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2-05 08:20
(来源:财信证券研究)
一、财信研究观点
【市场策略】DeepSeek或重塑AI产业格局,关注中国科技龙头
春节前夕,市场担心美国加征关税及美联储暂停降息,资金在节前避险倾向明显。国内大模型DeepSeek-R1让市场重新评估AI产业对算力的需求,节前海内外的算力股普遍回落,科技主线出现短暂回调。春节期间,美国关税行为再度反复、美联储如期暂停降息、Deepseek-R1持续出圈,全球大类资产价格走势出现分化。一是权益资产而言,海外中国资产表现较佳。1月28日至2月3日A股休市期间,恒生科技指数+1.07%、英国富时100指数+0.94%、德国DAX指数+0.69%、巴西IBOVESPA指数+0.69%、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0.61%、纳斯达克指数+0.26%、恒生指数+0.10%、标普500指数-0.29%、澳洲标普200指数-0.35%、道琼斯工业指数-0.65%、法国CAC40指数-0.65%、日经225指数-2.64%、韩国综合指数-3.27%、台湾加权指数-3.53%;二是美债市场表现平稳。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1月27日4.53%小幅回升至2月3日4.54%;三是贵金属价格明显上行。1月28日至2月3日A股休市期间,伦敦金现(美元)、伦敦银现(美元)、布油期货结算价的区间涨跌幅分别为3.05%、2.32%、-1.45%,避险需求驱动下,贵金属价格明显上行;四是美元指数震荡走强,人民币汇率有所承压。美元指数从1月27日107.33点震荡上行至2月3日108.43点,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从1月27日7.25上行至2月3日7.31。
2022年底开始,中美股市走势明显背离,在AI产业趋势驱动及英伟达产业链高景气下,美股纳指再创历史新高,并带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股市走强;但算力封锁下,市场对中国AI产业发展信心不足,除光模块等少数英伟达产业链相对受益外,同期国内AI板块大多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持续性不强,未能充分享受本轮AI产业爆发红利,中国科技股走势明显落后于海外科技股,以中概互联网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股龙头估值明显低于海外可比科技龙头。本次DeepSeek-R1凭借极低训练成本、开源策略,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大幅缩窄了中美AI领域差距。春节期间,全球资本重新评估DeepSeek-R1对AI产业发展的影响,在海外欧美日韩股市普遍回落下,在美中概股及港股市场等中国资产逆势走强,预计节后A股资产将有不错表现,尤其是中国AI科技股。具体而言:
(1)产业层面来看,DeepSeek对AI产业链有六大影响。一是颠覆AI产业“算力为王”逻辑。DeepSeek-R1模型以极低训练成本及开源策略,证明了算法优化与架构创新可显著降低训练阶段的算力,挑战了“高AI性能=高算力投资”逻辑。短期利空训练侧的算力需求,但中长期则利好推理侧的算力爆发。二是推动AI在应用端加速落地。DeepSeek降低了开发者门槛,加速了AI技术的普惠化、平民化、实用化,推动AI投资逻辑从硬件基建转向应用场景。AI应用场景中,“AI+传媒”方向因其容错率高、偏娱乐化、更容易变现,预计现阶段将比“AI+专业领域”(如AI+金融/政务/医疗)更容易出业绩,将是市场重要关注点。三是将重构算力产业链的技术方向。DeepSeek推动行业从“训练驱动”转向“推理驱动”,减少对云端算力的依赖,促进边缘计算发展。四是重塑全球AI竞争格局。DeepSeek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在核心AI技术上首次实现对美国追赶,探索了一条现阶段更适合中国AI产业的发展之路,预计国产AI产业发展将全面提速。五是促进AI开源生态形成。从历史规律来看,当开源技术达到了闭源差不多的水平,通常是开源技术获胜。本次开源的DeepSeek-R1性能已比肩闭源的OpenAI o1,或将进一步倒逼OpenAI逐步开源,以重新树立其竞争优势。六是重新平衡算法与算力的重要性。未来AI产业将更注重算法与算力的协同创新,而非单一维度的投入。AI投资逻辑也将从上游的硬件端进一步向中游的模型端及下游的应用端倾斜。
(2)DeepSeek让全球资本重新评估中国资产尤其是中国科技股的价值。春节期间,美国、日本、韩国等股市连续经历三轮冲击,一是DeepSeek对训练侧的算力需求冲击,以英伟达产业链为代表的算力概念股出现明显调整,但以Meta、谷歌为代表的AI应用股续创历史新高;二是美联储暂停降息,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再次发酵,海外资本市场承受一定冲击;三是特朗普发起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的贸易战,全球避险情绪明显升温,仅美元指数及黄金走强,其他风险资产则普遍下跌。在上述三轮冲击中,中国资产价格走势仍具备韧性。春节A股休市期间,1月28日、2月3日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0.77%、0.29%,2月4日截至午盘休市,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91%。分wind香港二级行业来看5日涨跌幅,截至2月4日午盘休市期间,Wind香港半导体、Wind香港硬件设备、Wind香港耐用消费品、Wind香港软件服务、Wind香港可选消费零售、Wind香港媒体娱乐行业分别区间上涨10.93%、10.47%、9.73%、8.63%、8.61%、7.36%。从A股港股风格映射来看,预计节后A股的AI产业链将有较好的表现,尤其是AI软件端及应用端。
(3)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春节期间,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刊发了《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文章,文章重点提及:一、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坚决打击误导投资者、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的违规行为。二、抓紧落地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实施方案,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三、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投资者保护水平。集中力量查办财务造假、“掏空”上市公司、严重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四、强化功能发挥,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五、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全面落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倡导注销式回购。