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1-16 07:5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报告导读】
1. 机器人激光雷达产品价格大幅降低打开市场增长空间,预计2025年公司机器人用激光雷达出货量有望达到10万台,驱动公司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提升。
2. 拓展机器人通用零部件产品,为行业提供软硬件一体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增厚盈利能力。
3. 比亚迪高阶智驾快速普及带来车载激光雷达新增量,芯片化能力提升驱动新品MX毛利率增长,海外市场远期成长空间十足。
事件:1月3日,公司召开“Hello Robot”2025 AI机器人全球发布会,首次全面呈现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战略及落地成果。公司在发布会发布了EM4、E1R、Airy三款全新激光雷达产品和灵巧手Papert 2.0、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Active Camera、力传感器FS-3D、高功率密度直线电机LA-8000、机器人域控制器DC-G1、Robo FSD 移动机器人平台、Robosense 超级传感器平台等多款机器人软硬件产品,公司发布新品在1月7日-10日举办的CES 2025首次展出,加速向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迈进。
机器人激光雷达产品价格大幅降低打开市场增长空间,预计2025年公司机器人用激光雷达出货量有望达到10万台,驱动公司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提升:从价格来看,公司新品E1R与Airy目前均已上线京东商城,零售价分别为4999元和5499元,较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机器人激光雷达产品均价8244元(剔除增值税)明显降低,类比车载激光雷达,机器人用激光雷达价格大幅下探有望打开渗透率增长空间,更多低价格机器人将具备搭载激光雷达的能力,为公司带来更广阔合作空间,截止三季度末,公司机器人领域合作伙伴已由2400家突破至2600家,预计2025年公司机器人用激光雷达出货量有望达到10万台,同比2024年提升3.1倍;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年H1,公司机器人激光雷达毛利率为26.14%,远高于车载激光雷达13.55%的毛利率水平,通过芯片化、固态化的激光雷达技术降本以及规模化生产,公司机器人激光雷达产品有望继续维持高毛利率,叠加出货量的高速增长,有望驱动公司整体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的提升。
拓展机器人通用零部件产品,为行业提供软硬件一体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增厚盈利能力:除公司主营的激光雷达产品外,公司还推出了机器人移动智能化解决方案Robo FSD,采用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架构,可以满足各类移动机器人高速或者低速的自主行驶需求,并基于人形机器人本体“母机”推出灵巧手Papert 2.0、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Active Camera、力传感器FS-3D、高功率密度直线电机LA-8000、机器人域控制器DC-G1等机器人增量零部件,在机器人增量零部件上,公司具备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供应能力,如公司的机器人视觉全新品类Active Camera,在硬件层面融合激光雷达数字信号和摄像头信号,并基于RoboSense超级传感器平台集成了传感器硬件、运算核心和AI算法。在机器人增量零部件上的拓展一方面能够扩展公司机器人业务覆盖面,夯实公司走向机器人技术平台的愿景,另一方面有望通过软件赋能增厚公司盈利能力,2024年H1,公司解决方案毛利率为51.43%,远高于激光雷达硬件产品。
比亚迪高阶智驾快速普及带来车载激光雷达新增量,芯片化能力提升驱动新品MX毛利率增长,海外市场远期成长空间十足:截止2024年11月29日,公司已成功获得28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92款车型的量产定点订单,较9月底的84款定点继续提升,公司新品MX已获得7家整车厂的定点合作。展望2025年,一方面公司核心客户比亚迪高阶智驾功能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已于2024年12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通无图城市领航功能(CNOA),首批推送仰望U8、腾势Z9GT、腾势N7等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2025年比亚迪高阶智驾功能有望快速普及,预计将有更多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面世,为公司车端产品出货贡献核心增量;另一方面,公司新品MX通过芯片化能力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毛利率较老款产品提升,2025年出货量的上涨有望带来公司车端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的进一步提升。展望远期来看,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公司车端产品的新增长点,当前公司已定点四家海外主机厂,分别为两家日本销量领先的车企、一家北美新能源车企以及一家国际车企,海外定点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释放。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机器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1月1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汽车】公司点评报告_速腾聚创_2025AI机器人发布会点评:发布多款机器人新品,迈向机器人技术平台》
分析师:石金漫
研究助理:秦智坤
评级体系: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