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宜宾银行H股上市首周迎风波,大股东超3%股权被法拍,起拍价3.7亿

2025-01-15 19:40

本周,宜宾银行(02596.HK)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继成都银行、泸州银行之后,四川省内第三家上市银行,打破了内地银行在港股市场三年无IPO的局面。

然而,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平平,且上市不满一周,其第七大股东所持全部股权便将被法拍,起拍价3.7亿元,引起市场关注。


股权拍卖风波


据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先是,宜宾银行第七大股东成都西南石材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石材”)所持宜宾银行3.5183%股权,即137,214,000股,将于1月25日(下周六)被司法拍卖,起拍价为369,400,000元人民币。

公开资料显示,西南石材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据宜宾银行2023年年报,西南石材位列公司第七大股东。该部分股权被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并执行,竞买人需具备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股东的资格,并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此外,据财联社统计,截至上市,宜宾银行有四名股东约6.19%股份被质押、约6.30%股份被多家司法机构冻结。

值得一提是,本周一(13日)宜宾银行此次全球发售总股份数为6.884亿股,募集金额17.38亿港元,净额约17.09亿港元,发行价为2.59港元/股,是此前披露的发售价格下限。

回顾起上市首日,宜宾银行股价走势平稳,开盘价2.59港元,收盘价2.61港元,较发行价上涨0.77%,全天成交量2568.95万股,成交额6643.13万港元,总市值119.76亿港元。其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仅获得0.21倍认购,国际配售部分则录得1.14倍认购。

截至今日收盘,报2.61港元/股,总市值119.76亿港元。

市场对宜宾银行短期交易预期较为谨慎,股价表现平淡,与港股内地银行板块整体表现有一定关系,该板块投资活跃度低、价格低迷。


“酒系”血脉与依赖


业绩方面,宜宾银行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突破千亿大关,但资产规模在四川省内12家城商行中排名靠后,且业绩不如已上市的泸州银行。

2024年以来,宜宾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增长明显放缓,上半年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仅增长0.2%;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2.87%。净息差继续承压,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末净息差分别为2.59%、2.18%、1.86%。

资产质量问题突出,截至2024年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达9.44亿元,不良率为1.72%,超出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1.56%的水平,其中公司贷款不良率1.85%,制造业不良率为4.48%,批发和零售业不良率为1.31%。

宜宾银行自出生起就流着“白酒”的血液,第一大股东为五粮液集团,发行前持股比例为19.99%,宜宾市财政局、宜宾市翠屏区财政局、宜宾市南溪区财政局持股比例分别为19.987%、19.98%、16.94%。

五粮液集团不仅是大股东,还是大客户,2024年半年报显示,其存放于宜宾银行的存款余额为129.09亿元,另持有尚未到期的宜宾银行承兑汇票约为1.88亿元。

分析指出,宜宾银行对单一客户的高度依赖,虽可保证一定资金流入,但若相关企业发生财务困难,将影响资金稳定性。同时,围绕白酒产业链,宜宾银行开展了诸多特色贷款业务,但也面临着较高的关联方交易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