率均徘徊在4%的健康水平。但近期非农与GDP数据显示经济动能减弱。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分析师斯蒂芬妮·阿利亚加(Stephanie Aliaga)指出:“2025年的美国经济比2019年脆弱得多,通胀与增长风险令美联储陷入两难。”

政策选择空间收窄令局势雪上加霜:维持高利率抗击通胀可能扼杀增长,降息刺激经济则恐致通胀失控。鲍威尔“走钢丝”的艺术面临终极考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