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再见,松下电视

2025-02-05 21:16

今天看到新闻说,松下宣布重大重组计划,解散其家电子公司松下电子,放弃电视业务,集中发展AI数据中心等高利润领域 。

耐人寻味的是,这个象征日本消费电子时代终结的重磅决策,竟在舆论场静悄悄滑过——那个令80后仰望的「家电之王」,如今竟连告别都激不起涟漪。

松下电视一度是市场上最好的品牌之一,也曾是松下的摇钱树。只是,还是没卷过中国企业。中国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攻白色家电,十几年后美的、格力、海尔、TCL、海信们就把当初的王者东芝、三洋、松下、西门子们给干熄了。现在中国企业已经占据全球冰箱的55%+,空调的85%,洗衣机的48%+,电视机的70%+的份额。在这种背景下,松下们就成为被卷的没脾气的那些倒霉蛋之一,这也直接体现在它的股价上。

甚至在日本平板电视市场,海信和TCL等中国企业的销量份额在2024年已经超过了50%,而索尼和松下的市场份额均低于10%。大本营都被中国企业拿下了,就没什么好挣扎的了。不仅仅是松下,还有索尼、东芝,想当年都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家电品牌,现在在家电领域都被干爆了。

其实松下已经在海外市场实质退出电视市场多年了,在中国市场早就把Panasonic 品牌交由海信/创维等厂商 ODM 贴牌生产了。现在,松下只是正式官宣退出电视市场…

就怕,它想卖电视业务,还没人买。它的电视业务是个烫手山芋,和已经卖掉的东芝和夏普不同,松下电视的核心技术是OLED。能买它业务的最主要是中国公司,但中国公司估计对OLED没啥兴趣。当初海信能收购东芝电视,是因为东芝电视的图像处理技术是海信想要的。鸿海收购夏普,是因为鸿海想要一个世界一线品牌去整合它的供应链。遗憾的是,松下电视业务并没有中国公司想要的。

松下的新掌门楠见雄规上任后,大刀阔斧改革,举措包括:拆分业务自负盈亏、退出电视业务、与甲骨文合作AI数据中心,未来将整合生产基地、裁员转型,并推出提前退休计划。

这次,松下电器解散后将拆分为三家公司,分别去搞智能家电、空调、食品流通和照明这些业务其它业务如电池、住宅能源系统,汽车材料、智能网络等事业部将保持子公司的格局。解散家电子公司能减少冗余成本,释放资金用于高回报领域。例如,松下计划未来3年向AI数据中心投资约10亿美元。同时,将家电部门的传感器、物联网(IoT)技术迁移至数据中心智能化管理。

其实,松下早已在做转型,它们现在更专注于B2B领域,比如汽车电池、能源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设备等。甚至,松下还为特斯拉提供电池,这部分业务增长很快。

如果转型能转好了,放弃电视等业务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家电领域是肯定竞争不过中国企业的。你看,被在家电领域被打败的索尼,已经转型为一家内容公司,通过大量并购游戏产业,通过做好娱乐IP,现在活得非常好。

如果转型转得好的话,松下是有可能通过电池、能源解决方案等业务实现稳定增长,并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如果它再能在AI数据中心领域有所突破,它是有可能从“传统巨头”蜕变为“新产业重要参与者”。但是,松下拉着甲骨文搞数据中心业务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美国和中国一堆互联网巨头都在这个领域厮杀着呢,估计它在短期内的市场份额提升有限。

...

春节期间港股还涨得好好的,结果A股一开盘,就跟着A股一起歇火了。

交易DeepSeek,还是交易Trump,A股还是选择了后者。今天A股小幅高开,然后瞬间低走。

当然还是有部分资金选择了交易Deepseek,资金都去追软件、信创了,于是今天红利方向大跌。个人觉得,红利调整是提供低位上车机会,我选择了加仓。哦,前段时间热炒的算力方向今天也是崩了。

为什么今天的A股表现和前几天的港股表现差异这么大?我想了一下,还是结构的问题。港股最近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科技蓝筹,包括腾讯、阿里这种搞AI及云服务的公司,搞芯片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汽车大卖的小米、小鹏等。这些票在恒生指数以及恒生科技指数中的权重都不低。

而A股这边上证综指、沪深300、创业板等的主要权重还是金融、两油、工业、消费、电子、新能源等。

而这一波港股行情主要是DeepSeek R1的驱动的。R1的出现不仅证明了中国互联网巨头在AI领域的重要地位,还凸显了全球AI竞争可能主要由中美两国公司主导的格局。这一趋势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科技蓝筹股的重新估值。因此,短期内A股和港股市场呈现出分化走势,各自独立运行。

其他:

1、今天嘉实德国ETF跌停,南方亚太精选ETF大跌超8%,两只沙特ETF大跌超5%。目前很多QDII依旧是高溢价,还没跌完。

2、美国邮政已暂停接受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国际包裹,直至另行通知。这意味着像Temu、Shein会受很大影响,原本类似Temu的“低价直邮”不可持续,要向“多链条+海外仓+区域枢纽”模式转型。

3、工银瑞信基金旗下五只QDII---工银全球精选股票(QDII)、工银香港中小盘(QDII)、工银全球股票(QDII)、工银新经济混合(QDII)、工银印度基金(LOF)自2月7日起下调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管理费率统一降为1.2%,托管费率降为0.2%。其实,今年已经有近50只QDII产品(A/C分开统计)降费了。悄然间,降费大潮已经在QDII领域掀起。

4、美国媒体说,东大准备对苹果进行调查,涉及App Store向应用开发者收取费用的问题。这是要盯着7巨头搞的意思。昨天谷歌,今天苹果,这是要真刀真枪地较量了。对岸出关税的招,这边出其他的招,主打一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5、本田、日产终止合并谈判,放弃整合计划。然后,本田大涨,日产大跌。

(转自:包子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