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3-07 18:41
美股连续多日下跌,港股昨日却创下新高,未来市场走势会如何?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灝昨日分享了他对市场的看法。
投资作业本课代表整理了要点如下:
1、最近的政策和DeepSeek人工智能的突破能带来多大的EPS(每股盈利的增长)才是关键。但目前市场尚未验证这一预期,更多是在做多情绪推动下前行。
2、现在的(港股)市场情绪这么极致,大家都挤破脑袋往里冲,反而让我觉得这个环境没有一月份那么友好。大家可以稍微等一下,手上有货的朋友,我觉得拿着就好。但如果要加仓,可能会有更好的时机。
3、美股虽然回调了10%,可能会有小幅反弹,但回调的势头应该还没有结束。尽管特朗普的“看跌期权”或“靴子落地”的意图是有的,但他实际上可能做不到。
4、无论是从市场的仓位来看,还是从美元周期来看,还是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现状来看,我们都认为美元已经进入了一个走弱周期。
5、市场是有选择性地忽视关税的影响。目前表现较好的板块,比如内需股和科技板块,其实受关税影响较小,反而更多受到国内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影响
洪灏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基本符合预期,有些表述超预期,市场积极反应的部分原因在于对政策的正面解读。并特别强调了近期港股的强势表现,特别是在科技和消费板块。此外,还讨论了中美关税问题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美元的未来走势。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课代表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市场更多是在做多情绪推动下前行
政府工作报告GDP 5%左右,通胀2%,财政赤字4%。绝大部分人都已经预期到这组数字了,这些数字并没有超预期。但是他的语言超预期,比如说消费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是在过去十年里头最高的一次。第二就是就业,还有就是创新。所以这些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也是最近几年的频率最高的一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消费板块涨得非常好。比如说我们看到的奶茶股,变成了这个IPO的冻资王,冻结了大概1000亿港元的资金。
同时很明显,这次领涨的是中国科技板块。科技板块由于其市值较大,且之前的估值相对较低,因此受到内地投资者青睐。内地A股没有这些股票,我认为所有最好的中国科技股都在香港上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港股市场在科技权重股的带动下不断上涨。
3月5日也有官方类似表态,说要集中力量稳定股市和房市,使其繁荣。这些更多是情绪面的鼓舞,为当前的技术性反弹提供了加速动力。
最后还是要回归基本面。最近的政策和DeepSeek人工智能的突破能带来多大的EPS(每股盈利的增长)才是关键。但目前市场尚未验证这一预期,更多是在做多情绪推动下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市场的北水(内地资金南下)已占港股成交量的近半,对行情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
A股板块之间的分化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基建板块、AI板块、智能板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如A50涨得非常好,创业板里的科技板块也涨得相对非常好。
但是刚才我们说的这些科技股,在内地市值比较小,权重也小,所以它并不能带动整体指数往上攻。然而,香港的科技板块市值比较大,权重也高。我记得在2021年,恒指上调了科技股的权重,加大了对科技股的配置。所以,五年前的这个决定,现在显示出了威力。因此,科技股指数在涨,也带动恒指往上走。
现在港股市场情绪太极致,
这些板块都接近超买,可以等等再买
最近(港股市场)的情绪太饱满,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等一下。比如主要标的物阿里、港交所等,港交所,没有突破去年9月份那波的高点。阿里大概140港元/股,也没有突破这一轮的高点。所以我觉得情绪非常极端,其实所有这些板块都接近超买阶段了。
作为一个逆向投资者,我觉得我们对这波行情看得比较早。因为在春节前,我们就觉得这波行情有戏。同时,我觉得中国市场是今年最逆共识的交易。当时我们其实并不看好美股。这两个月下来,大体上也体现了我们的看法。
但现在的市场情绪这么极致,大家都挤破脑袋往里冲,反而让我觉得这个环境没有一月份那么友好。
所以我觉得可以稍微等一下(再买)。不过我也知道,每天这样讲,大家可能按捺不住,毕竟看到邻居在赚钱,手上没货的确会让人焦虑。如果手上有货的朋友,我觉得拿着就好。但如果要加仓的话,可能会有更好的时机,给大家一个更好的加仓机会。
国内科技和内需股受关税影响较小
目前市场是有选择性地忽视关税的影响。目前表现较好的板块,比如内需股和科技板块,其实受关税影响较小,反而更多受到国内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不太关心关税的影响。
但我并不觉得,关税好于预期,是比预期要差,影响要比大家想象的多。
同时,你看一下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政策,他给了一个月的宽松期来谈判。很明显,他对其他国家的强硬手段大多是谈判策略。比如威胁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但第二天又说要继续援助。这很像是谈判手段。然而,对于中国,他似乎没有任何谈判空间。
他没有表现出愿意与我们谈判的意愿。他直接说要加10%的关税,就开始实施了。而对于其他国家,他的做法更像是谈判手段。但我们中国这边,科技板块和内需股主要受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驱动,所以这些板块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美股回调势头还未结束
“特朗普看跌期权”(Trump Put)似乎是存在的。你看,美股从最高点到现在,到昨天(3月5日)之前,已经跌了10%。从技术上讲,10%的回调就是一个技术性回调,而且已经出现了。这两天的跌幅也比较猛。
比如标普经历了2025年以来最惨的一天,我们看到整个美股市场在特朗普竞选后,所有账户的涨幅全部回吐了。对于美股投资者来说,过去四个月的努力都白费了。
但这种情况一出现,他马上就说,我们暂缓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征税,继续给乌克兰提供资源。所以很明显,他还是很在意市场的。但他的这些举措是否足以改变市场运行的轨迹,我表示怀疑。毕竟从去年11月第一个星期到现在,他上台后的所有利好带动的涨幅都已回吐。
第二点,如果你看一下加密货币,也很有意思。特朗普说3月7日要开一个白宫加密货币峰会,当时比特币已经跌到7万多了,以太币跌到了2000到2100,然后突然涨了一晚上,又跌回去了。所以我觉得他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特朗普变化莫测的言行,所以我觉得他对市场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大家知道他可能并不会执行他说的东西,所以这种不确定性反而会导致市场波动,而不是推动市场上涨。
我觉得美股虽然回调了10%,可能会有小幅反弹,但回调的势头应该还没有结束。尽管特朗普的“看跌期权”或“靴子落地”的意图是有的,但他实际上可能做不到。
美元进入走弱周期
美元周期进入一个走弱阶段,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因为美元是所有商品和新兴市场债务定价的锚,甚至很多新兴市场指数都是用美元定价,所以美元的走势决定了很多。
首先,美元周期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一般来说,从底部到顶部再回到底部,大概是7到11年,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中周期,类似一个朱格拉周期。
在这样的周期里,当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放大的时候,比如去年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接近1万亿美元,达到历史高点,那么接下来的几年,美元周期往往会进入一个走弱阶段。
我们去年年底提出这个观点时,整个市场其实还在看多美元。因为美元被认为是“特朗普交易”的一部分。
特朗普的政策,比如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减少赤字,大家都觉得这对美元有利。因为美国的通胀压力会上升,美联储的降息力度会比较小,所以美元应该走强,资本也会继续流向美国。当时的市场叙事就是这样。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很明显,当共识如此一致的时候,往往就是大家要反着做的时候了。所以无论是从市场的仓位来看,还是从美元周期来看,还是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现状来看,我们都认为美元已经进入了一个走弱周期。
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表现非常好。因为如果美元走弱,人民币的压力就会减小,人民币压力减小的话,对中国资产的表现就会有扶持作用。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