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东海研究 | 电子: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需求高涨,小米新机与新车发布拉动市场热情

2025-03-04 15:03

(来源:东海研究)

证券分析师:

方霁,执业证书编号:S0630523060001

联系人:

董经纬,邮箱:djwei@longone.com.cn

// 报告摘要 //

电子板块观点:英伟达四季度业绩超预期,毛利率略有下滑,数据中心业务持续亮眼,Blackwell芯片需求火热,下季度预期同比增长65%左右;小米发布旗舰机Xiaomi 15 Ultra和“科技新豪车”Xiaomi SU7 Ultra,定价超出市场预期,带动相关产业链;当前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建议关注AIOT、AI驱动、设备材料、消费电子周期筑底板块四大投资主线。

英伟达四季度业绩超预期,毛利率略有下滑,数据中心业务持续亮眼,Blackwell芯片需求火热。本周英伟达发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财报,财报显示Q4实现营收393.31亿美元,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78%,且高于市场预期的380.5亿美元,毛利率73%,环比下滑1.6个百分点,同比下滑3个百分点。其中,数据中心业务第四财季营收355.8亿美元,同比大涨93.32%。从2025全财年看,英伟达实现总营收1304.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净利润728.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其中,数据中心业务全年营收达1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Q4英伟达交付了110亿美元的Blackwell芯片,这也是英伟达历史上最快的新产品营收拉升,这些芯片卖给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的收入约占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的50%。Blackwell芯片和前一代Hopper AI芯片目前贡献了英伟达第四财季90%以上的营业收入。同时,英伟达对下一季度的业绩作出指引,预测2026财年第一财季的销售额将达到430亿美元,上下浮动2%,同比增长65%左右。目前,英伟达正加速AI相关的版图扩张,目前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TOP500名单中超过75%的系统由 NVIDIA 技术提供支持。

小米发布旗舰机Xiaomi 15 Ultra和“科技新豪车”Xiaomi SU7 Ultra,定价超出市场预期,带动相关产业链。2月27日,小米举行Xiaomi 15 Ultra暨Xiaomi SU7 Ultra新品发布会,消费电子方面,小米正式推出Xiaomi 15 Ultra,定位为巅峰影像科技旗舰,起售价6499元,相对前代来说价格并未上涨。15 Ultra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同时全球首发支持天通卫星数据功能,这是全行业第一款支持该功能的大众智能手机。此外,影像方面表现亮眼,徕卡四摄包括14mm超广镜头、23mm主摄镜头、70mm中长焦镜头、100mm超长焦镜头。新能源车方面,SU7 Ultra目标成为地表最快的四门量产车,搭载小米超级三电机系统,标配赛道版散热系统、制动系统,纽北调校底盘系统,标准版就能直接上赛道,此外,SU7 Ultra出厂即搭载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小米澎湃智能座舱,智驾总算力达到11.45EFLOPS。SU7 Ultra定价超出市场预期,售价为52.99万元,目前锁单量已突破1万台,带动相关产业链标的。

电子行业本周跑输大盘。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2.22%,申万电子指数下跌4.87%,行业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2.65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8位,PE(TTM)58.95倍。截止2月28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3.62%)、电子元器件(-9.78%)、光学光电子(-3.93%)、消费电子(-6.06%)、电子化学品(-4.00%)、其他电子(-5.99%)。

投资建议:行业需求缓慢复苏,国内技术不断进步,长期看电子科技行业的成长机遇依然较大。建议关注:(1)AIOT板块,关注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晶晨股份(2)AI创新驱动板块,算力芯片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光器件关注源杰科技长光华芯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预期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材料产业,关注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晶瑞电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富创精密新莱应材(4)消费电子周期有望筑底反弹的板块。关注CIS的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射频的卓胜微唯捷创芯,存储的兆易创新东芯股份江波龙佰维存储,模拟芯片的圣邦股份艾为电子思瑞浦,功率板块的新洁能扬杰科技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地缘政治风险。

