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19 11:50
事项
近日,“DeepSeek”加速引领垂类场景应用,而在工业制造业领域,AI技术正在重塑全球工业格局,推动工业迈向智能化。
摘要
AI技术依托强大的赋能效应,为工业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工业 AI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先进的计算智能方法,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智能化,最终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实现数字化转型。从生产流程优化到供应链管理,从质量控制到设备维护,AI技术正在全方位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智能生产领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生产设备能够自主优化运行参数,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如汽车制造领域,AI系统可以实时调整焊接机器人的工作参数,确保每个焊点都达到最佳质量。智能化的生产流程将显著提升效率,如家电制造企业引入AI生产调度系统后,生产效率提升了35%,产品不良率降低了60%,不仅提速了生产效率,还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将AI 具体应用于工业环境,尤其是结合或改造现有自动化技术部署以适应工业场景的需求,其方式分别是:直接集成通用大模型、通过微调使其适应特定领域或任务、借助外挂知识库增强专业知识与实时性,以及从零开始构建专门的工业大模型。工业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现有资源和技术成熟度灵活选择,以实现AI 与工业生产场景的深度融合。
工业大模型泛化性强,有望为工业领域带来新范式。工业大模型基于传统大模型技术上,具备在各个工业领域应用的能力。相较于工业专用小模型而言,工业大模型泛化性强,可以单模型应对多任务,更适合长尾落地;工业大模型的开发成本及维护成本在工业层面,低于工业专用小模型。虽然目前工业大模型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工业的多个环节,并且应用于众多场景,但碎片化明显。其中,知识管理/知识问答、数据助手/数据问答、专业内容生产以及视觉检测四个方向,是目前应用探索最多的领域。当下,大模型技术正进一步深度赋能工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通过跨领域知识融合、实时决策支持、自适应优化及人机协同增强,实现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到运维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工业大模型目前处于小规模商业应用落地阶段,通过与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有望为工业领域带来 “基础模型 + 各类应用”的新范式。工业大模型的成功落地,离不开针对特定行业的丰富现场经验和深厚的行业 know-how 能力。
工业AI市场高速发展,是推动工业4.0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我国由信通院牵头联合编制的《工业大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指出,AI 与大模型将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成长,工业AI 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20.4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895.3亿美元,CAGR高达46%。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制造企业的 AI 应用率相对较低,大约在 11% 左右。2024年Gartner发布中国人工智能(AI)调研,其预测到2027年,中国制造业的AI使用渗透率将以10%的年复合增长率上升,并且“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成功实施AI用例作为衡量智能制造成熟度的关键指标。中国的制造业覆盖广泛且运营流程复杂,在全球占据着显著地位,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工业 AI 有望成为推动工业4.0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力量,未来将助力工业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投资建议与相关标的
AI驱动下,我国工业4.0发展有望提速,建议关注:中控技术、华大九天、宝信软件、用友网络、索辰科技、鼎捷数智、中望软件、赛意信息、浩辰软件、概伦电子等。
风险提示
AI产品应用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月17日发布的报告《计算机行业重大事项点评:AI引领工业场景应用,驱动企业智能化转型》。
团队介绍
首席研究员:吴鸣远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所在团队于2020—2022年连续三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三名。
分析师:祝小茜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信达证券。2024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胡昕安
工学硕士,曾任职于海康威视,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周志浩
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工程学士,克拉克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职于众安保险权益投资部,2024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张宇凡
香港大学会计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周楚薇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硕士。2024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杨玖祎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2024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