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3-05 17:47
消费者对苹果公司的指控主要包括非法捆绑、市场垄断、企图垄断,美国联邦地区法院认为证据不足,两次驳回了全部诉讼请求
文│财经E法郭丽琴
编辑│朱弢
近日,苹果公司在美国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费者反垄断诉讼中暂时扳回一局。在该诉讼中,苹果公司被指通过垄断iPhone和iPad用户的云存储服务,调高iCloud的价格。
据刚刚公布的裁定,美国北加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李友迷(Eumi K. Lee)驳回了消费者诉讼的主要诉请,另维持了诉讼的其他部分可以进入到后续的程序;但对于驳回的部分仍给予消费者21天的时间,对诉状进行修改。
该诉讼已经持续一年。2024年3月,有美国用户对苹果公司提起诉讼,主要指控其通过非法捆绑和垄断市场的行为,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谢尔曼法》。苹果随后发起驳回动议,2024年5月,法院首次驳回了消费者的指控。原告于2024年6月修改诉状,并再次提起诉讼,本次是法院第二次驳回了消费者的指控。原告律师史蒂夫·伯曼对媒体表示,他们打算提起修改后的诉讼,以解决法官的担忧。
随后的2024年11月,苹果在英国也遭遇到类似诉讼,有一家名为“Which?”的英国消费者组织声称,代表英国4000万用户向苹果公司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在iCloud存储服务方面的做法违反了英国竞争法,并索赔30亿英镑(约38亿美元)(详见:苹果为何被英国消费者组织索赔30亿英镑?)。
在美学者孙远钊认为,根据美国诉讼流程,这是法院最后一次给予原告修改起诉状的机会,原告消费者需要强化对相关市场的界定以及被告苹果公司如何对该相关市场具有支配力的初步举证,如果再次被驳回,消费者一方就会败诉。他认为,这类诉讼通常要延续2-3年时间,也即最早2025年末,最晚2026年初,法院会作出下一个裁定。“80%以上的消费者集体诉讼,都会以和解结束。”孙远钊说。
北京律师协会竞争与反垄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林蔚分析,短时间内原告很难修改诉状中的缺陷,所以“基本可以宣告这个案子已结束了”。
多项指控被驳回
该案最初的起诉者是一名洛杉矶居民,她表示每月要为iCloud存储计划支付2.99美元。而她的律师试图代表全国范围内数千万购买了iCloud存储计划的消费者提起诉讼。在正式的起诉状中,要求法院宣布苹果公司的行为违法,以及苹果公司停止其反竞争行为。诉状并未写明索赔金额,只要求3倍损害赔偿、其他法定或衡平法下的损害赔偿、恢复原状以及合理的律师费用等。
最初的起诉状对苹果公司的指控主要包括非法捆绑、市场垄断、企图垄断。
其一,非法捆绑:苹果公司将其移动设备(iPhone和iPad)与iCloud云存储服务非法捆绑,强制用户使用iCloud存储特定文件,从而排除了其他云存储服务的竞争。
其二,市场垄断:苹果公司非法垄断其移动设备上的云存储市场,通过限制竞争,维持其在该市场的垄断地位。
其三,企图垄断:苹果公司企图垄断其移动设备上的云存储市场,通过反竞争行为来获取或增强其在该市场的垄断力量。
但法官对以上指控进行了逐一反驳。
其一,捆绑销售主张:虽然消费者声称苹果将移动设备(捆绑产品)与云存储(被捆绑产品)非法捆绑,违反了《谢尔曼法》第一条。但法院认为,未能证明苹果存在协同行为,这是第1条主张的基本要求。法院还指出,苹果并未将移动设备的销售与iCloud的购买挂钩,用户可以选择不购买iCloud,或选择其他云存储服务。
其二, 垄断主张:原告声称苹果在云存储市场拥有垄断地位,并通过限制文件访问维持其垄断地位。法院认为,原告未能合理定义相关市场,其提出的“全方位”云存储市场过于狭窄,未能包括所有经济替代品。法院还指出,原告未能证明苹果在相关市场中拥有垄断力量,无论是通过直接证据(如限制产量和收取超高利润价格)还是间接证据(如高市场份额、进入壁垒和扩张壁垒)。
其三, 试图垄断主张:原告声称苹果试图垄断云存储市场。法院认为,由于原告未能证明苹果有实现垄断的危险可能性,该主张也未能成立。
