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航新材料】2月金股 | 巨化股份(600160)公告点评: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长期逻辑向好

2025-02-04 19:16

(来源:中航证券研究)

业绩概要

公司2024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7~21.0亿元(+98%~123%),跟据推算,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1~8.4亿元(同比+211%~328%,环比+45%~99%),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7.7亿元(同比+302%~474%,环比+38%~96%)。2024年1~12月主要经营数据中,主要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05.2亿元(+29.8%),合计外销量314.4万吨(+15.0%)。

投资要点

企业概况: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氟化工、氯碱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拥有氯碱化工、硫酸化工、煤化工和基础氟化工等氟化工必须的产业配套体系,主要产品包括基础原料、氟制冷剂、有机氟单体、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工等氟化工产品,并涉足石油化工产业。此外,控股母公司巨化集团为浙江国资委和浙江省财政厅共同持股,前身衢州化工厂是经由国家领导人批复成立的化工部全国八大化工基地之一,产业资源丰厚;

配额制刚性约束,制冷剂涨幅明显: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以及《基加利修正案》,中国目前处于二代制冷剂削减第三阶段(2021-2025),并于2024年开始冻结三代制冷剂配额,在四代制冷剂短期很难大规模应用的背景下,二、三代制冷剂供给端受到政策钳制,而需求受益于家电更新补贴政策,保持稳定增长。供需错配之下,2024年二、三代制冷剂价格涨幅明显;

制冷剂板块表现亮眼:公司2024年主要产品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主要系占收入比例较大的产品量价齐升所致,其中,占营收比例46%的制冷剂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4.5亿元(+62.7%),主要系制冷剂量价齐升,在外销量35.3万吨(+22.6%)的同时,均价达到2.7万元/吨(+32.7%),表现亮眼;非制冷剂板块则表现不一,取得营收同比增长的氟化工原料板块价增量减,石化材料板块以价换量,而销量增长最明显的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系公司收购飞源化工所致,其余板块则表现一般。而Q4来看,营收环比提升的板块为制冷剂和含氟聚合物材料,其中制冷剂Q4实现营收31.3亿元(环比+30.7%),主要系销量10.7万吨(环比+25.3%),均价2.9万元/吨(环比+4.3%)齐升所致,与此同时,氟化工主要原材料价格环比基本持平,带动制冷剂板块Q4扣非净利润环比增加较多;

供需改善,制冷剂长期逻辑无忧:2024年因海外库存较多、出口需求疲软等因素,海外制冷剂价格较低,而随着三季度以来国内家电出海需求旺盛,海外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内外价差已接近持平。2025年一季度排产方面,海外需求增长迅速,随着家电企业海外基地在2025年陆续投产,制冷剂出口价格将保持乐观。与此同时,竞争格局和竞争秩序的持续优化为制冷剂长期向好提供支撑。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5年,R32、R134a、R125和R143a等主流三代制冷剂品种配额的CR3、CR5均超过70%、90%,制冷剂供给端集中度较高,随着灰色产能持续退出,竞争秩序将进一步优化,从而使得市场景气度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长协价落地,市场反应积极:制冷剂Q1长单执行陆续落地,在海外需求增长以及供给稀缺且集中的背景下,R32长协价上涨至约4.1万元/吨(2024Q4长协价约3.8万/吨),长协价的落地标志着下游大客户已逐步接受了制冷剂涨价。尽管节前成交降温,但市场信心加强,推动制冷剂价格上涨——截至1月22日,R32零售报价已来到4.3万/吨以上,反映出行业乐观的预期;

投资建议:制冷剂行业受到配额制约束,需求端保持稳健,在供需紧张、库存低位,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制冷剂价格中枢抬升红利。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253.0亿元、294.6亿元、341.9亿元,同比增速22.5%、16.4%、16.1%,归母净利润19.8亿元、39.2亿元、62.3亿元,同比增速110%、98.1%、59.0%,对应PE 35X、17X、11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投资建议

制冷剂行业受到配额制约束,需求端保持稳健,在供需紧张、库存低位,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制冷剂价格中枢抬升红利。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253.0亿元、294.6亿元、341.9亿元,同比增速22.5%、16.4%、16.1%,归母净利润19.8亿元、39.2亿元、62.3亿元,同比增速110%、98.1%、59.0%,对应PE 35X、17X、11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

盈利预测

本文数据来源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Wind资讯

    中航证券研究所由五次获得新财富机械(军工)第一的明星分析师邹润芳领衔,董忠云博士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着力打造总量研究引领,以军工、硬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链投研体系,并重点覆盖部分大消费领域。

    目前,研究所拥有全市场最大的军工团队,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央企股东优势,深耕军工行业各细分领域,同时覆盖了宏观、策略、先进制造、科技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非银金融、社服共11个研究方向。主要业务包含:投研服务(服务于一、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主题指数编制及相关产品的创新研发、协助投行类项目承揽及合作等。 

    中航证券新材料团队:擅长新材料和宏观周期研究,依托中航工业集团强大产业背景,研究体系重点围绕航空航天新材料、能源材料、轻量化材料及工艺等,形成赛道型产业链覆盖和跟踪,注重投研一体,形成业务层面一、二级市场协同。

邓轲(证券执业证书号: S0640521070001),中航证券研究所新材料行业首席分析师。

156-5176-6816

dengke@avicsec.com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巨化股份(600160)点评: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长期逻辑向好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7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