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天和防务涨1.89%,成交额1.35亿元,主力轻度控盘

2025-01-21 15:31

1月21日,天和防务涨1.89%,成交额1.35亿元,换手率3.13%,总市值55.75亿元。

根据AI大模型测算天和防务后市走势。短期趋势看,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主力轻度控盘。中期趋势方面,上方有一定套牢筹码积压。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舆情分析来看,目前市场情绪极度悲观。

异动分析

太赫兹+军工信息化+军民融合+军工+安防

1、2024年10月28日互动易回复,公司布局有太赫兹检测相关技术和太赫兹安检设备。

2、公司主营业务为:“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业务体系和军工装备、5G射频、物联感知、行业大数据、数字海洋五大业务板块。

3、公司主营业务为以连续波雷达技术和光电探测技术为核心的侦察、指挥、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贸易。公司全资子公司天伟电子作为军品业务平台,从事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公司自身作为民品业务产业化平台,主要从事光电探测技术开发及公司现有其他核心技术在民用领域的推广应用,目前正在开展的民品业务主要包括通用航空运行支持系统、要地周界安防系统、边防侦察信息化系统、抛弃式温深探测系统和水下自主航行探测器系列产品。 2017年11月3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商洛市政府签订《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就军民融合科技园与军民融合感知大数据服务系统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军民融合数据产业集群等合作事项达成一致。其中,军民融合感知大数据服务系统示范项目概算投资80亿元,天和军民融合科技园投资15亿元。上述投资中,通用(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天和防务的战略合作伙伴。

4、2023年4月28日互动易回复:公司军工装备业务以新一代综合近程防御系统为核心,全力推进新一代低空近防、智能立体边海防、要地防空、战场环境综合感知、数字军营、国防动员、5G军事应用和军工配套业务,核心产品包括:便携式防空导弹作战指挥系统系列、野战通信指挥系统系列、边海防智能哨兵系列、雷达与指控系统检测维修装备系列、智能边海防立体侦察指挥系统、低空目标指示雷达及地面、海面目标侦察监视雷达系列等。

5、公司依托军工优势,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民品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安防、太赫兹安检、智慧哨兵、边海防、空管空防的整机系统。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2417.99万,占比0.18%,行业排名1/64,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4.58亿,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区间 今日 近3日 近5日 近10日 近20日
主力净流入 2417.99万 1205.59万 -144.87万 452.15万 -7792.72万

主力持仓

主力轻度控盘,筹码分布较为分散,主力成交额5683.16万,占总成交额的11.72%。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2.45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2.45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在压力位11.93和支撑位9.92之间,可以做区间波段。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西部大道158号,成立日期2004年5月8日,上市日期2014年9月1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以连续波雷达技术和光电探测技术为核心的侦察、指挥、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贸易。最新年报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制造业57.70%,军工装备制造业32.49%,技术开发、数据服务及其他6.41%,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28%,民品贸易及其他0.12%。

天和防务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军工电子Ⅱ-军工电子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量子技术、芯片概念、5G、毫米波雷达等。

截至1月10日,天和防务股东户数5.95万,较上期减少0.84%;人均流通股6813股,较上期增加0.84%。2024年1月-9月,天和防务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6377.02万元,同比增长19.27%。

分红方面,天和防务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12.00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4年9月30日,天和防务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大流动股东,持股398.49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59.97万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