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19 00:02
70万亿的全国政府法定债务,40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大几十亿的地方政府隐形债务……一场高规格、大场面的化债战役即将打响。AMC成为“化债大军”中最被重视、寄予厚望的主力部队。
截至2月12日,今年置换债新发行总规模已达4848亿元。自去年新一轮化债安排下达以来,各地在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方面普遍采取积极行动,地方债务置换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AMC作为“化债大军”中的主力部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AMC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收购、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解决债务问题,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在化债战役中,AMC将发挥其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债务处置工作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AMC相关上市公司悉数纳入
目前,A股市场涉及化债题材的上市公司共有37家。这些公司被纳入了“化债概念股”,主要是因为它们与AMC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全国性资产管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与资产管理公司有过合作的上市公司。
具体名单包括光大嘉宝、蒙草生态、上海建科、信达地产、东兴证券、银宝山新、浙江东方、越秀资本等。
光大嘉宝: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下属光大金瓯资产管理公司,是浙江省地方AMC。
蒙草生态:参股17.2%的内蒙古庆源绿色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建科: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国盛集团旗下上海盛融实业有限公司主营工程项目管理、不动产领域相关的不良资产处置及资产管理
信达地产:控股股东信达投资为中国信达旗下公司。
东兴证券:是东方资产旗下上市公司
银宝山新: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东方资产。
浙江东方:公司作为浙江省属国有上市金控平台,主要经营各项金融业务和类金融业务。地方AMC浙商资产系公司控股股东旗下的控股子公司
越秀资本:子公司广州资产是地方AMC
一些公司如光大嘉宝和上海建科分别隶属于中国光大集团和上海国盛集团,这些集团的下属子公司是地方AMC,负责处理不良资产和进行债务重组等工作。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如宇信科技,虽然不是直接的AMC公司,但因为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也被纳入了“化债概念股”的范畴。
总的来说,这些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了金融纠纷解决、不良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多个方面,它们在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市场的发展,这些公司的股价和市值也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024年10月至今,化债概念股在A股市场上表现强势。成分股中的蒙草生态、光大嘉宝、信达地产等股票涨停,当日涨幅达到了10%。此外,陕国投A、银宝山新等多股也表现出色,录得了涨停的成绩。
借“化债”东风,AMC越飞越高。
化债无疑成为本轮财政政策的核心焦点。
根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截至2023年底,全国政府法定债务余额达到70.77万亿元,其中国债30.03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4万亿元,显示地方债务规模超过中央债务。
报告显示,在40.74万亿元的地方债中,一般债务余额为15.87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4.87万亿元。然而,也有媒体报道称,隐形债务约78万亿。某研究机构表示,在2900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仅有五分之一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短期债务和利息。
财政部部长表示,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
根据安排,从2024年起连续五年,每年将从新增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此外,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分三年实施。2025年初,新一轮置换债发行“起跑”,截至2月12日,已有15地披露发行“置换隐债专项债”,发行额居前的是湖北省、浙江省和陕西省。
回顾清理化解地方债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时国务院发文,明确“疏堵结合”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结束了融资平台宽松监管周期。
从2017年开始,审计署和财政部发布报告,对多地违规举债进行问责和整治,通过设定负面清单,强化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同时,监管还组织了PPP项目的集中清理,限制央企参与PPP,多地暂停政府类投资建设项目。
2019年,监管部门开始允许融资平台公司债权人将到期债务转让给AMC。
2023年,AMC开始大规模与地方政府对接。
2023年,中国信达组建服务专家团队奔赴山东省、贵州省、山西省、湖北省等。
中信金融资产也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等重点机构,通过存量资产盘活、违约债券收购等方式,支持地方缓解债务压力。
长城资产公司领导密集拜访、会见政府部门等合作单位。
湖北资产、湖南财信资产、内蒙古金融资产均在2023年参与地方城投平台以及隐形债务的化解。
2024年10月15日,东方资产与湖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AMC作为政府重要的风险化解工具之一,参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属于AMC的主责主业范围内。且AMC在梳理债权关系、债务重组、提供债务化解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及资源。
2023年及2024年,是全国地方债偿还高峰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各地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AMC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这至少是大几十万亿的市场。
此前,AMC已通过债权收购、债务重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地方债务化解工作当中。但相较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庞大的债务规模,AMC真正投入资金参与的地方债务处置规模有限。
首先,无论是从可被处置的债务与AMC公司体量对比看,还是从AMC参与债务市场化处置的成本收益考虑,AMC成为“接盘侠”进而维持“城投信仰”的概率较低。
其次,AMC受限于自身较为薄弱的基本面状况(包括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都承压的情况等),很难用自身的资产负债表直接去承接地方政府的债务或者提供大量的直接流动性支持。
再次,优质的地方债务风险化解项目数量相对有限,AMC参与的很多风险化解项目很难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所以AMC在选择项目时也会相对谨慎,而非盲目参与。
AMC参与地方债务化解,更多是作为资产管理人,担任财务顾问、重组服务商等角色,负责资产的处置、运营及盘活,并协助引入战略投资人等,而不是简单的授信。
一句话:多出点子慎出钱。
(转自:智超讲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