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25 10:56
(来源: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第43届J.P. Morgan医疗健康大会于2025年1月13日-16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根据全球创新药产业链参会公司披露的交流情况,创新药领域主要围绕重磅单品与技术平台创新升级、投资并购吸收优质资产、专利到期浪潮下的产品迭代战略、2025年潜在临床及商业化里程碑、特朗普2.0时代医疗支付体系及药价谈判等热点议题展开。
历届JPM大会都会诞生投资并购及管线许可合作等重磅交易。本次大会期间,强生以146亿美元收购Intra-Cellular Therapies,打响2025年医药交易第一枪;礼来宣布收购癌症初创公司Scorpion Therapeutics的小分子PI3Kα抑制剂STX-478,交易金额最高可达25亿美元;同日GSK宣布将以10亿美元首付款及可能额外支付1.5亿美元的监管审批里程碑付款收购胃肠道间质瘤精准疗法公司IDRx。
重磅单品与技术平台创新升级角度:从适应症领域来看,肿瘤领域:关注创新联用治疗方案、推进前线适应症布局、新标签拓展、剂型优化等以提升渗透率;内分泌领域:GLP-1赛道较为拥挤,商业化兑现期关注支付体系配套,同时关注心血管代谢相关合并症研发进展;自免领域:新靶点、作用机制层出不穷,各大MNC布局早期管线居多,临床疗效有待验证。从作用机制及技术平台来看,新型ADC技术平台、新一代IO疗法PD-(L)1+、TCE双抗等有望推动全球肿瘤免疫赛道产业变革。
投资并购吸收优质资产角度:多数Pharma仍倾向于布局重点领域临床早期“小而美”资产,聚焦中长期的产品推出。我们认为,Pharma自身优势领域内暂未布局的早期创新分子、可与管线中已商业化验证的重磅品种/临床中后期的潜力单品开展联用的优质资产或将成为BD重点方向。
专利到期浪潮下的产品迭代战略:面临即将到来的专利悬崖浪潮,多家Pharma主要采取自研并购等方式重塑产品管线,精简组织架构、缩减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克服挑战,瞄准中长期持续增长。
2025年潜在临床及商业化里程碑:礼来预计营收区间为580-610亿美元(+32%);阿斯利康将有7种NMEs迎来首个III期数据披露;GSK预计将有5款产品获批;罗氏将有6项适应症获批、12项关键III期临床取得进展、多个新分子启动III期临床。国内企业方面,百济神州预计全年经营性利润转正;信达生物对2027年实现国内产品收入200亿元的目标信心坚定;再鼎医药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盈利等。我们认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交流合作活跃,创新驱动技术升级,持续看好行业出清、政策利好下的创新产业发展趋势,建议持续关注创新药板块优质赛道与核心资产。
持续看好布局前沿创新技术平台、国际合作新模式驱动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优质标的。相关标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益方生物、和黄医药、科伦药业、科伦博泰、中国生物制药、再鼎医药、泽璟制药、荣昌生物、迈威生物、康诺亚等。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创新药研发进展不确定性;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药品降价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证券研究报告:《全球盛会共话交易合作,创新驱动医药行业变革:2025 J.P. Morgan医疗健康大会MNC总结(下)》
对外发布日期:2025年2月24日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李梦园(S0800523010001)limengyuan@research.xbmail.com.cn
杨天笑(S0800524120008)yangtianxiao@research.xbmail.com.cn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本公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报告及本公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对于本报告可能附带的其它网站地址或超级链接,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链接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仅为方便客户查阅所用,浏览这些网站可能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使用者自行承担。本公司关于本报告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博客、QQ、视频网站、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投资者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