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君国际策略】港股策略:内资紧握红利与科技

2025-02-20 05:00

 

 

图片

1月中旬以来,港股市场启动新一轮强劲走势,成交热度再次接近历史记录。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超过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超过30%。其中,在DeepSeek-R1大模型突破的驱动中,科技互联网行业表现最强,累计涨幅超过35%。港股市场的强劲表现提高了市场成交热度,春节以来,港股日均成交金额超过2,600亿港元,接近去年9月的强劲行情(约3,000亿港元),日度成交金额一度突破4,000亿港元,远超出近10年的日均成交金额(约1,120亿港元),接近历史高位。
 

图片

南向资金加速净流入港股市场,最青睐科技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春节以来南向资金日均净流入接近60亿港元,超过去年9月底的40亿港元净流入均值,也远超出近10年的南向资金日均净流入速度(不到20亿港元)。从结构上来看,自1月中旬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最大的行业是金融、非必需性消费(互联网平台经济)、资讯科技行业、电讯和公用事业行业,分别净流入232.7亿、226.3亿、214.9亿、49.3亿和47.1亿港元。

图片

尽管港股市场近期经历上涨修复,目前港股估值水平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历史位置,并不算高。目前,恒生指数PE-TTM为10.5倍左右,历史分位为42%附近,低于近10年的均值水平。对比海外主要股指的估值水平,无论是美股标普500还是MSCI新兴市场指数,其估值历史分位均超过80%,远超恒指估值表现。

图片

投资策略:港股震荡向上,关注盈利稳定、行业格局改善或政策支持的行业。短期来看,3月重要会议政策预期的支撑与海外关税政策预期的改善令港股市场上涨,DeepSeek在AI领域的突破成为本轮行情启动的重要导火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托底经济基本面和防范化解风险。海外方面,海外利率逐步下降仍然是确定的趋势,压制港股市场的力量将逐渐缓解。目前,外资对港股的配置比例不高。随着产业主线逐步明朗,投资者将逐渐逆转悲观保守的态度,港股仍然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建议关注1)竞争格局改善的互联网行业;2)受益于政策支持、景气回升或具韧性的消费行业,包括电子、半导体和汽车等,以及3)盈利稳定的高分红行业,包括金融、公用事业和电信等方向。风险因素:1)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国际地缘政治事件升温;3)海外流动性收紧。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