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卷赢”已死,“共赢”当立!中企出海的生死抉择

2025-02-18 09:53

极客网·极客观察2月18日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2025年2月13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信出版集团和联想集团联合主办的“开年第一问:信心与责任出海”国际化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汇聚了近200位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和媒体代表,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深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会上,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以“出海十策:重塑中企出海‘软实力’”为主题,分享了从企业一线调研中总结的出海实战方法论。他认为,在新一轮出海浪潮中,真正问题不是中国企业的硬实力,而是如何在各地扎根。为此他强调,“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定要从卷赢的思想转变为共赢的思想,要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方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出海十策”:中企全球化的实战指南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文化差异和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如何在这些挑战中找到机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出海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秦朔主编的《出海:联想全球化20年实战方法论》一书通过深入研究联想集团的全球化经验,提炼出了“出海十策”,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出海十策”包括清晰的战略规划、恰当的进入方式、治理和规范化的平衡、文化适应性、产品质量和本地化创新、强大的IT和业务转型(Business Transformation)一体化、全球供应链思维、全球本地化和本地全球化协同、合规体系建设以及ESG的重视,涵盖了战略、文化、产品、供应链、ESG等多个维度,提出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不仅要具备硬实力,更要注重软实力的提升。

“出海十策”中特别强调了文化适应性和本地化创新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时代,企业不仅要输出产品和技术,更要输出文化、价值观和管理能力。例如,联想集团在出海过程中,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全球研发体系和全球市场营销体系,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本地化团队,尊重当地文化,实现了与当地市场的深度融合。这种文化融合不仅帮助企业赢得了市场的信任,还提升了品牌形象。

提升软实力:中企出海的成功关键

此次研讨会中,多位专家强调了软实力在企业出海中的重要性。他们一致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企业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同等重要。软实力包括文化、品牌、管理能力、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信任和认可的关键因素。

比如,文化融合是企业软实力的核心。例如,联想集团在出海过程中,通过建立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的高管团队,实施人性化管理和构建全球人才培养体系,成功解决了跨文化管理的难题。这种文化融合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还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适应能力。

又如,品牌建设也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周晓农指出,中国品牌在海外的信任度正在发生变化,除了产品质量和供应链能力等硬性条件外,雇主能力、社会责任和隐私保护等软实力因素也对品牌信任指数产生了重要影响。联想集团连续四年位居“中国品牌全球信任指数排行榜”榜首,正是其软实力提升的有力证明。

此外,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的践行也成为企业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联想集团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战略和管理体系,通过可持续发展实践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这种软实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还能增强其长期竞争力。

从“卷赢”到“共赢”:中企深度出海的战略转型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过去,企业更多地通过“卷赢”策略(如低价竞争、规模扩张等)赢得市场份额。然而,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这种模式已难以持续。企业需要从“卷赢”向“共赢”转型,通过合作与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共赢”理念的核心在于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的利益,还要关注合作伙伴、当地社区和全球社会的利益。联想集团在出海过程中,通过与全球科技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共享前沿技术,打造领先产品。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联想的竞争力,也为全球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价值。

此外,中国企业还需要通过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联想集团通过持续创新和并购整合,不断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技术上,还体现在管理模式和文化融合上。联想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只有通过创新和合作,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实现“共赢”。

毋庸讳言,复杂局势下,深度出海已成为中国企业必然思考的命题。此次“开年第一问:信心与责任出海”国际化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经验。相信在出海先行者的带领下,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企业带着勇气和信心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更好的中国!

“卷赢”已死,“共赢”当立!中企出海的生死抉择2025美国科技企业继续裁员:已裁12000多人,Meta裁了5%电影导演们,准备迎接AI风暴吧!ARM与高通业绩预期不乐观:AI未能拉升PC和手机销量DeepSeek新AI模型有多震撼?外媒:相当于30美元iPhone降临GSMA报告:欧洲5G普及率落后,需加速监管政策改革CES2025盘点:AI“吞噬”一切,中企无处不在新闻摘要频繁“翻车”,苹果AI远未成熟谷歌组建新AI团队开发“世界模型”:通往AGI的关键路径PON在园区网络的“先天不足”,无源以太全光来拯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