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金医药·行业周报】AI聚焦核心标的,创新药关注重要行业会议,业绩窗口期关注经营反转

2025-03-03 00:54

本周医药板块AI板块出现回落,而创新药表现较好。我们认为,一季报前医药仍将保持强成长为主的市场风格,建议持续保持关注。

  • 2025年创新药持续关注临床推进和数据读出,建议关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2025530-63日举行)和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425-30日举行)。

  • AI领域,预计后续行情仍有较大期待空间,但资金会更加向核心标的、产业龙头、真正具备兑现能力的企业集中。继续建议珍惜回调机会,积极围绕三大应用领域龙头企业。

  • 此外,近期A股和港股医药企业即将进入年报窗口,预计年报一季报后医药板块有望迎来行业整体性业绩反转,如果创新药和AI医药板块标的能与业绩反转结合,则具备更强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及相关标的

建议继续贯彻AI医药+创新药2025年医药投资两大布局主线。同时,近期A股和港股医药企业即将进入年报窗口,预计年报一季报后医药板块有望迎来行业整体性业绩反转,如果创新药和AI医药板块标的能与业绩反转结合,则具备更强投资价值。

  • 创新药:持续关注临床推进和数据读出,包括5月底的ASCO年会和4月底的AACR年会等

    • 相关标的:相关标的:恒瑞医药、科伦博泰、华东医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新诺威、石药集团、诺成健华、百利天恒上海医药甘李药业益方生物等。

  • AI医药

    • 预计后续行情仍有较大期待空间,但资金会更加向核心标的、产业龙头、真正具备兑现能力的企业集中。继续建议珍惜回调机会,积极围绕三大应用领域龙头企业。

    • 相关标的:金域医学美年健康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润达医疗迪安诊断、京东健康、成都先导药明康德等。

药品板块:全新药物分子再突破,异双特异性小分子RIPTAC™完成首例患者给药。与其他治疗方式不同,RIPTAC 疗法的抑制和杀灭机制不依赖于疾病驱动因素来实现选择性癌症杀灭,为抗癌疗法开辟了新领域。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收入突破26亿美元,24年总营收38亿美元,中国大分子生物药创新企业正在蓬勃崛起中。

生物制品:礼来收购FXR314加码炎症性肠病,关注领域内研发进展。根据Organovo官方数据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全球市场规模2021年为66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包括克罗恩病的IBD 市场规模将达到 1000 亿美元,稳步增长。FXR314通过激活FXR受体促进肠上皮修复,阻断细菌入侵及炎症因子释放,可避免免疫抑制风险,同时具有较好的给药便利性,只需口服每日一次,较现有生物制剂(如抗TNF注射剂)更具患者依从性优势。

医疗服务:据重庆市卫健委披露的数据,重庆24年11月份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同比+8%,环比+0.4%,终端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呈缓慢恢复趋势。2月28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口腔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114项。

医疗器械:国内创新产品持续升级迭代,海外市场拓展加速。3月1日,三诺生物宣布其全新二代CGM在国内正式上市销售,型号为i6/i6s/i6Pro产品供用户在家庭环境使用,使用时间最长为15天。采用公司自研技术,体现公司创新研发能力。此外,企业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中,例如南微医学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抗风险能力将增强。

中药:华润三九发布拟收购天士力草案,内生外延双突破彰显投资价值。根据草案,公司收购价格为每股14.85元。当前建议继续重视华润三九的投资价值,内生方面,公司感冒品类24年逆势提升市占率彰显品牌力,未来有望稳健增长;外延方面,对昆药的整合有望边际改善,对天士力的整合也值得期待。

CXO及上游:业绩快报相继发布,企业经营逐渐企稳。

科伦博泰、金域医学、人福医药(维权)、美年健康、华东医药、特宝生物、华润三九、益丰药房等。

业绩快报和预告密集公布,将创新药和AI投资节奏与业绩改善结合药

本周医药板块AI板块出现回落,而创新药表现较好。我们认为,一季报前医药仍将保持强成长为主的市场风格,建议持续保持关注。

  • 2025年创新药持续关注临床推进和数据读出,建议关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2025530-63日举行)和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4月25日-30日举行)。相关标的:恒瑞医药、科伦博泰、华东医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新诺威、石药集团、诺成健华、百利天恒、上海医药、甘李药业、益方生物等。

