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为高质量建设江北新主城全力奔跑

2025-02-10 05:52

生机勃勃的绿色滨江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 本报记者 许雯斐

通讯员 徐迪慧

寒风劲吹,也挡不住“开局即冲刺”的澎湃热力。2月8日上午,英发集团氢光储充、电子制造、风光一体化研发生产项目在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工。该项目是要瞄准上游风光发电、中游制氢、下游用氢的完整绿色产业链进行布局,打造高端制氢电源、医疗电子等相关的研发中心和智能化工厂。

过往一年,江北新区顶压奋进,通过“四大行动”(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的全面开展,新区上下走在前列的奋进力量充分激发,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工作热情全面点燃,大抓招商、猛攻项目的发展态势有力彰显。

在最近召开的江北新区“新春第一会”上,新区更是让企业站“C位”,为一批贡献大、创新优、潜力强的龙头企业、新锐企业,颁发“高质量建设江北新主城”奖项。江北新区提出,今年将深化“四大行动”、聚焦“六大重点”,全面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和江北新主城建设。

从产线到实验室,再到项目现场,号角吹响,江北新主城的建设发展一线已热气腾腾。

轰鸣阵阵的生产一线

春节期间,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有超过50家化工企业安排连续生产。

2025年一开年,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订单不断,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春节期间,企业保持连续生产。从2021年在新材料科技园布局中国研发创新中心,到2022年二期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项目投产,再到去年将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升级成为安迪苏中国区总部……作为中国中化集团生命科学板块的核心企业,蓝星安迪苏在江北新区的发展版图越扩越大。

新产线满负荷运转!去年10月,诚志永清新材料一体化丙烯价值链项目投产,这条新产线每天能产出约600吨产品。整个春节假期,智能化产线依然日日轰鸣,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诚志永清新材料一体化丙烯价值链项目是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大项目,这一新项目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子,大幅提升了其辛醇产能,实现产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

新开工的英发项目,已是英发集团近几年在江北新区的“二次投资”。开工当天,总投资30亿元的英发睿智创新园项目已在江北新区建成投用。英发集团是电子制造、光伏电池、光伏电站的行业领军企业,建成国内最大单体电池片生产工厂,稳居中国电池出口企业排行榜前五。新项目是英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布局,项目分两期进行,智能工厂中涵盖20条全自动SMT贴装生产线、30条全自动组装生产线。

“我们在发展的关键期,选择重注新区!”走近企业,这是“四大行动”开展以来,听到的最多的声音。生产、项目一线,这群“高质量建设江北新主城”的主力军信心十足。

今年,江北新区坚定不移深化“四大行动”,就是要用担当实干为发展再蓄力。“服务企业”行动要聚焦更好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以快响应、精对接、优服务为重点,深化全产业类别、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建设”行动要聚力重大项目再突破、加力增量支撑再提升、发力项目建设再提速、致力项目服务再提效,全面掀起“向新而行、向质跃升”建设热潮;“研产贯通”行动要不断推动科创平台发展壮大和成果转化,全力招引培育好一批科创机构、载体和设施,大力培育研产贯通细分优势链条,广泛招引优质科创项目,精心打造一流产业创新生态;“招商引资”行动要围绕招商总量、重大项目、关键牵引项目全面攻坚,聚焦“2+4+N”优势产业链成群、聚焦龙头项目突破等8个方面重点发力,全面升级招商体系。

硕果累累的“创新大道”

“顺利的话,未来几年,我们预计每年都会有一款创新药上市。”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彦春告诉记者。

制剂室、技术创新实验室、合成生物实验室……2月7日,记者走进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部基地,这家进入创新药板块发展关键期的高科技医药企业,处处是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

江苏威凯尔是一家主营创新药自主研发与药物全产业链服务的双主业高科技医药企业,由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和留学归国人员共同创建,采取“以服务驱动现金流,支持创新药研发”的商业模式。在研发总部基地投用后的几年里,威凯尔一年一个台阶,原本计划10年才用满的空间,如今已几乎用满,去年企业营业收入达到近4.4亿元。

经过10余年研发攻关,企业目前有5款临床在研新药,其中4款处在临床Ⅲ期,1款处在临床Ⅱ期,当中的抗血栓新药维卡格雷已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上市申请。

2月5日,新春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会,一体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江北新区明确,要争当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第一方阵排头兵,争当全省产业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排头兵。落实到具体路径,江北新区以深化“四大行动”、聚焦“六大重点”,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提升区域发展能级。细看“六大重点”,第一点就是,全面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动“一港一园”启动区建设,持续建强四大产业科创基地,布局建设驻区环高校成果转化创新街区。

在威凯尔所在的华康路上,世和基因、驯鹿生物、药石科技、先声药业等多家企业,近年来在各自领域都有突破性的创新产品上市。

“出门左转100米,我们的邻居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龚彦春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威凯尔成功完成了一款肿瘤新药的临床Ⅱ期试验,其间的样本检测和数据录入工作是与紧邻的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完成,原定两年的计划因此缩短至大约13个月。“行业龙头就在身边,合作起来便捷、高效。”

看似平常的华康路,实则是一条极具研产贯通特征的“创新大道”——在新区的牵线搭桥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互动紧密;不少企业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落地建设,企业主动积极参与其中;所在的生物医药谷,当下的创新药在研产品就有200余个,当中有不少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学研产用”贯通的生态体系持续激活创新裂变。

分秒必争的“一支队伍”

从提交申请到获得营业执照,仅耗时2小时。这一高效流程让新近成立的中冶生态环保集团华东区域总部,深刻体验到了“新区速度”。

中冶生态环保集团的入驻将促进江北新区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增强区域产业的竞争力。企业带来的资金流、先进技术以及专业人才,将为新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是大型央企的下属企业,注册涉及复杂的手续和材料准备,需要协调各级审批。江北新区枢纽办主动对接,提供前置服务,迅速为企业找到合适的办公场所,并协助完成租赁谈判,确保了办公需求的满足;行政审批局组建了专项审核小组,对材料进行细致审核,并特事特办,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全程帮办代办,实时跟进注册进度,协调解决问题。春节假期的前一天,在项目相关负责人将所有注册材料递交至江北新区行政审批局后,2小时内便拿到了营业执照。

“新区速度”是如何练成的?“四大行动”开展以来,江北新区打造“事不过夜服务,永不简单说不”服务品牌,服务企业意识能力全面提升,项目一线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升。“新区速度”的背后,是不同单位、多个部门打破工作壁垒,形成紧密协作,转化成提供高效服务的“一支队伍”。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更是江北新区把握省市出台支持意见风口,全力巩固和发展持续向好态势、交出新区获批十周年圆满答卷的奋进之年。

在“第一会”上,江北新区邀请了扎根新区的50家重点企业和30位优秀企业家代表参会,对他们为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表彰奖励。会上强调,无论是高产值、高营收、高贡献的特大型、大型企业,还是高技术性、高成长性、高创新性的科技新锐企业,他们扎根新区、深耕实业、矢志奋斗,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江北新区提出,要用“‘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紧抓快干、日夜奋战,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最强的保障,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奋力开创高质量建设江北新主城新局面。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