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微软表态后,量子计算概念股“狂飙”

2025-01-16 09:47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1月16日电(记者 葛佳明)1月15日(周三)受微软将2025年定为“量子就绪”之年的乐观情绪推动,美股量子计算概念股逆转开年以来的颓势,再度大涨。D-Wave Quantum收涨22.41%,Rigetti Computing收涨22.23%,Quantum Computing收涨55.45%。

微软“战略任务和技术”(SMT)部门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米特拉·阿齐齐拉德(Mitra Azizirad)近期在官网上发布了题为“2025年将成为量子就绪之年”的文章。

阿齐齐拉德认为,当前正处于可靠的量子计算时代的开端。“我们即将看到量子计算机可以解决有意义的问题并捕捉新的商业价值。”

阿齐齐拉德宣布微软正式启动了“量子就绪”(Quantum Ready)计划,帮助企业更好的为量子计算时代的到来做准备。“展望2025年,量子研究和发展的步伐会进一步加速,这对商业领袖来说是一个关键和催化的时刻。我们看到,商业领袖需要越来越多的信息和工具来更好地理解这些突破性技术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商业应用和价值。”

同一日,英伟达也在官网宣布其将于3月20日GTC 2025上举办其首个“量子日”(QuantumDay),将展示其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

回顾过去一年,在AI的加持下量子计算的发展令市场瞩目,谷歌推出新型量子计算芯片Willow,仅需五分钟就能解决现在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要10的25次方年才能算完的计算。

除了谷歌外,亚马逊、微软和IBM等科技巨头均在量子计算领域早有布局,量子计算概念也在2024年成为了美股“最火风口”之一。

但自2025年以来,科技巨头对于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落地进程出现分歧。

英伟达CEO黄仁勋谈论可以商业化落地的量子计算机时认为,“15年实现不现实”,“可能还需要20年”,导致不断暴涨的量子概念股集体暴跌。

Met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也重申了黄仁勋观点。“我并不是量子计算的专家,但我理解它仍然离成为一个真正实用的范式还有一段距离。”扎克伯格表示。

因此,黄仁勋对量子计算的态度会否转变将成为3月GTC的一个重大看点。

编辑:林郑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