  • AI领域,预计后续行情仍有较大期待空间,但资金会更加向核心标的、产业龙头、真正具备兑现能力的企业集中。继续建议珍惜回调机会,积极围绕三大应用领域龙头企业。相关标的:金域医学、美年健康、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润达医疗、迪安诊断、京东健康、成都先导、药明康德等。

  • 近期A股和港股医药企业即将进入年报窗口,预计年报一季报后医药板块有望迎来行业整体性业绩反转,如果创新药和AI医药板块标的能与业绩反转结合,则具备更强投资价值。

药品板块:全球首个RIPTAC™进入临床;百济神州24年收入38亿美元 

全新药物分子再突破,异双特异性小分子RIPTACTM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根据 Halda Therapeutics公司官网,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名为 RIPTAC™受控诱导邻近靶向嵌合体)疗法的新型癌症疗法;2025年2月24日,公司宣布,其首例人体 1/2 期临床试验的第一位患者已经接受给药,以评估 HLD-0915(在研药物)在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mCRPC)方面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HLD-0915 是一种创新的双功能小分子疗法,旨在通过以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将雄激素受体(一种肿瘤特异性细胞内靶向蛋白)和一种具有基本功能的蛋白(效应蛋白)结合在一起,选择性地靶向前列腺癌肿瘤细胞。

    • HLD-0915 旨在推动选定蛋白质之间的特定相互作用,以实现最佳活性和药理学,正如Halda 的临床前研究所证明的那样。在临床前前列腺癌模型中,口服 HLD-0915 治疗导致肿瘤缩小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下降,同时在药物耐药模型中提供有利的治疗指数。 

    • 此项该公司开发的专有的 RIPTAC™模式,通过一种新颖的“遏制和杀灭”机制发挥作用,用于精准治疗癌症。RIPTAC 疗法的新型作用机制经过独特设计,可能解决癌症发展耐药绕过机制的能力,这是当今精准肿瘤药物的常见瓶颈。

      • RIPTAC 这种双功能小分子,通过将肿瘤特异性蛋白质和具有基本功能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三聚体复合物来选择性地靶向肿瘤,这涉及新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形成。这种作用方式导致基本蛋白质功能的丧失和随后的癌细胞死亡。

  • RIPTAC疗法为抗癌疗法开辟了新领域。它们通过结合细胞内蛋白质选择性地靶向癌细胞,无论这些蛋白质是否具有酶活性或是否驱动疾病。与其他治疗方式不同,RIPTAC 疗法的抑制和杀灭机制不依赖于疾病驱动因素来实现选择性癌症杀灭。

    业绩快报展露创新药高成长,百济神州24年营收38亿美元,泽布替尼突破26亿美元

    本周有十数家创新药企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总体业绩喜人;例如,艾力斯继续强劲高增长,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6%121%。最令人瞩目的,是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收入突破26亿美元,24年总营收38亿美元;这也同时印证了中国大分子生物药创新企业正在蓬勃崛起中。

    本周未有创新药新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但各有一款创新药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CDE)纳入优先评审和突破性治疗,分别为勃林格殷格翰的那米司特片和亚盛医药的奥雷巴替尼片。

本周,诺诚健华2025226日发布公告,公司在2025年第10届美洲多发性硬化症治疗与研究委员会(ACTRIMS)年度论坛发布奥布替尼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临床II期数据。

  • 在双盲II期临床试验中,符合条件的158RRMS受试者按1:1: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到四个治疗组:安慰剂组、每天一次50毫克奥布替尼剂量组、每天一次80毫克奥布替尼剂量组和每天两次50毫克奥布替尼剂量组。安慰剂组受试者在第13周时由安慰剂转为每天一次50毫克奥布替尼。主要终点是第12周时的钆增强(Gd+T1磁共振成像(MRI)脑部累计新发病灶的数量(基于第4812周的Gd+T1新发病灶)与安慰剂组的比较。

