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1-14 15:36
1月14日,徕木股份涨7.22%,成交额1.45亿元,换手率4.43%,总市值33.59亿元。
根据AI大模型测算徕木股份后市走势。短期趋势看,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主力没有控盘。中期趋势方面,上方有一定套牢筹码积压。近期筹码关注程度减弱。舆情分析来看,目前市场情绪乐观。
异动分析
比亚迪概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概念+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概念
1、公司在新型连接器领域发开出多类高电压高电流连接器、高清高速连接器、高频连接器产品,产品已全面覆盖终端新能源整车、ADAS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5G通讯等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智能驾驶舱系统、辅助驾驶系统、发动机系统、CDU、电池组、三电系统、充放电系统、域控制器系统等。在汽车电子领域已实现对法雷奥集团、麦格纳集团、科世达集团、比亚迪集团、宁德时代。
2、公司在新型连接器领域发开出多类高电压高电流连接器、高清高速连接器、高频连接器产品,产品已全面覆盖终端新能源整车、ADAS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5G通讯等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智能驾驶舱系统、辅助驾驶系统、发动机系统、CDU、电池组、三电系统、充放电系统、域控制器系统等。在汽车电子领域已实现对法雷奥集团、麦格纳集团、科世达集团、比亚迪集团、宁德时代、蜂巢电驱、汇川技术、均胜电子、马瑞利等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供货,将产品应用在大众、通用、奔驰、福特、丰田、本田、上汽、一汽、比亚迪、长城、吉利、日产等整车厂商及近两年飞速发展的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金康等造车新势力中。
3、2024年8月22日互动易:2023年底,公司与湖南大学产学研合作,推进对智能汽车与机器人关键系统领域新兴技术——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的研究。截至目前TSN项目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此次产学研项目落地后将为智能驾驶和机器人应用提供高效安全和协同的通信基础,有望推动TSN技术在智能汽车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4、公司一直从事以连接器、屏蔽罩为主的精密电子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研发的新技术及形成的新产品已通过国际整车厂的认证,获得国际知名客户如德国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 Automotive),日本株式会社电装(DENSO)的合同。
5、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同时具备连接器和屏蔽罩设计、开发和生产能力的专业化企业。徕木股份以产品和模具研发为核心,以先进的模具开发技术、精密冲压和注塑等制造技术为支撑,为手机、汽车等多领域客户提供内、外部连接器、保护核心组件以免受到电磁干扰的屏蔽罩的设计方案及产品。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1133.82万,占比0.08%,行业排名32/95,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31.86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1133.82万 | 502.82万 | -1123.63万 | -1571.57万 | -6842.22万 |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4816.05万,占总成交额的5.73%。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7.97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7.97元,近期筹码关注程度减弱;目前股价靠近支撑位7.78,注意支撑位处反弹,若跌破支撑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下跌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洞薛路651弄88号,成立日期2003年3月12日,上市日期2016年11月17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从事以连接器和屏蔽罩为主的精密电子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最新年报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精密连接器及组件、配件68.56%,手机精密屏蔽罩及结构件18.57%,其他(补充)7.79%,汽车精密屏蔽罩及结构件2.69%,模具治具0.97%,手机精密连接器0.78%,储能精密连接器及组件、配件0.61%,其他0.02%。
徕木股份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电子、智能座舱、比亚迪概念、小盘、华为概念等。
截至9月30日,徕木股份股东户数2.37万,较上期增加3.28%;人均流通股17989股,较上期减少3.17%。2024年1月-9月,徕木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50亿元,同比增长35.07%;归母净利润7009.08万元,同比增长6.62%。
分红方面,徕木股份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310.79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4年9月30日,徕木股份十大流通股东中,上证综指ETF(51021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