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3-05 08:3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文|陈俊云 高飞翔
近日,微芯科技召开Business Update Call,更新了公司最新经营情况,并表示下游渠道、客户库存接近正常水平,同时25Q1订单亦出现明显好转迹象。微芯科技作为本轮模拟芯片板块库存调整最为惨烈的企业之一,其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和此前ADI、英飞凌等企业2024Q4财报反馈较为一致,即美股模拟芯片板块已处于或正在接近周期底部。模拟芯片作为典型的周期板块,周期底部布局仍是基本原则,同时我们亦需更多关注结构性风险。
▍背景:微芯科技召开Business Update Call,传递出更多关于美股模拟芯片板块库存周期的积极信号。
北京时间3月3日晚上22:00,微芯科技召开Business Update Call,在电话会中对公司最新的经营情况(包括营收、订单、库存调整进展)以及未来复苏计划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我们认为,微芯科技作为本轮模拟芯片板块库存调整最为惨烈的企业之一,其电话会释放出的积极内容,进一步反映了美股模拟芯片板块调整的积极信号,和此前ADI、英飞凌等企业2024Q4财报反馈较为一致。
▍微芯科技:下游库存接近正常水平、订单亦显著改善。
1)根据2024年四季度(FY2025Q3)季报信息,微芯科技当季营收10.26亿美元(同比-42%,环比-12%),且公司预计2025年一季度(FY2025Q4)营收9.2-10.0亿美元,两者分别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10.7亿美元、10.6亿美元。微芯科技作为2024年四季度全球一线模拟芯片企业中业绩表现不佳的代表之一,市场给予其较为负面的预期。
2)根据Business Update Call信息,微芯科技当前经营情况出现以下边际改善:(a)营收方面,2025年一季度营收正迈向公司指引中值,其中分销营收预计触底;(b)库存方面,2025年一季度分销库存即将修正,直接客户库存数量相对更难确定,但公司认为整体库存已处于或接近长期调整的底部;(c)订单方面,尽管2月份经历了农历新年,但2025年一季度的预订情况环比显著改善,且backlog结束此前下行趋势并实现略微回升。(d)此外,公司宣布重组计划,将于2025年3月初启动裁员,目标裁员约10%,预计每年能节省约9000万至1亿美元的运营开支;将于2025年5月关闭Tempe Fab2晶圆厂,预计每年能节省约9000万美元。
▍美股模拟芯片:周期触底的积极信号明显增多,部分个股率先走出业绩底部。
自2023H1至今,本轮全球模拟芯片库存调整周期已持续2年时间,伴随汽车、工业市场需求持续探底,市场对模拟芯片板块业绩见底的叙事已近乎麻木,但结合微芯科技最新Business Update Call内容,以及此前其余全球一线模拟芯片企业的2024年四季报数据和业绩交流会信息,我们判断本轮模拟芯片周期触底的积极信号正在明显增多:
1)收入:亚德诺、英飞凌2025Q1收入指引较为积极,需求企稳信号明显。
2)毛利率:亚德诺季度毛利率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恩智浦2025Q1毛利率指引中值环比增长。
3)订单:新增&取消情况整体趋于稳定,其中亚德诺预订情况继续逐步改善,B/B(Book-to-Bill)回到1之上;微芯科技2025年一季度的预订情况出现显著环比改善。
4)库存:(a)上游IC厂商:季度环比仍在小幅走高,但基本趋于稳定。(b)分销渠道库存上,整体低于长期目标,其中亚德诺渠道库存周数天数走低,低于设定的7-8周目标;恩智浦渠道库存周转天数为8周,低于11周的长期目标;微芯科技2025年一季度分销库存即将修正。(c)下游OEM&Tier1厂商库存上,安森美、恩智浦均在2024年四季报的交流会中指出汽车Tier1厂商库存有所下降,但整个行业仍有部分库存需要消化。
5)下游市场需求:工业市场出现积极信号,欧美汽车市场仍然偏弱。(a)汽车市场,亚德诺、安森美当季营收环比改善,主要受益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强劲需求,而欧美汽车市场仍受到高利率的拖累。(b)工业市场,亚德诺当季营收环比增长,同时公司预计在在订单的支撑下,工业将是第二季度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反映了工业市场调整的积极信号。
▍投资逻辑:积极布局周期底部,并关注行业结构性风险。
核心判断:周期底部布局是基本的逻辑。(a)从德州仪器和亚德诺等头部模拟芯片企业数据来看,一次典型的上行周期,一般至少持续8个季度,同时周期的下行、上行形态相对对称,而本轮周期的调整幅度相对更大,上行阶段料调整幅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b)从库存端和需求端来看,目前头部模拟芯片厂商的渠道库存已处于正常水平之下,下游OEM&Tier1厂商继续推进库存去化,而在需求端,汽车、工业等板块对宏观经济预期、政策利率极其敏感,因此一旦宏观预期发生转变,叠加当前下游偏紧的库存水平,市场有望快速进入拉货通道,同时当前上游IC厂商偏低的产能利用率亦将带来极大的产能供给弹性。
▍风险因素:
全球整车市场需求持续下滑风险;全球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电动车、AI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风险;行业无序竞争、产能过剩过风险;企业关键技术、人才流失风险等。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3月4日发布的《前瞻研究行业美股科技板块点评报告—从微芯科技看美股模拟芯片板块库存周期》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