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07 14:31
业内人士表示:“大多数需要助听器的人不会因为价格、社会心理或生活方便等因素购买助听器。助听器行业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称为‘抽屉里’,意思是人们购买助听器但不使用它们。”根据美国国家耳聋和其他沟通障碍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在20至69岁的成年人中,只有16%的人曾经使用过助听器。
“听力眼镜”旨在让助听器成为时尚、便捷、经济的眼镜隐形组成部分。
近期,欧洲眼镜行业的领军企业——依视路陆逊梯卡(EssilorLuxottica)宣布收购法国初创音频科技公司Pulse Audition。Pulse Audition专注于开发用于听力眼镜产品的AI软件,其核心技术能够提供出色的降噪和语音增强功能,帮助听力受损的人在嘈杂环境中更好地理解语音。
通过将光学与音频融合,依视路陆逊梯卡可能开发出全新体验的产品,进一步提升其市场份额。这一交易标志着依视路陆逊梯卡在眼镜制造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扩张,旨在进一步释放未得到充分服务的听力领域的巨大潜力,提高其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有趣的是,收购消息宣布后,老牌助听器公司奥迪康、瑞声达和索诺瓦的股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此次收购对其他致力于整合助听器、眼镜等“视听模式”的公司,也许是个好消息。
#01
视听一体化模式
收购Nuance Hearing
依视路陆逊梯卡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听力眼镜”领域的布局,2023年7月,依视路陆逊梯卡以数千万美元收购了以色列初创公司Nuance Hearing。集团表示,通过这项新举措,将引入一种新的突破性听力技术,使12.5亿患有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的消费者受益。
目前,其已将Nuance完全整合到由全球最大助听器零售商Amplifon前高级管理人员Stefano Genco领导的新超级音频部门中,该部门产品的品牌名称为Nuance Audio。
Nuance Audio是一款结合了听力辅助和视力矫正的智能眼镜,适合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的人士,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获得FDA批准。
该产品通过开放式扩音系统和先进的语音噪音软件,帮助用户在各种环境中更好地听到声音,将高质量的听力技术无缝嵌入到时尚眼镜中,音频组件完全隐形,将消除阻碍消费者采用传统助听器的心理障碍。Nuance Audio 眼镜还集成了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进行个性化设置。
和大多数助听类产品类似,Nuance Audio 眼镜使用前也需要执行听力校准,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自主完成,时间仅需 1 分钟。镜框部位设有波束形成麦克风,用以拾取交谈者的声音;内置的头部轮廓校准算法,可以定向增强说话声音,而不至于放大整体的环境声。
此外,Nuance Audio眼镜(包括处方镜片)的价格预计将与助听器相比更具有竞争力,助听器的价格高达6000美元,并且不在美国公共保险计划的承保范围内。
Nuance Audio智能眼镜
收购Pulse Audition
Pulse Audition 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降噪和语音增强算法上,这些技术为听力受损者提供了显著的帮助。
AI降噪技术
Pulse Audition 使用深度学习模型来识别和抑制环境噪声。这些模型通过对大量噪声数据的学习,能够精准地识别出各种嘈杂背景音,并有效地将其从音频信号中分离出来。
实时动态调整:该技术能够根据使用者所处的环境实时调整降噪参数。例如,在安静的室内环境中,降噪强度会自动降低,以保持声音的自然度;而在嘈杂的户外环境中,降噪力度会增强,以确保语音的清晰度。
信号增强:在降噪之后,AI模型会进一步增强语音信号,包括信号均衡、动态范围压缩等技术,以提高语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
嵌入式AI与音频信号处理:将嵌入式AI与音频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使助听设备能够在不同环境下自动优化音频输出,确保用户能够清晰地听到所需的声音。
对于听力受损者来说,Pulse Audition 的技术能够在各种日常环境中提供帮助,无论是与人交谈还是在嘈杂的公共场所中,都能确保语音的清晰度。
# 02
智能眼镜成新焦点
2024年7月,有消息称Meta正计划收购依视路陆逊梯卡约5%的股份,按照后者目前10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601亿)的市值,这笔潜在交易或将高达数十亿欧元,目前谈判正在进行中。
几乎是同一时间段,谷歌也被传出正在接触依视路陆逊梯卡,双方计划合作生产搭载谷歌AI大模型Gemini的智能眼镜,进一步收购股份也利于谷歌提高在合作中的话语权。
不论Meta还是谷歌,抛出橄榄枝的目的都指向智能眼镜,合作生产更多、更升级版的智能眼镜,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应用落地,并在接下来的AI硬件之争中抢占先机。
