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13 10:09
(来源: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本期内容
【量化】指数化配置系列研究(2):行业动量策略的CTA思维
【社会服务】华住集团-S(1179.HK)首次覆盖报告:中国第二大酒店集团,会员为核穿越周期
【有色金属】铜行业动态跟踪点评:国资龙头矿企有望持续受益,关注冶炼端去产能进程
【北交所】北交所市场点评——20250212:六连阳后震荡整固,科技主线韧性凸显
内容详情
【量化】指数化配置系列研究(2):行业动量策略的CTA思维
本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行业轮动研究视角,将行业视为交易品种,根据历史价格变化,构建时间序列上的趋势跟踪策略。该策略没有规定具体的调仓周期和持仓数量,仅根据买入/卖出信号调整组合。2015.01-2024.10,策略年化收益率19.51%,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分别为18.38%和17.13%,夏普比率1.06,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市场指数。
【报告亮点】
将行业视为交易品种,根据历史价格变化,构建时间序列上的趋势跟踪策略,不规定具体的调仓周期和持仓数量。
行业优选策略的年化收益率为19.51%,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分别为18.38%和17.13%。
策略具备“仓位自动管理和低胜率-高盈亏比”两大显著特点。
主要逻辑一、利用通道突破原理捕捉行业趋势。
核心是利用行业指数的历史价格数据,构建价格波动的通道,并根据当前价格和通道的位置关系预判未来走势。具体地,当价格突破通道上轨时,可能预示指数将走强,此时便可买入建仓;反之,当价格突破通道下轨时,可能预示指数将走弱,此时则可卖出平仓。
主要逻辑二、基于通道突破构建的行业优选策略业绩表现优异。
2015年以来,行业优选策略的年化收益率为19.51%,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分别为18.38%和17.13%;夏普比率和Calmar比率分别为1.06和1.14;年化CAPMalpha为16.94%(=0.07%*242),t值为4.20;年度收益率大于0的占比虽然只有60%(=6/10),但录得负收益的4个年份的最大跌幅仅3.21%(2022年),展现出较强的绝对收益属性。
主要逻辑三、依据指数的信号来交易对应的ETF。
从ETF标的指数与行业指数的相似度、ETF规模、和成立时间三个维度筛选行业ETF,构建ETF轮动组合,买入/卖出信号源自对应指数。采用目标波动率下的波动率倒数加权,假设交易成本为单边万一,但不设置调仓阈值。2015年以来,ETF轮动组合累计收益率为412.18%,年化收益率为18.00%,年化波动率为16.77%。
本报告使用历史数据测算完成,存在模型失效风险;本报告涉及基金仅作为测算样例,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报告根据客观数据统计分析,不作为对未来走势的判断和投资建议。
【社会服务】华住集团-S(1179.HK)首次覆盖报告:中国第二大酒店集团,会员为核穿越周期
华住集团是中国第二大酒店集团,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旗下所有酒店数量为10845家,根据美国《HOTELS》杂志公布的“2023全球酒店集团排名”,公司位列全球第五。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累计实现营收178.7亿元,yoy+9.6%,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亿元,经调整EBITDA55.7亿元,yoy+8.5%。
酒店行业连锁化、中高端化趋势持续验证,连锁品牌竞争优势明显。连锁化方面,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我国酒店连锁化率从2019年的26%提升至2023年的41%(客房数量口径)。中高端化方面,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2015年我国中高档酒店客房占比仅为8.9%,2023年提升至41.4%。连锁化和中高端化趋势下,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强会员体系与高品质酒店产品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私域流量壁垒。会员方面,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华住会会员规模已达2.28亿,全年会员贡献间夜占比高达73%。产品方面,核心品牌不断迭代升级,根据公司官网数据,截至2024Q2,汉庭3.5版本及以上门店占比从2020年刚推出时的11.8%提升至36.3%,全季4.0及以上(2018年推出)门店占比达71.2%。
国内市场加密、下沉,国际市场初露头角。对于国内市场,公司积极开发低线级城市,目标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截至2024Q3已覆盖1334个)。对于国际市场,依托华住国际(原德意志酒店集团)品牌及自有品牌,布局东南亚、欧洲、非洲市场。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238.5/256.1/271.1亿元,同比增长9.0%/7.4%/5.9%,实现归母净利润40.5/47.8/53.7亿元,同比增长-0.8%/18.0%/12.2%。考虑到公司为中国第二大酒店集团,管理体系完善高效,数字化建设领先行业,会员体系搭建完善,积极拓展国内下沉市场与海外市场,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门店扩张不及预期;酒店需求疲软;其他风险。
【有色金属】铜行业动态跟踪点评:国资龙头矿企有望持续受益,关注冶炼端去产能进程
核心观点
事件:2月11日,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铜原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10%,再生铜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突破一批铜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工艺和高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铜产业优质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矿端:持续强调铜原料保障能力,紫金矿业、西部矿业等龙头矿企有望持续受益。据《方案》,25-27年我国铜行业一项重要任务为强化国内原料保障基础,推动国内资源增储上产。一方面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增一批可供开发的铜矿资源储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边部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同时也继续推进西藏、新疆、云南、黑龙江等重点地区铜矿资源基地建设,新建一批大中型铜矿山。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安全生产前提下,加快铜矿开发项目、环评等审批进程,加快推进在产项目扩能、新项目建设。此外,《方案》也提到了将培育全球领军大型铜企业集团,提升铜采选、冶炼环节集中度。紫金矿业、西部矿业等国资龙头矿企有望持续受益。一方面作为国资企业,在西藏、新疆等资源丰富地区拥有较强的资源获取能力,另一方面紫金矿业、西部矿业在也拥有丰富高海拔矿山采选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为后续潜在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
