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10 11:02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监会吴清主席日前发文指出,要集中力量查办财务造假、“掏空”上市公司、严重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用好用足现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处罚手段,“追首恶”、“惩帮凶”,加大对涉案责任人的追责力度。
在此背景下,那父财经梳理2024年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逐步推出那些财务造假、被“掏空”的上市公司,以助力中小投资者对所投公司的实际价值做出准确评估。
截至1月27日,2024年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已披露完毕,共超过4000家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其中1436家利润下降,占比1/3,下降幅度最高的一家达到了18292.26%,成为了2024年业绩下降幅度最大的公司。
这家公司就是堪称2024年“亏损王”的浙江嘉澳环保(维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澳环保”603822.SH)。
2003年1月,嘉澳环保成立,是一家专门从事环保增塑剂和稳定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4月28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实控人为沈健。目前,公司旗下现有6家子公司。
那父财经梳理发现,自2016年上市以来,嘉澳环保一直保持着连年的财务造假,其中不乏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案件、浙江证监局处罚的案件。但是,事实表明,证监会、浙江证监局的处罚并未能阻止嘉澳环保财务造假的脚步,相反,随着证监会、浙江证监局的查处力度,嘉澳环保更能够应对自如并持续至今。
01
挂牌上市后即造假
种种信息表明,自2016年4月28日在上交所挂牌后,嘉澳环保即开始了财务造假。
企查查显示,嘉澳环保于2016年7月1日实际缴纳注册资本1200万元,变更后占控股子公司嘉兴若天新材料科技公司60%的股份。而直到2016年9月12日,嘉澳环保才完成相关流程,公示信息和工商登记信息存在矛盾之处。同时,根据收购价款,嘉兴若天新材料科技公司的估值4200万元,在若天新材料的1110万元净资产基础上,相当于溢价约300%收购。
对此,2020年1月,有举报者向证监会和上交所举报嘉澳环保财务存在问题。涉及其相关的子公司、嘉兴若天新材料等公司。
2020年3月5日,嘉澳环保连续发布2017年度至2019年度9份“更正”年报、半年报及嘉澳环保和审计机构瑞华审计相关财务数据和信息披露的更正说明。
2020年5月13日,嘉澳环保发布澄清公告称,更改半年报和年报是公司自查发现公告中的数据与当年审计报告中同一科目有信息披露不一致的情形,这是嘉澳环保的财务工作人员失误所致。但公司已经拿到批文的定增却突然宣布终止。
2020年12月23日晚间,嘉澳环保发布公告称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据证监会信息,经查明,嘉澳环保存在以下违法事实:嘉澳环保于2019年初至2020年8月,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浙江东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江能源”)、浙江嘉穗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穗进出口”)与RICH TIME TRADING(以下简称“RICH TIME”)、FOUTAIN HIGHHKTRADINGLIMITED(以下简称“FOUTAIN HIGH”)、HighChannelLimited(以下简称“HIGHCHANNEL”)等境外主体开展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嘉澳环保未将FOUTAINHIGH、HIGHCHANNEL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未对东江能源、嘉穗进出口、FOUTAINHIGH、HIGHCHANNEL之间的购销业务进行抵销处理,以及未根据业务实质对通过RICHTIME实施的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进行收入和成本的抵销,导致嘉澳环保2019年年度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2020年半年度报告和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其中,在2019年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178,543,449.83元,占比14.24%;虚增营业成本179,623,604.78元;虚减净利润1,050,356.54元,占比1.65%。在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89,310,851.26元,占比27.08%;虚增营业成本89,919,749.04元;虚减净利润589,328.90元,占比8.89%。在2020年半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119,486,980.52元,占比20.63%;虚增营业成本120,213,273.02元;虚减净利润684,399.10元,占比2.99%。在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148,721,660.64元,占比14.96%;虚增营业成本149,736,738.65元;虚减净利润936,125.36元,占比2.76%。
显然,嘉澳环保的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行为。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证监会浙江监管局给出如此轻描淡写、不关疼痒的处分:对嘉澳环保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对实控人、董事长沈健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对董事、财务总监查正蓉、董秘王艳涛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02
近3年来的持续造假
事实证明,不关疼痒的处罚下,嘉澳环保实控人操纵一切,且不受限制的局面不仅未得到改观,反而更加产生了很多不可预期的风险,并由此导致投资人无法对公司实际价值做出准确评估。
1月17日,嘉澳环保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亿元到-2.8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公司2024年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3.82亿元至2.82亿元。
公司预计2024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3.82亿元到2.82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 将减少2.78亿元至3.78亿元。
预计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至14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下降47.49%至54.99%。
确切地讲,嘉澳环保的业绩下降应该早已显现,但是为什么扛到现在才出现呢?上述多项关键数据大幅下降的背后,再次凸显了嘉澳环保在近3年来持续的财务造假。
2024年8月28日,浙江证监局公告,浙江嘉澳环保科技及董事长兼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等存在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的违规行为,致使公司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依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制定,浙江证监局对嘉澳环保及相关负责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同时,廉警机构要求嘉澳环保以及相关责任人在收到决定书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并将加强对其的监督,如果需要,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最近五年被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采取监管措施及整改情况中,公司称,已将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的2019年年度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2020年半年度报告和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虚假记载相关数据在2021年4月30日作为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进行了更正、披露,并在2020年年报中进行了相应更正。
对此,嘉澳环保称,公司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反思和整改,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整改会议,建立了《新增业务单位关联关系核查制度》,对公司董监高等关键管理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与公司的交易情况进行了核查,并由其承诺与公司无未披露的关联交易,并组织人员对公司主要客户、供应商工商档案查询,以确认是否有未披露关联方及交易。建立了申报备案机制,通过申报及审核联动机制以充分识别关联方关系及合并范围。
然而,事实再次表明,自挂牌上市的8年来,形同虚设、掩耳盗铃的嘉澳环保在财务造假的路上狂奔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