    • 在第12周时,服用奥布替尼的所有三个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相比,Gd+T1脑部累计新发病灶和T2脑部累计新发/扩大病灶的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并且每天一次80毫克剂量组和每天两次50毫克剂量组在第24周时与安慰剂组相比,上述病灶的累计数量也显著减少(p<0.05)。每天一次80毫克剂量组的Gd+T1脑部累计新发病灶的数量在第12周时与安慰剂组相比减少了90.4%,在第24周时减少了92.3%。每个奥布替尼剂量组在最早的评估时间点第4周时即达到对新发病灶的控制,并且疗效持续至第24周。

    • 研究结果表明,奥布替尼在治疗RRMS患者中展现了较高的有效性。每天一次80毫克奥布替尼的剂量显示出最佳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将被作为奥布替尼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MS)III期临床试验的剂量。值得注意的是,赛诺菲的Tolebrutinib于2021年9月在The Neurology Lancet公布该药针对RRMS的Ⅱb期临床结果:每天一次60毫克剂量组的Gd+脑部累计新发病灶的数量在第12周时与安慰剂组相比减少了85%。

  •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变具有时间多发与空间多发的特征。MS好发于29~39岁的女性,且MS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群患病率明显低于北美/北欧人群。近年来MS的发病率及患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全球约290万的MS患者存量,另外全球部分国家(75个国家样本)每年MS新患达10.7万人。结合临床表现,残疾进展及MRI影像特征可将MS分为:复发缓解型MS(RRMS)、继发进展型MS(SPMS)、原发进展型MS(PPMS)。目前后两个PMS亚型治疗手段匮乏。

  • 根据公司于2024年9月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完成与FDA关于奥布替尼治疗MS临床开发的EOP2会议,并与FDA就启动奥布替尼在PPMS患者中启动Ⅲ期临床研究达成一致。另外,FDA还建议公司启动第二项针对SPMS的Ⅲ期临床试验。

    随着2024年业绩发布拉开帷幕,中国创新药药企的商业化快速推进的成果,也将得到更清晰的呈现;我们将进一步验证中国创新药商业化以及国际领先新药进入中国的节奏都在加快;经历数年低迷的创新药板块已经处于价值洼地。同时,随着BD(授权合作)和NewCo模式提速商业化,中国药企创新实力及其成长空间也开始被资本市场重新关注。我们看好本土原研“真创新”类药企,也看好国际化高水平引进能力领先的药企标的。建议关注龙头、出海与创新进展的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康方生物、诺诚健华、迪哲医药等,以及科伦博泰和百利天恒等ADC领先企业。

医疗服务:诊疗量企稳,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持续推进

数据跟踪及更新:诊疗量同比稳中有升,客单价价格保持稳定

诊疗量价拆分:据重庆市卫健委披露的数据,重庆

24

11

月份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同比

+8%

,环比

+0.4%

,终端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呈缓慢恢复趋势;

11

月份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次均门诊费用同比

+2%

,次均住院费用同比

+1%

,终端卫生机构客单价保持稳定。

隐形眼镜进口数据更新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

2024

11

月及

12

月中国大陆对中国台湾进口隐形眼镜金额分别为人民币

6087

万元和

9391

万元,同比下滑

45%

28%

,对韩国进口隐形眼镜金额分别为

1437

万元和

1241

万元,同比下滑

10%

14%

,隐形眼镜进口整体呈下降趋势。

政策:国家医保局印发《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2025

2

28

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参考

2023

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口腔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

114

项。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参考《立项指南》,制定全省统一的价格基准,由具有价格管理权限的统筹地区对照全省价格基准,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

医美:锦波生物薇旖美®164.88°ColNet胶原网上市

2025218日,锦波生物在上海举办薇旖美®164.88°ColNet胶原网上市发布会,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基于“自组装根技术”的眼周抗衰再生材料。

