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13 07:38
近年来,资本市场中IPO和并购重组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热门路径,有着跷跷板的效应,然而,无论是IPO的艰难推进,还是并购重组的复杂过程,都让众多企业倍感压力。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遭遇挫折,甚至出现“闪电”终止的情况,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奥康国际跨界半导体落空
奥康国际(603001.SH)在2024年12月23日晚间宣布筹划以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联和存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股权,公司股票自2024年12月24日开市起停牌。然而,仅半个月后,奥康国际便宣告终止收购,理由是交易各方未就具体方案、交易条件最终达成实质性协议。奥康国际主要从事皮鞋及皮具产品的研发、生产、零售及分销业务,此次跨界半导体行业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海尔生物与上海莱士交易告吹
在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并停牌10个交易日之后,海尔生物(688139.SH)和上海莱士(002252.SZ)在1月6日晚间分别发布公告称,由于交易结构较为复杂,尚未能形成相关各方认可的具体方案,决定终止筹划此次交易。当时海尔生物发布公告要收购上海莱士时,市场上一片叫好声,然而短时间内交易便折戟。
世茂能源跨界并购终止
世茂能源在2024年11月11日晚公告称,正在筹划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南通詹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不低于58.07%的股权,原则上詹鼎科技估值不超过12亿元。然而,仅3天后,世茂能源便宣告终止收购,原因是“最终交易条件未能达成一致”。值得注意的是,世茂能源与奥康国际跨界并购一事还有一个相似点,就是在停牌前股价有一轮上涨行情。
慈星股份终止收购武汉敏声
2025年2月5日晚,针织机械行业龙头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慈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敏声”)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公司股票于2月6日开市起复牌。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慈星股份单日跌超13%。
慈星股份表示,终止收购的原因是部分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1月15日,慈星股份公告,公司拟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敏声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但此次收购武汉敏声事项的具体收购股份的比例以及作价金额,慈星股份并未公布。慈星股份称,当前仅与几位可能的交易对手方签署意向性协议,具体后续推进还存不确定性。
武汉敏声作为国内BAW滤波器领域的佼佼者,估值接近30亿元,被视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潜在独角兽”。然而,由于交易各方对最终交易条件未能达成一致,慈星股份决定终止筹划本次交易事项。
并购重组失败的原因分析
企业短时间内宣告并购重组终止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包括:
交易价格难以谈拢:大多终止IPO的企业成为被并购方,需要面对IPO市场与并购市场之间的巨大估值差异,并经历一个接受与调整的过程;成熟的一级市场项目往往历经多轮融资,投资人背景差别较大,入股价格也各不相同,在当前的“买方市场”中,如果采取折价出售可能无法满足部分投资人的要求。
尽职调查难度大:随着谈判与尽调的深入,双方对估值调整与预期之间有重大差异,谈判失败较为常见。
交易结构复杂:涉及跨界并购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交易结构的设计更加复杂。
监管审批的不确定性:监管机构对并购重组的审核标准严格,存在不确定性。
如何降低并购重组失败风险
在并购重组热潮下,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失败风险:
明确并购初心:企业并购的初心不能是蹭热点、盲目并购等,需要是转型或者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建立专业团队:买方内部需要有专业的并购团队,事先对业务有深入的了解。
完善流程与制度:买卖双方尤其是买方内部要建立非常完善的流程与制度,做好合规与保密工作,同时通过深入尽调防止被并购标的财务造假。
总之,并购重组并非易事,企业在进行并购时需谨慎行事,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降低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