大模型正在改变智能眼镜的游戏规则
在硬件领域一直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理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性能、尺寸与价格三者很难做到平衡,如果想把其中某两者做到极致,那第三个要素一定无法让人满意。但是Ray-Ban Meta初步平衡了这三点。
2023年10月,Meta公司与依视路陆逊梯卡合作推出了新款智能眼镜Ray-Ban Meta,定价299美元。Ray-Ban Meta不仅在拍照、摄像、声音、能耗、存储等功能上有较大升级,也是首款内置Meta AI的智能眼镜,依托Llama大模型的能力,用户通过语音口令就可以唤醒智能助手进行对话操作。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Meta公司与依视路陆逊梯卡合作的产品已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大多数雷朋眼镜(Ray-Ban)商店中成为热销商品,截至2024年5月,其总销量超过100万套。国金证券曾估算,2024年Meta眼镜出货量或达200万套,而且考虑到目前AI功能仅限美国和加拿大用户使用,若未来区域、语言推广至全球,对应销量或超600万套。
与未能赢得大众青睐的笨重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耳机不同,Meta的这款设备看起来就像普通眼镜一样,重量不到50克,而且基于内置存储和处理能力,提供了实时翻译、免提拍摄图片和视频捕捉等实用的日常功能,还可以与智能手机无缝连接,类似于无线耳机。此外,Meta的雷朋眼镜声称电池续航时间为四小时,而竞争对手Snap的电池续航时间不到一小时。
Counterpoint的分析师估计,Meta和依视路陆逊梯卡制造一副智能Ray-Bans眼镜的成本接近135美元,这意味着毛利率为45%。据Itaú BBA的分析师称,这一比例高于苹果智能手表约30%的毛利率,接近AirPods 50%的毛利率。在不影响功能和特性的情况下降低处理器芯片和电池的成本将是一项挑战,但并非不可能。
当然,Ray-Ban Meta缺点仍然存在,如使用人群有限,输出仍是线性的,唤醒词和指令有学习成本,存在续航焦虑等,令其还不具备重度使用的能力。但是最新技术提供的多模态交互能力以及它的穿戴舒适性,仍然让其在 AI 方向上想象力大增。
于是,开头提到的Google介入就不难理解了,毕竟智能眼镜这件事,最初就是 Google 提出来的,绝对称得上是 Google 的心结(2014年,谷歌的智能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在普通消费市场上折戟,除了昙花一现外没有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不免令人惋惜)。
潜在的智能眼镜团队纷纷入局
事实上,不止 Meta、Google 这两家科技巨头,第二代Ray-Ban Meta的热销,带起了新一批业内潜在的智能眼镜团队涌入该赛道,热闹的样子仿佛回到了VR在2016 年的盛景,只是创业公司是否有能力与大公司抗衡,答案值得商榷。
在 AI 硬件的众多产品形态和赛道中,智能眼镜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支,技术的成熟,让其再次成为 AI 硬件中有可能最后获得胜利的一支。
也正因此,国内外的厂商都坐不住了。2024年11月,百度推出了一款由人工智能机器人Ernie驱动的眼镜;亚马逊也正在为送货员开发智能眼镜;苹果、三星电子、小米和Alphabet也都在研发新产品;OPPO、vivo、华为、腾讯、字节近期也在评估AI眼镜项目。苹果也被传出消息称,正在组织团队研究AI眼镜市场。
尽管众多厂商纷纷涉足,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产品的同质化现象。
首先,从已经推出的人工智能(AI)眼镜来看,目前的AI眼镜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从AI技术角度出发的眼镜产品,注重AI技术的实际应用;另一类则是从增强现实(AR)技术角度出发,整合AI技术,扩展眼镜的功能。
再观察具体的功能,实际上大多数厂商的AI眼镜都是以Meta的产品为标杆,或者是在Meta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厂商们大多围绕“音频”、“摄像头”和“AR显示”这三个核心要素进行功能的整合。因此,语音播报读和大型模型的问答互动已成为标准配置,而实时AI翻译、语音通话、AR导航等先进功能也变得普遍,即“你有的我也有”。
可见智能眼镜的战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03
关于依视路
依视路陆逊梯卡成立于2018年10月,由意大利Luxottica与法国Essilor合并而成。目前拥有150个品牌,涵盖从眼镜到镜片技术等各个类别。
依视路集团在全球设有五大研发中心,拥有超过500名科研人员,迄今为止已拥有超过9500多项专利(含申请中专利)。集团(含合资伙伴)在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9000多名员工,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为约35万个客户提供镜片和镜片制造设备等。
2024财年前9个月,集团营收同比增长4.9%至197.27亿欧元,近12个月股价累计上涨35.16%。
(转自:CHC医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