薇旖美®164.88°ColNet胶原网的问世,首次将胶原流失痛点聚焦到“胶原网”层面。通过生产工艺升级,直接补充因各种原因老化、脆弱、断裂、流失的胶原纤维网,更直接、更高效地为兜起眼周衰老肌肤,恢复肌肤弹性、改善松弛、提升紧致度。该产品注射方案覆盖了MFD——肌肉层、脂肪层、真皮层等多层次,实现了精细化无死角的分区治疗,通过眼周全层胶原灌注,根技术、根产品、根治疗,从根源解决眼周衰老问题。

薇旖美®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自20216月上市以来,临床注射已突破200万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市场的广泛验证。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作为我国首个创新型生物材料,具有三大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一是无免疫原性,确保使用的安全性;二是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标准化、规模化合成具有精确

164.88

°三螺旋结构的胶原纤维网;三是克服传统胶原水溶性技术瓶颈,利用人源化胶原蛋白水溶性好、既能止血又不会出现血栓栓塞等特性,助力血管修复、器官修复等领域广泛开展临床研究。

中药:华润三九发布拟收购天士力草案,内生外延双突破彰显投资价值 

228日,华润三九发布《华润三九: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就拟收购天士力28%股权的交易,更新了估值等交易细节,本次交易现金购买天士力股份拟定的每股转让价格为14.85元,对应总价款约为62.1亿元。交易后续仍需履行的程序包括通过华润三九股东大会审议(321日召开)等。根据华润三九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该交易预计于今年Q1完成。

本次交易若成功完成,华润三九将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拓宽主要产品矩阵,多维度丰富在研管线,强化中药创新药研发能力,聚焦核心治疗领域的创新价值,增强系统性的科研能力;通过充分整合双方资源,实现中药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延链,发挥研发协同价值,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我们认为,当前需要继续重视华润三九的投资价值,公司在内生业务上有望稳健增长,外延方面,对昆药的整合有望边际改善,对天士力的整合也值得期待。

内生:感冒类核心产品逆势增长,强品牌力更能抵抗行业负面波动

210日,华润三九发布业绩快报。24年华润三九实现营业收入276.17亿元,同比+11.6%;实现归母净利润33.69亿元,同比+18.1%24Q4,华润三九实现营业收入78.76亿元,同比+28.5%;实现归母净利润4.10亿元,同比-9.1%。虽然流感类疾病发病率有所波动,但公司仍然展现业绩增长韧性。

根据中康开思数据,感冒清热类中成药24年零售终端销售额约为281亿元,同比-8.4%,而公司感冒灵颗粒24年零售终端销售额约为33亿元,同比+7.3%,市占率进一步提升。从感冒清热类中成药24年零售终端销售额TOP20品牌来看,公司的感冒灵颗粒、复方感冒灵颗粒、小柴胡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均逆势增长,整体增长表现显著优于其他品牌,充分展现公司强大的品牌力。与此同时,零售药店行业进入整合期,公司产品作为引流品种更有望持续彰显竞争力。

外延:昆药集团整合有望展现成效,天士力进一步补强公司创新中药实力

  • 昆药集团:根据业绩快报,24Q4,昆药集团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7亿元,2023年同期为0.25亿元,在业绩上已经有所改善。经营层面,此前我们已经多次强调昆药集团集采落地+口服产品具备放量潜力,华润三九对昆药集团渠道整合有望进入新阶段,25年有望看到渠道赋能效果。昆药集团经营趋势总体有望持续向好。

  • 天士力:根据公司24年年报,24年公司实现收入84.98亿元,同比-2.03%,归母净利润9.56亿元,同比-10.78%。根据年报,主力产品复方丹参滴丸23年中标价格区间为:180 粒 26.08 元,集采中选价22.18 元(执标北京、山西、广东、青海、河南、海南),24年中标价格区间为:180 粒22.18 元。24年价格调整可能对复方丹参滴丸收入产生影响,但该影响在25年有望出清,同时,复方丹参滴丸糖网适应症也在放量阶段。因此,25年复方丹参滴丸有望实现稳健增长。普佑克适应症从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梗)治疗拓展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治疗,并已申报生产。我们认为,天士力主营业务趋势上亦向好发展,若华润三九成功对其实现整合,其有望成为华润三九体内优质资产,补强公司创新中药实力。

(转自:小袁的医药思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