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13 16:56
反映大型投资机构季度持仓风向标的13F报告披露即将收官。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管理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机构必须在每个季度结束后的45天内提交13F报告。
当地时间2月12日,摩根大通向SEC提交了该行2024年Q4的13F报告。报告期内,这家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对蔚来、小鹏、理想三家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持股比例再度出现变化。
据Whalewisdom数据,2024年Q4摩根大通分别增持蔚来、小鹏股份157.59万股和422.71万股,环比增加65.37%和1138.14%;对理想的持股比例则接近腰斩,环比减少47.1%至39.84万股。
摩根大通对小鹏和理想的建仓时间相同,均始于2020年Q3。本次对小鹏的增持也是该行连续两个季度的增持,持股比例创2022年Q4以来新高。该行对蔚来则是自2019年Q1首次买入,并在2024年Q3进行了小幅减持。
截至本次报告期末,摩根大通对蔚来、小鹏的持仓市值分别达到1738.21万美元和5435.37万美元,持股比例分别增至0.21%、0.57%;对理想的持股比例则降至0.04%,持仓市值不足1000万美元。
报告期内,“蔚小理”三家车企的美股股价均出现下跌。其中,蔚来股价跌幅高达34.73%,小鹏和理想的股价分别跌近3%、6.47%。
随着蔚来股价的大幅下跌,机构对其持股规模也创2019年以来的新低。
据金融数据分析平台Fintel数据,截至2024年底机构对蔚来的持股数为2.297亿股。这是自2019年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时该股的股价格约为4美元。
截至2024年Q4末,摩根大通的持仓总标的数为7547只,环比减少395只;持仓总市值则环比增加1.07%至1.34万亿美元。
从已披露的部分13F报告来看,顶级机构在过去的这个季度对“蔚小理”的态度出现明显分歧。
此前,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提交的13F报告显示,该机构2024年Q4对蔚来、小鹏进行了大幅减持,但增持了理想。
据Whalewisdom数据,贝莱德在报告期内减持蔚来股份302.46万股,环比减少59.2%。这已是贝莱德连续第三个季度减持蔚来,持股比例已从2023年Q4末的3.75%降至0.11%。
理想在连续两个季度被减持后,贝莱德在2024年Q4对其进行了小幅增持,持股数量环比增加9%至118.28万股,持股比例升至0.12%。
2024年Q3,贝莱德大举买入小鹏股份,成为小鹏汽车美股持股5%以上的机构股东。但仅过了一个季度,该机构对小鹏汽车的持股比例便降至5%以下。
2024年Q4,贝莱德合计减持小鹏股份超1000万股,持股比例从Q3末的5.3%降至4.7%。同时,贝莱德还对小鹏汽车6828.62万股股份拥有唯一投票权。
小鹏汽车则先后于2024年10月和2025年2月向SEC提交了SCHEDULE 13G文件,披露了上述权益变动。通常,机构持股首次超过5%时会提交SC 13G文件。SC 13G/A为补充文件,即经过首次公告后该机构又出现增减持情况时需提交该文件。
尽管13F报告的披露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机构对“蔚小理”持股变化的背后,除了反映三家公司报告期内的股价表现,其运营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当时的决策。
2024年Q4,“蔚小理”中只有小鹏超额完成了季度交付目标;蔚来的交付量仅略高于交付指引下限;理想则没有完成交付目标,实际交付量不及交付指引下限。
2025年1月,凭借爆款车型MONA M03和P7+的持续热销,小鹏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3万辆的同时,还挤掉理想重夺造车新势力月度销冠,蔚来则在三家车企中继续垫底。
截至2月12日美股收盘,小鹏汽车年初以来的合计涨幅已达35.62%,理想汽车累计上涨不到10%,蔚来则跌3.44%。
据Eletric-vehicles报道,在2月初发表的一份研报中,摩根大通分析师将蔚来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并将公司目标价下调33%至4.70美元,理由是该行下调了对蔚来的收入和盈利预期。
摩根大通还预计,蔚来2025年的交付量将比公司44万辆的目标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