// 正文 //

1.行业新闻

1)英伟达2025财年营收达1304.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

2月26日美股盘后,英伟达发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第四财季公司实现营收393.31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2%,同比上涨78%,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表现亮眼,在第四财季贡献了355.8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93.32%。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公司在第四财季实现净利润220.91亿美元,同比上涨80%。2025财年,英伟达实现总营收1304.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净利润达到728.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其中,数据中心业务全年营收达1152亿美元,同比增幅达142%。同时,英伟达对下一季度的业绩作出指引,预测2026财年第一财季的销售额将达到430亿美元,上下浮动2%,意味着将同比增长65%。(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2)戴尔科技2025财年营收955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

戴尔科技发布财报,披露了他们截至1月31日的2025财年第四财季及全财年的业绩。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四财季营收239.31亿美元,同比增长7%;运营利润21.59亿美元,同比增长40%;净利润15.32亿美元,同比增长27%。戴尔科技预计第一财季营收225亿美元到235亿美元,全年营收1010亿美元到1050亿美元,同比预计均将增加。(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3)外交部发言表示美胁迫别国打压中国芯片产业,损人又害己

2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特朗普政府正在草拟更严格的半导体限制措施,并向关键盟友施压,要求他们升级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限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中方已多次就美国恶意封锁打压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表明严正立场。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断加码对华芯片的出口管制,胁迫别国打压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这种行径阻碍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4)苹果宣布公司成立以来最大支出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超5000亿美元

2月24日消息,苹果公司今天宣布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支出承诺,计划在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苹果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将在休斯顿开设一家新的先进制造工厂,生产支持Apple Intelligence运行的服务器。苹果表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与制造合作伙伴开始在休斯顿生产服务器。一座面积为25万平方英尺的服务器制造工厂计划于2026年开放。(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5)英特尔18A制程准备就绪,计划上半年流片

英特尔宣布,其18A制程节点(1.8纳米)已经准备就绪,并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开始设计定案。该制程将导入多项先进半导体技术。18A制程相较于英特尔3nm制程,可将芯片密度提升30%,并提高每瓦性能约15%。英特尔计划将18A制程应用于即将推出的Panther Lake笔电处理器与Clearwater Forest服务器CPU,这两款产品预计将于年底前上市。(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6)台积电今年超70%先进封装产能被英伟达包下

据台媒《经济日报》报道称,英伟达最新Blackwell构架GPU芯片需求强劲,已包下台积电今年超过70%的CoWoS-L先进封装产能,出货量每季环比增长20%以上,助力台积电营运热转。随着美国力推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预计带动新一波AI服务器建置需求,英伟达有机会再追单台积电。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已于1月公开表示,正持续扩增先进封装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据台积电统计,2024年先进封装营收占比约8%,今年将超过10%,并以毛利率超过公司平均水准为目标。(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7)华为将于3月发布首款为原生鸿蒙而生的新形态手机

2月24日,余承东发布视频,正式预告华为将于3月发布首款为原生鸿蒙而生的新形态手机。这是余承东首次揭秘所谓“想不到的产品”。上月末,余承东在直播中透露,今年华为会推出一款全国人民都买得起的、意想不到的产品,这款产品将搭载原生鸿蒙系统。(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8)三星将历史首次使用长江存储专利技术

据韩国媒体ZDNet Korea报道称,三星电子近期已与中国存储芯片厂商长江存储签署了开发堆叠400多层NAND Flash所需的“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技术的专利许可协议,以便从其第10代(V10)NAND Flash产品(430层)开始使用该专利技术来进行制造。报道称,三星之所以选择向长江存储获取“混合键合”专利授权,主要由于目前长江存储在“混合键合”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且三星经过评估认为,从下一代V10 NAND开始,其已经无法再避免长江存储专利的影响。(信息来源:芯智讯)

9)CINNO Research:2024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额约为6831亿元 同比下降41.6%