六、纵深推进证监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认为,本次刊文总体延续了2024年新“国九条”的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契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住楼市股市”基调,将“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作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六方面任务的首要任务,叠加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及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我们预计2025年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基础更加牢固、扎实。2024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2.4万亿元,有条件的企业九成实现了分红。本次刊文重点强调资本市场改革、投资者保护、支持科技创新、回馈上市股东等措施,预计2025年资本市场乱象将进一步肃清、投资者保护将严格落实、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功能将持续强化。春节前,监管层已对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硬指标并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预计A股走势将更加稳健,并为中国居民财富保值增值贡献更大价值。
(4)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改善较大,但1月官方PMI重回荣枯线下方。受一揽子政策发力、抢出口效应、PPI降幅缩窄等共同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从11月的-7.3%提高至12月的11%,利润当月同比连续三个月回升,其中“两新”政策相关行业的营收和利润改善更为明显。在政策靠前发力下,预计工业企业利润在2025年一季度同比仍正增长,但修复高度有待观察。1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49.1%,较去年12月下降1.0个百分点,再次回落至收缩区间。其中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有一定拖累:一是季节性扰动,2025年春节相比2024年相对提前,企业普遍于2024年12月集中接单,使得1月新订单指数降至收缩区间,相比前值下降1.8个百分点;随着春节临近,企业生产活动明显放缓,生产指数相比前值下降2.3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内生需求仍有改善空间。但1月份反映中小型私营企业景气度的财新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5,连续第四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上,表明工业生产仍具备一定韧性。展望2025年,国内政策将相机加码发力对冲海外端冲击,预计2025年PMI仍在荣枯线上下波动,经济增速企稳走平的概率较大。
(5)美欧货币政策继续分化,美元指数高位震荡。海外经济总体呈现美强欧弱的态势,1月底,欧洲央行将存款利率下调至2.750%,将边际贷款利率下调至3.150%,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下调至2.900%,均符合市场预期,这是欧洲央行继2024年6月开始降息以来的第5次降息;1月底,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的区间,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9月开启降息周期以来首次暂停降息。美欧货币政策继续分化下,美元指数短期仍有走强的支撑,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仍有一定压力,可能影响到国内货币政策落地时间。目前交易员继续削减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现预计2025年进行两次降息的可能性为50%。往后看,美联储降息预期仍有继续回摆的可能性,后续重点关注:一是2025年2月初将公布非农年度修订的最终结果,若大幅下调,可能再次削弱非农数据的公信力,带来降息预期再次升温;二是关注特朗普外贸政策的实施力度及进程。虽然美联储降息预期短期压缩,但在关税扰动及避险需求共同驱动下,伦敦金现上行至2800美元/盎司上方,再创历史新高。
(6)美国外贸政策再次反复,美国关税的实际落地情况仍需观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月1日签署行政令,将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并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随后加拿大、墨西哥均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加拿大表示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墨西哥拟启用“B计划”向美国输墨产品加征关税。但2月3日,特朗普又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的时间推迟一个月,将“很快”对欧盟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我们认为,在美国通胀黏性仍存的背景下,美国全面加征关税仍面临一定阻力及障碍。当前阶段,特朗普政府暂停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措施,此举可能表明,对所有国家征收关税可能是特朗普政府的谈判工具,美国关税的实际落地情况仍需观察。
近期,海外的中国资产逆势走强、美国关税扰动效应逐步消退、春节后流动性重新回流A股,均为节后A股市场震荡走强提供支撑,后续期待春季躁动行情开启。展望2025年第一季度,在宏观政策刺激取向不变、经济数据有边际改善迹象,政策端及经济端有一定支撑,预计A股指数有望呈现震荡向上的走势,风格仍以高景气板块为主,适当关注政策驱动方向:
(1)DeepSeek概念股。DeepSeek-R1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大幅缩窄了中美AI领域差距,短期市场关注度大幅升温,可关注DeepSeek相关概念股。同时,AI投资逻辑也将从上游的硬件端进一步向中游的模型端及下游的应用端倾斜,可关注计算机、传媒等方向。
(2)科技和自主可控方向。当前,全球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轫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叠加我国科技自立步伐加快,科技成长有望成为2025年以及更长时期的市场主线,当前可重点关注国产算力、人形机器人、信创、华为鸿蒙生态、工业母机、国防军工等方向。
(3)贵金属板块。在中国央行连续两个月增持黄金、美国关税预期、避险需求驱动下,近期伦敦金现站稳2800美元/盎司上方,再创历史新高,可关注A股贵金属板块。
(4)政策支持的扩内需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列2025年重点任务首位,近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可关注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
【基金研究】基金数据日跟踪
