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25 00:00
“两会”召开或是今年传统工程施工强度的拐点。据百年建筑,截至2 月20 日(农历正月廿三),全国13532 个工地开复工率为47.7%,农历同比减少15.2pct,环比上周提升24.2pct;劳务上工率49.7%,农历同比减少7.8pct,环比上周提升22.2pct;资金到位率43.6%,农历同比减少1.1pct,环比上周提升8.6pct;其中房建项目开复工率农历同比减少但资金到位率农历同比微增,而非房建项目开复工率农历同比减少。结合近期草根调研,我们认为2025 年基建项目招投标量较去年或可增加,但节后开复工总体同比偏缓(重大项目进展较为正常),一方面是因为今年过年较早部分地区天气寒冷影响施工,另一方面则是第一轮化债资金主要用于偿还金融借款,用于项目启动及施工的比例较低。随着3 月初“两会”召开,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有望加速,从而提升项目施工强度。
重视细分赛道及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发展机遇。煤化工方面,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新疆在建及拟建煤化工项目投资规模超9000 亿元,其中超8000 亿元项目仍处于筹划阶段,2025 年内多个项目有望进入评审、招标阶段并陆续启动,从而给中国化学、三维化学、东华科技等相关企业带来订单增量。低空经济方面,自2024 年11 月中央空管委确定深圳、苏州、合肥、杭州、成都、重庆等六个城市为第一批eVTOL 试点,国内空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了实质性进展,而试点地区的进展则对全国标准推进有着示范性作用;2 月14 日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召开“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项目论证会并正式启动该项目,通过强化全国统一的空中交通网络标准,加速助力无人机、eVTOL等航空飞行器的常态化飞行。当前低空经济仍处于前期规划确立阶段,以苏交科、深成交、华设集团等区域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有望率先受益产业链发展。
俄乌冲突缓和预期下,国际工程板块继续回暖。2 月18 日,美俄双方开始正式就达成和平协议进行外交谈判,就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和结束俄乌冲突等达成共识,为国际局势传递出积极信号。我们于2024 年12 月发布的“一带一路”专题报告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经济增长有强烈需求,受益于大宗商品和矿产资源价格相对高位,海外相关产业升级和建设有望继续加强。如果俄乌冲突能实现缓和,相关地区亦存在战后重建需求,我国建筑企业或可参与其中。截至2025 年2 月21 日,北方国际、中钢国际、中材国际的PE(TTM)分别11.7/12.1/8.4 倍,位于历史分位数的15.9%/11.5%/12.4%,处在较低水平。
投资建议:短期看,随着国内工程建设逐渐恢复正常,产业链需求有望复苏,建议关注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公司,如中国建筑(601668.SH)、隧道股份(600820.SH)、鸿路钢构(002541.SZ)、志特新材(300986.SZ)、利柏特(605167.SH)、郑中设计(002811.SZ)、青鸟消防(002960.SZ)、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中铁(601390.SH)等;展望全年,国际工程及新疆煤化工景气度相对较高, 建议关注北方国际(000065.SZ)、中钢国际(000928.SZ)、中材国际(600970.SH)、中工国际(002051.SZ)以及中国化学(601117.SH)、三维化学(002469.SZ)、东华科技(002140.SZ)等公司。
风险提示: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