根据CINNO Research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含台湾)半导体产业项目投资总额为6,831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41.6%。尽管如此,细分领域的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1.0%,达到402.3亿人民币,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投资类别。从投资结构来看,晶圆制造仍是资金的主要流向,2024年投资金额为2,569亿人民币,占比37.6%,但同比下降35.2%。芯片设计领域投资额为1,798亿人民币,占比26.3%,同比下降39.5%。半导体材料和封装测试领域的投资降幅更为显著,分别下降50.0%和46.7%,投资金额为1,116亿人民币和945.1亿人民币,占比16.3%和13.8%。(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10)Canalys:2024年欧洲智能手机市场恢复增长,小米位居第三、摩托罗拉增幅最大

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欧洲(不含俄罗斯)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5%,这是在连续四年下滑后首次实现增长。高端市场需求保持韧性,加上疫情期间购买的中低端智能手机进入换机周期,为市场带来了增长动力。三星稳固其欧洲最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地位,2024年出货量增长6%,达到4640万部。苹果则凭借iPhone 16系列的积极市场反响以及iPhone 13和14的持续需求,成为2024年第四季度的最大厂商,其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达到3490万部。小米以2220万部Redmi、POCO和小米品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位居第三,与2023年持平。摩托罗拉迎来了其在欧洲的最佳业绩,出货量增长26%,突破800万部。OPPO(含一加)排名第五,出货量增长13%,达到410万部。(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2.上市公告重要公告

2.1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2.2上市公司2024年度业绩报告

2.3上市公司2024年度业绩快报

3.行情回顾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2.22%,申万电子指数下跌4.87%,行业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2.65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8位,PE(TTM)58.95倍。

截止2月28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3.62%)、电子元器件(-9.78%)、光学光电子(-3.93%)、消费电子(-6.06%)、电子化学品(-4.00%)、其他电子(-5.99%)。海外方面,台湾电子指数下跌2.18%,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7.20%。

本周半导体细分板块涨跌幅分别为:品牌消费电子(-7.94%)、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5.80%)、半导体设备(-3.45%)、面板(-3.86%)、被动元件(-5.02%)、LED(-3.55%)、数字芯片设计(-2.14%)、模拟芯片设计(-5.56%)、印制电路板(-11.60%)、电子化学品Ⅲ(-4.00%)、光学元件(-4.45%)、半导体材料(+0.42%)、其他电子Ⅲ(-5.99%)、集成电路封测(-6.45%)、分立器件(-7.08%)。

我们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部分美股科技股,并将相关信息更新如下。近期大部分海外科技厂商发布了2024年四季度财报,且业绩大多取得了环比改善,本周跌幅较窄的为思佳讯(-0.82%)、苹果(-1.51%)和微软(-2.75%)。

4.行业数据追踪

(1)存储芯片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小幅度反弹,但自2024年9月起,DRAM现货价格略有承压,NAND Flash合约价格大幅下滑,1月有所回升。

(2)TV面板价格小幅回升,IT面板价格逐渐企稳。

5.风险提示

(1)下游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复苏程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相关企业库存积压或相关工程建设进度放缓,并可能再度影响产业链内部分企业的稼动率;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内部分细分成熟制程市场或因为参与者众多出现竞争激烈现象,大幅压缩产品利润空间,进一步影响企业业绩表现;

(3)地缘政治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和相关进出口管制进一步升级,可能导致相关芯片、设备、原材料紧缺,或造成半导体供应链风险。

// 报告信息 //

证券研究报告:《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需求高涨,小米新机与新车发布拉动市场热情——电子行业周报2025/2/24-2025/3/2》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3月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声明 //

一、评级说明:

1.市场指数评级:

2.行业指数评级:

3.公司股票评级:

二、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保证以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逻辑,采用合法合规的数据信息,审慎提出研究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

本报告仅供“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员工及经本公司许可的机构与个人阅读和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机构和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保证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公司客户如有任何疑问应当咨询独立财务顾问并独自进行投资判断。

四、资质声明: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已经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我们欢迎社会监督并提醒广大投资者,参与证券相关活动应当审慎选择具有相当资质的证券经营机构,注意防范非法证券活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