其四,法院还指出,原告未能证明苹果的行为对消费者造成了负面影响,或其行为的负面影响超过了数据安全等正当理由。
比如,法院指出,因为苹果移动设备用户无需购买iCloud;他们可以自由地从苹果公司的众多竞争对手处购买任何其他云存储服务。原告也并未指控iCloud的定价高于其他云存储选项。
又如,原告称三星公司并未限制其设备上的文件,因此苹果公司也不需要限制文件。但原告并未证实三星设备提供与苹果设备相同的数据安全级别,因此法院无法推断苹果公司的方法缺乏安全益处。
在林蔚看来,从法官的描述上看,对反垄断诉讼最为关键的两部分——相关市场界定和对该相关市场具有支配力量都缺少有力的证据,原告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加以补充,胜诉的前景较为渺茫。
孙远钊指出,这类诉讼,如果代表消费者的律师或律所是采取所谓的“成功酬金”收费方式,并最终获得胜诉,律师可按事先同意的比例优先从赔偿金额中提取該笔酬金。反垄断诉讼是非常专业的领域,所以最好要有一个非常懂相关经济问题的团队(或至少有一名或数名的专家顾问)来协助。
对云服务市场暂无影响
该消费者诉讼由于触及到iCloud所在的云服务市场而受到关注。此前起诉状称,苹果设备的云存储“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行业,苹果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苹果公司创立的封闭体系是其核心商业模式,且获利颇丰(详见:苹果在欧盟开放应用生态,谁是受益者?)。苹果公司的服务板块包括App Store应用商店、Apple Music和Apple TV+、iCloud 、AppleCare保修、Apple Pay等。
1月31日,苹果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其服务相关产品(包括App Store和Apple Music)营收为26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高于市场预期的260.9亿美元,也高于上年同期的231.2亿美元。
市场调研机构Omdia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云存储服务市场的直接计费收入将达到570亿美元。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以30%的存储服务收入份额领跑市场,微软和谷歌紧随其后。在中国一级供应商中,阿里巴巴以6%的全球收入份额领先,中国电信紧随其后。该机构预测全球云数据存储服务市场将强劲增长,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280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
林蔚认为,由于该案件消费者一方的证据不足,所以就目前而言,该诉讼对全球云服务市场不会有影响。
法官李友迷在裁决中指出,首先,原告指控“iCloud在苹果移动设备上所有云存储市场的份额超过70%”。但这一数字并未得到苹果公司在相关市场中份额的直接衡量支持,并且在数学和分析上都是错误的。该指控中存在一个数学错误,修正后得出的市场份额为51.4%。
其次,多家主要的技术公司(例如,谷歌和微软)和许多专门从事云存储的公司都提供云存储。但原告未能合理论证已进入市场的企业面临扩张壁垒。公司的垄断力量“主要取决于现有企业在苹果公司收缩时快速增加自身产出的能力”。例如,原告并未指控已进入市场的所有主要技术公司和众多云存储专业公司都在满负荷运营,以至于它们无法增加生产以约束苹果公司行使垄断力量。因此,原告基于间接证据的垄断力量指控因缺乏扩张壁垒以及前文所述的高市场份额而失败。
除了本案,苹果公司还面临全球多个消费者诉讼。
比如,2026年2月,苹果公司将面临在美国加州联邦法院审理的一起 70 亿美元集体诉讼,该诉讼指控苹果公司垄断了 iPhone 的应用程序市场,导致数千万用户支付更高的价格。具体而言,苹果公司被指控人为抬高其应用商店向开发者收取的 30% 销售佣金,且这些超额收费通过提高应用程序价格转嫁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