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德赛电池跌1.14%,短期趋势看,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主力没有控盘

2025-01-27 15:02

1月27日,德赛电池跌1.14%,成交额6608.14万元,换手率0.76%,总市值86.93亿元。

根据AI大模型测算德赛电池后市走势。短期趋势看,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主力没有控盘。中期趋势方面,上方有一定套牢筹码积压。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舆情分析来看,3家机构预测目标均价28.03,高于当前价23.43%。目前市场情绪极度悲观。

异动分析

锂电池概念+比亚迪概念+钠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

1、公司为控股型企业,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其中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业务。目前公司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集成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2、2023年4月17日互动易回复:公司与比亚迪在消费电子锂电池相关产品方面有业务合作。

3、根据2023年年报,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未来电池技术研究院”,与中南大学合作固态钠电电解质研究技术,产学研体系不断完善;开展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产品研发,在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荣获“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企业”和“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

4、惠州亿能在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业务已具备技术领先和市场先发优势,在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BMS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未来公司将会充分利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持政策,密切与高校合作,积极探索有利于该项目发展的商业模式。 惠州亿能提供BMS系统的电动汽车先后成功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司合作的汽车厂包括北汽福田、广汽、江淮、众泰等,合作的电芯厂包括合肥国轩、中信盟固利、北京普莱德、天津力神、东莞新能源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

5、穿戴类设备用锂电池是公司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2021年全年智能穿戴设备电池相关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1.70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约16%。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380.25万,占比0.08%,行业排名69/105,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5.45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 今日 近3日 近5日 近10日 近20日
主力净流入 -362.85万 -504.28万 -1581.81万 -3469.80万 -8058.76万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2325.45万,占总成交额的7.22%。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4.53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4.53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23.33,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南区高新南一道德赛科技大厦东座26楼,成立日期1985年9月4日,上市日期1995年3月2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生产制造电源管理系统及各类锂电池。最新年报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手机类30.18%,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18.57%,其他15.87%,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类14.26%,储能产品类11.05%,智能穿戴类10.08%。

德赛电池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锂电池、新能源、小盘、华为概念等。

截至12月31日,德赛电池股东户数6.73万,较上期减少0.12%;人均流通股5716股,较上期增加0.12%。2024年1月-9月,德赛电池实现营业收入149.57亿元,同比增长7.76%;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减少39.00%。

分红方面,德赛电池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5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93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4年9月30日,德赛电池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动股东,持股504.2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19.91万股。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000689)位居第四大流动股东,持股486.76万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005669)位居第五大流动股东,持股323.1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7.37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居第六大流动股东,持股276.4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75.17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位居第七大流动股东,持股147.21万股,为新进股东。前海开源人工智能主题混合A(001986)位居第八大流动股东,持股138.13万股,为新进股东。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