冶炼端:由产能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关注冶炼端去产能进程。过年几年,国内铜冶炼产能不断扩张,而矿端供给增量相对有限,因此冶炼环节出现了相对过剩,铜加工费也持续走低,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据此次《方案》,未来将推动铜冶炼发展由产能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严格落实产业、环保、能效、安全等相关政策要求,新改扩建铜冶炼项目应对照《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标杆水平实施。新建矿铜冶炼项目原则上需配套相应比例的权益铜精矿产能。同时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引导产能向具有资源能源优势及环境承载力的地区有序转移,推动低效产能退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不再新增铜冶炼产能。铜冶炼去产能或正在路上,铜冶炼行业竞争格局也有望改善。在供给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如未来冶炼厂有所减产,或将进一步刺激铜价上涨。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矿端供给紧张逻辑一直都在,若未来冶炼厂有所减产,或将进一步刺激铜价上涨。此外强调提升铜原料保障能力预计也将有利于紫金矿业、西部矿业等国资优质龙头矿企,重点推荐紫金矿业、西部矿业等。
风险提示
全球宏观经济波动、政策风险、矿企经营不确定性的风险、地缘政治冲突等。
【北交所】北交所市场点评——20250212:六连阳后震荡整固,科技主线韧性凸显
核心观点
行情回顾:1)指数层面:当日北证50收涨1.2%,成交额达350.5亿元,较昨日减少72.3亿元。2)个股层面:当日北交所264家公司中183家上涨,4家平盘,77家下跌,2家涨停。其中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灿能电力(+30.0%)、雅达股份(+29.9%)、派诺科技(+16.4%)、国子软件(+15.4%)、春光药装(+14.2%),跌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朗鸿科技(-8.7%)、舜宇精工(-7.7%)、流金科技(-7.2%)、浙江大农(-6.9%)、中草香料(-6.4%)。
新闻汇总:1)豆包向推理算力又“砍了一刀”,新模型架构最高降本83%:据豆包大模型团队消息,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Foundation团队近期提出一种全新的稀疏模型架构——UltraMem,该架构在保证模型效果的前提下,推理速度较传统的MoE架构提升2-6倍,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2)畅销减肥药惊现重大副作用,研究发现Ozempic等药物或可致失明。3)WLF宣布推出“战略代币储备”计划,支持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减轻市场波动,投资DeFi项目,建立资本充足的储备。
重要公告:1)同惠电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7,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中诚信托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2.80%;2)星图测控: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24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商业航天测控服务中心及站网建设(一期)项目、基于AI的新一代洞察者软件平台研制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3)太湖远大:公司公告,股东俞华杰质押6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1.1789%;4)华原股份:公司近日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投资建议
今日北证50收涨1.2%,报1,265.07点,节后累计涨幅达19.57%,尾盘半小时放量拉升凸显资金承接力。北交所在六连阳后呈现强势整固,科技主线从Deepseek主题向云计算、AIDC电力基建、半导体等细分领域扩散,尾盘资金抢筹或凸显对趋势的信心。建议围绕AI算力、半导体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等方向深耕,优先配置业绩能见度高、估值合理的细分龙头,同时利用市场波动优化持仓结构。短期需警惕流动性边际变化,但中期看,北交所科技板块的“小盘成长高弹性+流动性溢价”双击逻辑仍将延续。
政策监管风险,北交所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晨会纪要》
对外发布日期:2025年2月13日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冯佳睿(S0800524040008)fengjiarui@research.xbmail.com.cn
郑玲玲(S0800524060001)zhenglingling@research.xbmail.com.cn
李雯(S0800523020002)liwen1@research.xbmail.com.cn
刘博(S0800523090001)liubo@research.xbmail.com.cn
滕朱军(S0800523110001)tengzhujun@research.xbmail.com.cn
李柔璇(S0800524100003)lirouxuan@research.xbmail.com.cn
曹森元(S0800524100001)caosenyuan@research.xbmai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