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3-05 11:30
添加文末微信,加绿氢群
近年来,由于国内氢市场“内卷”的加剧及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市场需求的提升,低绿电成本且商业逻辑较为完整的海外市场,成为了中国电解水制氢企业新的增长点。
势银(TrendBank)调研发现,目前在欧洲、中东和澳洲等地已有多家国内电解槽制造企业取得了包括签署合作协议、签订订单、建设生产基地等在内的实质性进展,逐渐成为全球氢能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但从现实来看,由于地缘政治持续混乱的情况并未得到完全有效改善,海外绿氢项目建设停滞、大型能源巨头缩减新能源板块预算等情况也层出不穷,海外氢能产业发展并不如预期。
且随着国内电解槽企业出海数量的增多,再加上与国外本土老牌电解槽制造企业相比,中国电解槽制造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本地化服务网络建设,在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海外市场的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
此外,部分国家已开始对中国电解槽出口设限加剧,通过关税、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以及相关进口政策限制中国电解槽设备进入市场,若要满足这些要求,国产电解槽企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满足,还要不断地提高确保产品符合海外市场标准的意识,从而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因此,目前国内电解质制造企业拿到的大多为单台单套式的订单,而非批量化交付订单。
不过,单从国产碱性电解槽产品来看,相比于国外制造的碱性电解槽,由于我国拥有十分完善且成熟的供应链与制造体系,因此中国制造的碱性电解槽不仅技术成熟度高,产能扩充快,成本优势也更为明显。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电解槽制造总产能可占全球产能的60%,成本也可相差2倍甚至更多,中国制造的电解槽产品依旧是国际绿氢产业中的“香饽饽”。
本文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了2025年国内碱性电解槽企业在海外业务的相关进展。从2025年来看,仅两月就已有多家碱性电解槽布局企业传来消息——(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指正补充)
1月,阳光氢能与印度ACME集团成功签署供货合同,成为中标阿曼320MW绿色合成氨项目水电解制氢系统最大份额的企业。根据合同,阳光氢能将为该项目提供多套1000Nm³/h ALK制氢装备及全生命周期的柔性制氢解决方案,并于2025年内完成交付。
1月,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旗下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首套印尼制氢加氢一体站合同,将为印尼某大型矿场提供最大日加氢量600kg的制氢加氢一体站。
2月,隆基氢能与梅塞尔集团达成合作,并将为其项目提供一套1000Nm³/h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助力梅塞尔打造其在西部地区的重要电子特气充装工厂,并为周边省市提供高品质工业气体供应。
2月,海德氢能与NEOM新未来城在沙特阿拉伯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海德氢能将为 NEOM 提供先进的绿氢解决方案,支持其零碳目标的实现。双方计划在绿氢生产、储运及应用等领域展开合作,助力 NEOM 成为全球绿氢产业的标杆。
2月,国富氢能首批交付给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总部企业Advait Energy Transitions Limited用于示范的1MW碱性水电解制氢成套设备从张家港成功发运。
3月,尼日利亚联邦政府、APPL氢能有限公司与中国隆基绿能科技公司在签署价值76亿欧元的绿色氢能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选址于Ibeno地方政府区Atabrikang自由港自贸区(LFTZ),规划年产120万吨绿氢衍生物,重点转化为绿色甲醇出口。
此外,由双良集团提供多台套绿电制氢系统的阿曼绿氢绿氨项目也已正式启动,计划于今年完成交付。
因此总体来说,尽管我国碱性电解槽出海在现阶段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恶性政策”封锁、售后服务未完善等挑战。但随着国内氢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及碱性电解槽制造企业对于维护中国氢能企业的整体形象的共同努力,碱性电解槽出海已从最开始的“一股脑出海”逐渐趋于理智,出口产品也向着“技术优先,产品力至上原则”持续深化,中国造碱性电解槽也将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文章来源:势银能链
(转自:势银能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