1月27日,LOF基金价格指数下跌0.05%,ETF基金价格指数下跌0.6%,上证50ETF上涨0.19%,沪深300ETF下跌0.56%,中证500ETF下跌1.19%,标普500ETF下跌0.81%,日经225ETF基金下跌3.03%,德国30ETF下跌10.01%,法国CAC40ETF下跌9.85%,黄金ETF下跌0.26%,白银基金下跌0.55%,豆粕ETF下跌0.73%,嘉实原油下跌1.24%,1月27日,ETF总成交额约2096.49亿元。日内货币品种表现突出。
【基金研究】基金市场周报概要
一、重要新闻整理:
1)中国GDP突破134万亿。中国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中国2024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4%,预期增长5%,第三季度增速为4.6%。2)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协同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
二、新发行基金情况:
本周(20250205-20250207),拟发行基金11只。分类型看,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2只、股债平衡型基金1只、混合型FOF2只、混合债券型基金(二级)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1只、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1只、中长期纯债券型基金2只。从公布的募集目标看,本周拟发行基金规模在280亿以上。本周可关注:建信丰融债券A(022657.OF),混合债券型基金(二级)。基金管理人为建信基金,基金托管人为中国农业银行。管理费率0.60%,托管费率0.15% ,前端认购费率最高0.60%。比较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总值)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恒生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2%。投资目标:在严格控制风险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的管理,力求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基金经理薛玲和李峰,薛玲在管产品11只,在管规模28.90亿元,任投资经理8.59年,管理类型多为权益型(被动指数型)。李峰在管产品7只,在管规模170.80亿元,任投资经理7.73年,管理类型多为纯债型和混合债券型。可对其新发产品予以一定关注。
三、上周行情、数据回顾:
1)A股涨跌不一、港股上行,主要海外指数大部分上行,申万31个行业涨少跌多。2)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节前6个交易日,沪深300品种资金净流出,科创50资金净流入。
【债券研究】债券市场综述
1月27日,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4.4bp至1.30%,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2.4bp至1.63%,1年期与10年期国债期限利差走阔2bp至33bp。1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下行4.7bp至1.45%,10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下行2.8bp至1.65%。DR001上行5.0bp至1.70%,DR007下行10.0bp至1.86%。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7%,5年期主力合约涨0.21%,2年期主力合约涨0.11%。3年期AAA级信用利差上行3.56bp至35.41bp,3年期AA-AAA级等级利差上行1.00bp至25.50bp。
二、重要财经资讯
【宏观经济】2025年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1%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
【宏观经济】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3%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310.5亿元,比上年下降3.3%(按可比口径计算)。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7.7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发生营业成本117.31万亿元,增长2.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39%,比上年下降0.30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0%。
【宏观经济】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0%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7.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4年,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151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908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8个百分点。2024年,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9.12%,比上年提高0.39个百分点。2024年末,文化企业资产总计21282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为69.0元,减少0.5元。
【宏观经济】2024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4%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7523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31755.6亿元,增长18.2%;进口43482.4亿元,增长11.8%;服务贸易逆差11726.8亿元,比上年减少314.3亿元。
【宏观经济】美白宫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美国东部时间2月1日晚8时许,美白宫发布事实清单,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对于美方的错误做法,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中方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和处理自身芬太尼等问题,而不是动辄以关税手段威胁他国。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基础上,直面问题,坦诚对话,加强合作,管控分歧。
【宏观经济】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9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宏观经济】欧洲央行下调三大关键利率25个基点
