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14 10:09
这几年的经济环境、车市的惨烈竞争,倒下去的车企已经不胜枚举。但威马,却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复活的新势力。最近有消息称,沉寂了一年多的威马汽车拿到了最新的重组方案,不同于那些“重组后就不折腾了,专心给别人代工挣个辛苦费,或者干脆卖工厂卖资质”的模式,消息显示,威马复活后,最高目标定到了2029年年销百万台。如此反常的计划,不由就让人新生疑问:威马的复活/重组计划,到底是真有野心还是另有所图?
从此次最新的破产重组计划来看:威马最快有可能在今年就实现复工复产,并同步品牌换新,未来两年内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布局,至少保持每年1-2款车的量产交付,并计划在2027年实现销量超60万,28-29年在全球范围投入10款车型,29年销量超百万,年收益超1100亿。
对于这样的“夸海口”,放在几年前大伙可能就忍不住开喷了,可放在现在,画风却显得格外诡异:几近饱和的市场环境,惨烈的竞争生态,大多数新势力已经认清了消费者不好忽悠事实,尤其对于新势力,比亚迪等顶流的成就不是羡慕、努力就能实现的,简而言之,就是大家都老实了,老实到宁愿省点力气也不再画饼的程度。此时威马来这么一出,若非真的有信心十足的资源和计划,原因就只有可能是帮它破产重组的资方被“下蛊”了,毕竟连忽悠这一关都过不了的话,哪个投资人能撑到2025呢?
可这背后的资方,偏偏也是能够让汽车圈目瞪口呆的存在。这家企业名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据悉双方目前已经签订了重整投资协议),而它的背后正是从没真正干出过大阵仗,却已经在汽车圈大名鼎鼎的宝能。回顾过去,从收购观致(买下51%股权)、入股标致DS(持股50%)、再到曾经一度网传它要接手宝沃(最后不了了之),还有自创悠宝利汽车,宝能可不像其他跨界企业那样,表面看雄心勃勃,实际行动却是浅尝即止;它对汽车领域的热爱和执念,哪怕是董小姐也望尘莫及。
但依然如前面所说,爱好不能当饭吃,在这个但凡有人跟你吹牛投资收益高就统统可以划为“缅北系”的年代,威马能不能年销百万暂且不论,想让人掏出真金白银,起码得给出一两个实打实的理由吧?
关于这方面,新的破产重组计划并没有透露,但威马的过往还是有迹可循。回顾威马创始人沈晖的经历,他可不是那种为梦想窒息的理想派,或者借壳套钱的“庞氏”玩家,先后任职于博格华纳、菲亚特、吉利和沃尔沃,高光时刻还帮李书福拿下了沃尔沃的沈晖,是有成绩、知荣辱的实干家。只不过,正是由于当初威马把大量的资源都放在了工厂、生产方面,成为“保交付标兵”的威马却没钱搞研发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产品却缺乏科技亮点,实诚的威马反而倒下了。
而威马的实诚不仅体现在从不搞代工、预售制,也体现在它的产品质量上。在这方面,早先与哪吒并列销量领先的威马,的确没有出过大的质量负面;威马老车主的评价也同样是耐用、耐开,像7年前上市的威马EX5,有车主已经开到了30多万公里,好好包装一番,完全有潜力打造成新能源领域的“老普桑”、“卡罗拉”。
可这已经不是在汽车圈热销的核心资本了,遥遥领先的技术或者极致的性价比才是,结合威马所处的生态位,它复活后首先就得跟比亚迪、吉利,或者零跑在价格和配置上拼个你死我活,而且还不一定能见效。因为就算屏息一年的威马,能够一口气憋到7万也配“天仙之眼”智驾、12万就给激光雷达的程度,消费者看着这个已经死过一回的品牌,还有背后那堪称“弱势品牌集中营”的宝能,如何让人重新相信威马就是最大的难题,经历过2024的极越之后,消费者对边缘化新势力的信心已经跌至冰点。
总的来说,从威马破产重组的新动向来看,其中夹杂着“不切实际”和“老实造车”两种极端,从保交付保到产能过剩、品牌暴雷的威马,到至今没有拿出过真实战绩的宝能,威马复活这事既魔幻又现实。而考虑到如今的行情,威马本就不太出彩的研发能力,用户的消费信心,别说年销百万,威马重出江湖之后是否能稳住脚跟,小编从职业角度来看的确保持悲观;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却又期待它能成功复活,因为老实人这几年过得实在是太难了,老实人一旦“失足”便万劫不复的环境更是让人失去信念,所以威马这次重组只要不是藏着什么阴谋,小编反而希望它能打破魔咒。那么从你的角度,看好威马重组这件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