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艾为电子涨0.68%,成交额3.00亿元,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2025-02-07 15:34

2月7日,艾为电子涨0.68%,成交额3.00亿元,换手率2.88%,总市值178.36亿元。

根据AI大模型测算艾为电子后市走势。短期趋势看,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主力没有控盘。中期趋势方面,下方累积一定获利筹码。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舆情分析来看,5家机构预测目标均价82.83,高于当前价8.05%。目前市场情绪极度悲观。

异动分析

汽车芯片+MCU芯片+芯片概念+专精特新+小米概念

1、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研发和销售。主要产品是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芯片。2023年10月12日公告:公司产品已逐步从消费电子领域转向AIOT、工业、汽车等领域,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客户有:比亚迪、现代、五菱、吉利、奇瑞、零跑等。

2、2023年9月21日投资者活动汇总表: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内置 MCU 作为主控核心的光学防抖(OIS)和对焦(AF)控制驱动芯片产品客户端量产。

3、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数模混合信号、模拟、射频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研发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音频功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前端芯片、马达驱动芯片等, 产品型号达到 470 余款, 2020 年度产品销量约 32 亿颗,可广泛应用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智能硬件领域,主要细分市场还包括以智能手表和蓝牙耳机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以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智能便携设备,以 IoT 模块和智能音箱为代表的物联网设备及其他智能硬件等。公司已成为国内智能手机中数模混合信号、模拟、射频芯片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对于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5、公司产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智能硬件为应用核心,通过突出的研发能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和细致的客户服务,覆盖了包括三星、小米、 OPPO、 vivo、传音、 TCL、联想等知名手机厂商,以及华勤、闻泰科技(维权)龙旗科技等知名 ODM 厂商;在可穿戴设备、智能便携设备和物联网设备等细分领域,持续拓展了细分领域知名企业。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390.27万,占比0.01%,行业排名32/161,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37.98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 今日 近3日 近5日 近10日 近20日
主力净流入 390.27万 -2175.40万 -3504.82万 759.88万 -496.94万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5677.56万,占总成交额的3.65%。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72.33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72.33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78.00,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秀文路908号B座15层,成立日期2008年6月18日,上市日期2021年8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最新年报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47.81%,电源管理芯片33.03%,信号链芯片19.10%,其他0.06%。

艾为电子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华为概念、苹果三星、5G、富士康概念、智能手机等。

截至9月30日,艾为电子股东户数8300.00,较上期增加3.16%;人均流通股16299股,较上期减少3.06%。2024年1月-9月,艾为电子实现营业收入23.66亿元,同比增长32.71%;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264.68%。

分红方面,艾为电子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4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4年9月30日,艾为电子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六大流动股东,持股514.9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05.21万股。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A(540003)位居第八大流动股东,持股399.84万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兴全合润混合(163406)位居第九大流动股东,持股353.56万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A(540008)位居第十大流动股东,持股288.2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618.00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