据新华社消息,欧洲中央银行3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三大关键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这是该行自2024年6月宣布降息以来第五次下调利率。此次降息后,欧元区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降至2.75%、2.90%和3.15%。
【宏观经济】欧元区经济去年增长0.7%
据新华社消息,欧盟统计局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2024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0.7%,欧盟增长0.8%。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零增长,同比增长0.9%;欧盟经济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1.1%。去年三季度欧元区和欧盟GDP均环比增长0.4%。
三、行业及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DeepSeek日活用户数超过2000万,全球引起广泛关注
根据网易科技报道,国内AI产品榜统计显示,DeepSeek应用(不包含网站数据)上线5天日活就已超过ChatGPT上线同期日活,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AI应用。上线20天后日活达到2000万,已经接近国内另一明星AI模型kimi在2024年12月的水平。根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DeepSeek在多个全球下载应用榜单中排名前列,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DeepSeek的爆发式增长不仅刷新了AI应用的扩张速度,更推动行业进入技术普惠与成本革命的新阶段。其较低的训练成本实现与OpenAI o1模型相当的推理性能,并通过开源策略大幅降低商业化门槛,直接冲击了头部企业的技术壁垒,加速AI技术从“高投入垄断”向“普惠化应用”转型。这一变革促使行业竞争焦点转向应用场景创新与工程效率优化,带动教育、金融、医疗等垂直领域的AI落地加速。
投资机会可聚焦三大方向:1、算力基础设施: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等服务器、交换机供应商,受益于AI算力需求激增;2、推理侧硬件ASIC芯片因推理需求爆发迎来增长,光通信与散热技术企业亦存机会;3、应用生态领域,例如AI+教育、AI+金融等场景化应用企业,以及端侧AI硬件(如智能眼镜、AI手机)相关产业链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达预期,客户拓展不达预期,业绩释放不达预期。
【行业动态】中电联预计2025年全国用电量增幅6%,最高负荷增量1亿千瓦
中电联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报告分析,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2024年,包括第一、二、三产在内的全国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增长了29.5%,“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6.7%。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以及电气化水平提升,拉动近年来全行业用电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夏季全国平均气温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2024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达14.5亿千瓦,同比提高1.1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预计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5.5亿千瓦左右。
【重点公司跟踪】凯莱英(002821.SZ):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8.50-10.50亿元,同比下降54%-63%
1月27日晚,凯莱英(002821.SZ)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60亿元,同比下降23%-25%,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仍保持环比增长约20%,并实现同比增长约20%。2024年营业收入较2023年下降主要系上年同期交付大订单,本年度不再有相关订单所致。如剔除上年同期大订单影响后营业收入保持持续增长,其中,小分子CDMO业务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约11%;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3%。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亿元-10.50亿元,同比下降54%-63%,其中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约35%。本年度净利润较营业收入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为:(1)上年同期交付的大订单盈利较高,2024年已无相关收入;(2)新兴业务收入下降,以及部分业务处于爬坡期,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加上国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导致新兴业务毛利率较低;(3)公司UK Sandwich site下半年投入使用后尚处于爬坡期;(4)公司继续保持新技术研发投入和新业务培育,研发费用投入较多。
整体上看,2024年,公司小分子业务已经基本消化了大订单退潮带来的资源冗余,盈利水平已经恢复到历史上较好水平。2024年公司化学大分子业务在多肽、核酸、ADC等领域展现出积极态势,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比例超过45%。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业务开拓力度,全年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其中,来自于欧美市场客户订单增速超过公司整体订单增速水平,订单承接保持向好趋势,为公司稳健经营夯实基础。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风险等。
【公司跟踪】万辰集团(300972.SZ):预计2024年扭亏为盈
1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预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34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3.0亿元,扭亏为盈;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2.7亿元,扭亏为盈。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87-133.87亿元,同比增长114-205%,环比增长-3%到+38%;实现归母净利润1.56-2.16亿元,扭亏为盈;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4-1.94亿元,扭亏为盈。
