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3-04 08:03
辉瑞新冠期间积累了千亿美元现金,2022 年之后,它开始频繁出手买买买。其中,50 亿美元以上大并购就有 4 笔。获得的管线中,哪些成了辉瑞新的增长动力?我们现在来盘点一下。
先说,辉瑞 430 亿美元收购西雅图基因(Seagen),获得的多款产品,包括 3 款 ADC,24 年进账 32 亿美元,翻了 24 倍,占肿瘤业务收入的 21%。肿瘤业务也因此增长 25%,成功弥补了原来核心管线哌柏西利销售额的下降,让 ADC 类药物成为辉瑞未来肿瘤领域增长的核心。
再看,辉瑞 116 亿美元收购 Biohaven,获得的 2 款偏头痛药,24 年收入超过 12 亿美元(12.63 亿美元),增长了 36 %,市占率达到 27%,一跃成为CGRP 类药物销冠,巩固了辉瑞在神经科学领域的优势。
接着说,辉瑞 67 亿美元收购阿里那制药,获得了潜在同类最佳药物 SIP 受体调节剂伊曲莫德。该产品在 23 年 10 月新拓展了 UC(溃疡性结肠炎)适应症,但暂时还没有体现出强劲的销售增长。其他 2 款同期获得的新药,目前已因管线调整而停止研发。辉瑞需要通过伊曲莫德未来的表现,来体现这次收购的价值。
最后是,辉瑞 54 亿美金收购 GBT,获得了 3 款镰状细胞病管线。当时已经上市的沃塞洛托,因为最新临床数据中,出现了高于预期的死亡率事件,如今已经撤市。另外 SELP 靶点单抗、与沃塞洛托同靶点的 HBS 靶点口服药还处在临床 II/III 期当中,距离产生销售收益,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
总的来说,辉瑞通过收购成熟产品,快速补强了管线,尤其在肿瘤、偏头痛领域,都已经兑现了价值,但自免领域和血液罕见病领域,目前还处于消化期,未来给辉瑞带来多少销售增量,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封面来源:企业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