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高原起“高地”

2025-01-25 09:17

他是集团创业史上唯一的异省劳模。

2024年12月27日,青海省劳动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命名表彰大会在西宁召开,会上受到表彰的52名劳模中,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青海天蓝)工程师柳记套赫然在列。

2025年1月23日,柳记套回到平顶山刚满一周,就坐上了开往西宁的列车。他要跨越山峦抵达海东乐都工业园区,保障春节期间公司安全生产。

位于凌云路、距他越来越远的家中,喜庆的红色挂饰装点着房间的每个角落,各种年货堆满了客厅,还没来得及打开。“他是集团的荣耀,更是我们一家人的骄傲。”柳记套的爱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记者说。

从四川到青海“救火”

美丽的青海湖以东,坐落着一座年轻的城市——海东,地处甘青交界,素有青海“东大门”之称,“承东启西”的交通区位优势显著。

2019年,集团在海东投建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制与生产建设项目。

该项目是青海省产业优化升级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生产的高品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能耗、密度、容量上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不仅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税收和就业岗位,还能助其布局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21年11月,一期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生产线项目投产前期,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单位,青海天蓝发现生产工艺“水土不服”,急需专业大拿进行优化。控股母公司易成新能立即决定调派柳记套到青海天蓝“救场”。

柳记套自2001年入行新材料制造领域,是技术团队当之无愧的“领头雁”。他去,最合适。

彼时的柳记套在位于雅安的四川开炭公司工作刚满一年。他的家人一直盼着柳记套再干两年能回到平顶山。

“一纸调令”让柳记套的爱人在电话中突然沉默,一旁的女儿甚至埋怨起来:“爸,你不是说好等单位生产稳定后就回来吗?我还惦记着你的拿手菜红烧鱼呢!”

听到女儿清朗的声音,柳记套的嘴角忍不住上扬:“小馋猫,你爸去青海有3个月一次的探亲假,照样能回家做红烧鱼。说不定我还能学到新菜样,让你们尝尝新。”

“说话算数,我还没有吃过青海菜呢。”女儿语气中掩不住兴奋。

柳记套笑出了声——孩子还是好哄的。

和女儿聊了好一会儿,爱人才接过了电话。

“又得委屈你了……”柳记套的话音未落,他的爱人似乎已明白他想说什么。温柔的话语也立即传到了柳记套的耳畔:“家里有我放心。到了青海要照顾好自己。你有高血压,要按时吃药。”

即便是吃了降压药,刚踏上海东这片土地,柳记套还是感觉血压好像不受控制。血压计一量,直往上升,连着几天他的脑袋都是晕乎乎的,上到三楼胸口闷得喘不上气。

可能是高原反应,适应几天就好了,柳记套心想。他对此始终闭口不提——害怕家人知道担心,也害怕因休息耽误项目投产。

这里需要他。

从“1”飞向“100”

创新成果的诞生是“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但对企业而言,“从1到100”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迭代创新,才会带来生产力水平的大跃升。而技术工程师,则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规模生产大跃升的关键人。

作为青海天蓝一期项目建设期间唯一的技术工程师,柳记套不负众望。

项目建设期间,柳记套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关,紧跟行业标准,对原有项目工艺设计提出多项优化方案,使一期项目于2022年2月如期投产。

投产后,面对项目产量一直上不去、无法达到满负荷生产的困局,柳记套凭借以往工作经验将原有的生产工艺流程全部复盘,带领团队先后制定了16项相关技术工艺规程、29项安全作业指导书、36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统筹安排人员、设备、材料和生产计划等生产要素。3个月后,柳记套总结出了批量生产产品技术路线,促进项目顺利达成设计产能。

没多久,项目产品逐渐被下游客户认可,订单纷至沓来,甚至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等,青海天蓝经营状况步入正轨。

除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了巨大作用,柳记套还带领团队为行业健康发展赋能。

相对于传统行业,负极材料行业起步晚,企业之间生产工艺不尽相同,行业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针对此情况,柳记套以自己多年在新材料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总结为生产准绳,根据青海天蓝生产特点,和团队一起编制了硫分、振实密度、真密度、灰分等关键指标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推动企业生产走向标准化、制度化。

产品卓越固然能吸引大量订单,但生产成本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当得知石墨化工序吨电耗偏高的情况后,柳记套埋头琢磨如何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他连着一个多月守在车间现场,吃住在办公室。经过6个月的升级改造,2022年年底,该工序吨电耗降低了22%,每年直接节省电费800多万元。

在柳记套的技术支持下,青海天蓝发展的步伐风采斐然。短短两年时间,在全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青海天蓝为世界一流负极材料企业不间断供应着高品质产品,并连续2年荣获贝特瑞“优秀供应商”称号——每年国内只有10余家企业获此殊荣,打造出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的“高地”。

可柳记套3个月回家一趟的承诺从没有兑现过。

从小心愿到新动力

许是近乡情怯。自从确定了归期,柳记套连着一周都没有给家里打电话,每天除了睡觉,其余时间皆在车间忙碌,要么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处理生产异常,要么为职工进行技术培训避免发生生产异常。“我想把工作做扎实,保证离开期间车间安全生产。”柳记套说。

作为工程师,柳记套主要负责设计、执行生产流程。初来青海,柳记套最大的心愿是干好本职工作,确保企业生产安全、流畅且高效。如今,随着企业发展步入正轨,他曾经的心愿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青海天蓝地处海东乐都工业园区。受市场冲击、经营不善等因素影响,园区内仅有半数企业正常开工生产,剩余企业或退租或停产。2024年下半年,国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也面临着不景气的局面,普遍开工率不足30%。

2024年,青海天蓝始终保持着24小时正常生产,特别是下半年,该公司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该公司实现满负荷生产,盈利近500万元,为当地解决就业岗位近300个。

“带着大家有活干、有钱挣,能为海东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柳记套激动地说。

这也成了柳记套工作的新动力,让他对异乡有了深深的眷恋,忘却了初到时对故乡的离愁别绪。

时隔上次归家已过去1年,此次柳记套回来在家的时间依旧短暂——短到无法和家人一起过农历新年。“和家人一起过了农历小年,我已经很知足了。”柳记套说,“年后发的第一批货客户催得紧,我早点回去盯现场,这样其他同事就可以早点回家过年团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