量贩零食业务方面,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330亿元,同比增长242.50%-276.75%。同时,为保证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持续投入资源打造自身的商品和供应链优势、仓储物流优势、品牌建设能力、组织精细化管理优势、数字化赋能优势等,并健全优化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业务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多措并举之下,公司全年盈利能力同比增强,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预计实现净利润7.9亿元-8.8亿元,净利率为2.50%-2.75%。以中枢计算,Q4量贩零食业务实现收入约113亿元,环比增长约18%;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实现净利润约2.94亿元,环比增长约13%;对应的利润率为2.61%,环比下滑约0.12pct。预计主要因开店补贴等费用增加。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开店不及预期等风险。
四、湖南经济动态
【湘股动态】圣湘生物(688289.SH):实控人兼董事长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公司1月28日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结果的公告。公司于2024年2月3日披露《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计划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3),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戴立忠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拟自2024年2月5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0,000万元。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戴立忠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增持公司股票2,596,236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45%,合计增持金额5,273.53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本次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产品开发风险,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湖南省地方动态及政策】湘江新区“惠企三招”诚邀湘商回归
据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湘商是推动湖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项目招商、产业发展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2024年,湘江新区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仅以全省5‰的土地就创造出9.2%的经济总量,其中湘商到位资金达13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近两年,海内外湘商代表及招商顾问,陆续向湘江新区推荐优秀项目150余个,累计带动投资近500亿元。
2025年,湘江新区亮出“惠企三招”,全力吸引湘商回湘投资。即打造更高效的营商环境,持续简政放权,强化法治保障,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让广大湘商在家乡办事更方便、充分被尊重;提供更全面的平台载体,高标准建设湘江科学城战略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建设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统筹高校资源共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中试平台,让企业“拎包入驻、拎机投产”;推行更舒心的惠企服务。优化升级惠企政策,从企业签约、项目落地、员工保障等各方面提供精准化的暖心服务,让湘商创业安心、投资放心。
【固定收益类】2025年固定收益策略报告:债市新时代,顺势而为
市场回顾:1)二级市场。2024年,利率债及信用债收益率均大幅下行;中短票及城投债信用利差全线下行,5-7年期中高等级品种下行幅度更多;中短票及城投债等级利差多数下行,低等级品种下行幅度更多。2)一级市场。利率债及信用债发行规模均较2023年明显增长,其中8-12月利率债发行量明显加大,信用债4季度发行节奏提速。
债市负面:1)债券违约。违约主要集中于地产行业,民企违约较多,国企相对较少。2)评级下调。2024年共有165家公司评级(含展望)下调,从企业性质来看,地方国有企业下调数量和下调次数最多。
利率债:经历了2024年债牛行情后,利率已下行至偏低水平。当前国内企业和居民加杠杆意愿相对偏弱,2025年在“宽货币”定调下债市利率中枢或仍将趋于下行,但当前10年期国债利率已下破新低1.6%,这意味着单纯配置所能贡献的票息收益已较为有限,市场波动性或将增大,交易择时尤为重要,考虑到2025年上半年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外部冲击风险将陆续落地,预计利率有望出现阶段性低点,202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仍较多,利率走势或将取决于届时经济修复情况。重点关注以下几个信号及事件:2025年两会经济目标及赤字率、内需价格信号或实体融资需求改善情况、理财机构行为。
城投债:进入存量时代,“退平台”现象或将加速。目前城投债发行政策仍偏紧,城投类债券发行规模正逐步萎缩、新发利率不断降低,预计2025年市场高息城投债资产将进一步减少。结合高息城投债到期节奏,预计2025年上半年高息资产荒现象或更为突出。在风险控制方面,在大规模化债政策推行及金融机构助力平台债务化解的大背景下,预计2025年城投直接发生信用风险事件冲击的可能性仍不高。但需关注随着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加速发行,城投债提前兑付节奏或将加快。具体来看,首先,在10万亿化债组合拳背景下,中短端城投债安全边际较高,对于江苏、浙江等综合实力较强区域,可适度下沉至AA-级品种。再者,对于3-5年期城投债可优选流动性较高、中高等级品种择券配置以增厚收益。
产业债:(1)地产债方面,在政策加持下,2025年地产债信用风险整体或有所下降,在交易策略上,仍建议在房地产销售价格底出现之前,以优质国央企为配置主线,在投资过程中不宜过度拉长久期。(2)煤炭债、钢铁债方面,鉴于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波浪式运行,2025年在相关券种选择上均不建议过度下沉。但总体来看,煤炭债性价比或优于钢铁债,可针对其中高等级品种适度拉长久期。
风险提示:经济修复、政策变化超预期;机构负债端赎回压力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