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开年即被五连冻,万达还有什么可卖?

2025-02-20 00:00

来源|极速财讯

当王健林在海拔3240米的鸡足山金顶寺合掌祈愿时,这位曾三度登顶中国首富的商业巨擘或许未曾料到,袅袅青烟与资本市场的刺骨寒风会形成如此残酷的映照——2024年11月15日那场被游客偶然拍下的虔诚仪式,最终未能庇佑他的商业版图避开2025开年的凛冬。

开年不足60天,五道司法冻结令已精准刺入大连万达商管、万达文化、万达体育等核心子公司。后续还会不会有更多的冻结令接踵而至?目前,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01

开年即遭五连冻,累计冻结金额超60亿

上海外滩的霓虹倒映在黄浦江面时,一纸19.5亿元财产保全裁定书刺破了资本市场的夜幕。2025年2月6日,申请人某公司向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财产保全,裁定冻结王健林等银行存款约19.5亿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

这精准刺入万达系最脆弱的七寸——王健林精心搭建的资本积木开始倾斜。原因是除了在上述两家公司的股权被冻结外,王健林所持有的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合兴)7702.8万股权金额在不久前也被司法冻结,同样是涉及该案件。对于具体的原因,极速财讯曾拨打万达集团相关电话求证,但无人接听。

而这艘注册资本7860万元的微型航母,驾驶舱里只坐着王氏父子。王健林持有98%,其出资金额为7702.8万元,和上述冻结金额一致,而王思聪持有该公司2%的的股权。自己人实控是因为大连合兴企业太重要了,是万达商业版图的“神经中枢”,成员企业有191家,覆盖文旅、地产、酒店、金融、影视等诸多板块。   

但如今,这至关重要的 “微型航母” 却被司法冻结束缚住了手脚。

而资本市场的倒计时从未如此清晰。当股权冻结的警报拉响,万达正与司法拍卖的倒计时赛跑,一旦债务违约触发强制执行程序,被冻结的股权将面临三种致命结局:司法拍卖锤下的价高者得、变卖市场的折价抛售、抑或直接划转抵债。这意味着王健林将永远退出大连合兴的驾驶舱。

一个月前的出质,终究演变成了2025年的生死劫。2025年1月6日,王健林将大连合兴7702.8万股权出质给珠海万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爱企查显示,珠海万赢的实控人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场“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本是为应对债务压力的缓兵之计,却在2025年开年演变成致命绞索——当债权人通过仲裁程序将质押股权转为冻结资产,万达连“断臂求生”的机会都被剥夺。

资本版图的裂缝正在向纵深撕裂。近日,万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 1 亿元股权也未能幸免被冻结,执行法院远在横琴,再往前回溯,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珠海横琴稳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 8.1 亿股权被冻结。而在1月份,万达体育有限公司,也有数额高达 5000 万元人民币的股权被冻结。

至此,2025年开年不足两个月,王健林的商业版图已遭“五连冻”。而有媒体报道称,算上此前被冻结的股权,万达累计冻结金额已达60亿元左右。

02

断臂求生,超30座万达广场易主

股权冻结仅是冰山一角。开年短短一个多月,万达已连续出售宣城、铜陵、安阳、四平、扬州5座万达广场,接盘方坤华股权投资背后站着新华保险等险资巨头。

这家2023年12月刚刚成立的投资公司,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对外投资项目均与万达紧密相关。爱企业查显示,坤华股权投资的14笔对外投资全部指向万达广场,累计耗资超68亿元。

其中最重头的交易,是将北京万达广场实业有限公司纳入囊中——这家公司不仅是CBD核心区地标开发商,2008年,王健林将万达总部迁至这里的B座大厦,他也长期在此办公。而今这面金字招牌的持有者,已变成保险资金池里的一个数字代码。

“卖广场”早已是万达续命的常规操作。有数据显示,轻资产转型的遮羞布下,近两年累计出售的30座广场,换来超100亿元现金流。

那个曾高呼“万达商管是我不能丢的命根子”的企业家,正亲手将命根子切成碎块换取氧气。当流动性危机迫近临界点,资产折价变现好过清算归零,这本是资本寒冬里的生存法则。

比割肉更悲情的是谢幕的姿势。2024年4月,王健林将万达电影控制权以21.55亿元让渡上海儒意,而近期万达电影股东莘县融智(实控人仍为王健林)宣布减持3%股份套现或达8亿元。

历史总在重演却从不留情。2017年那场“摔杯为号”的交易现场,王健林用76家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换得超670亿续命钱;2021年,AMC院线37.7%股权在234天清仓马拉松中变现14.76亿美元。

这份壮士断腕的狠劲,连见惯风浪的并购之王孙宏斌都佩服不已。孙宏斌谈到乐视和万达时曾说,“乐视之所以没有摆脱危机,就是因为老贾不坚决,就应该坚决该卖的卖,该合作的合作”。随后,他话锋一转:“你看看人家老王(王健林),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03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2016年,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七层的鎏金吊灯下,水晶杯碰撞的脆响犹在耳畔。王健林对着鲁豫的镜头竖起一根手指:“先定个小目标,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

那一年,他以2150亿元身家第三次登顶胡润榜首,而万达如同开足马力的印钞机。万达广场在全国疯长,AMC影院横扫北美市场,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的更衣室里还挂着万达队徽。那时王健林最高光的时刻。

但命运的转折比西班牙的落日来得更快。2017年,随着万达集团六个海外项目突遭叫停,命运齿轮开始逆向转动。昔日的并购狂人王健林被迫上演惊险的资本腾挪,从"买全球"到"卖全球"的断崖式骤转,万达也从狂飙突进的扩张转向壮士断腕的战略收缩。

当恒大许家印身陷囹圄、王健林看似在暴雷潮中守住了底线,但如今首富光环早已在债务泥潭中锈蚀。万达商管IPO对赌危机虽靠中东资本600亿注资暂缓,债务阴影却始终未散。

已过古稀之年,他的同龄人早已退居幕后,王健林却仍在债务与舆论的夹击中冲锋。有人调侃:“老王剩下的资产,还够卖几年?”也有人感叹:“他本可体面退场,却选择死磕到底。“

从“买下好莱坞”的豪言,到“轻资产转型”的妥协,王健林的命运轨迹恰是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落幕的缩影。当高杠杆模式撞上行业寒冬,昔日首富也不得不学会“低头”——只是这一次,股权冻结与资产抛售的双重夹击,留给他的腾挪空间越来越小。   

当“冻结”成为关键词,当“卖广场”沦为常态,那个曾高呼“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企业家,或许终于明白: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转自:智超讲财商)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