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AI+”引领创新周期,推进半导体产业复苏 | 投研报告

2025-01-08 10:0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甬兴证券近日发布电子行业2025年度策略报告:“AI+”引领创新周期,推进半导体产业复苏,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AI+终端”有望引领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周期。

甬兴证券近日发布电子行业2025年度策略报告:“AI+”引领创新周期,推进半导体产业复苏。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AI+终端”有望引领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周期。AI眼镜有望超越TWS耳机成为下一个热门终端,行业规模或超千亿。根据贝哲斯报告,2023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达394.73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067.78亿元,23-29年CAGR为18.56%。AI耳机有望加速换机迭代。根据头豹研究院,预计2024至2028年,AI智能耳机行业市场规模由73.18亿元增长至1646.75亿元,CAGR为117.80%。我们认为,智能体设备集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语音交互和大模型AI助手,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体验。当前AI终端(眼镜/耳机)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前夜,随着产品不断迭代更新,需求逐步攀升,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AI+自主可控”仍是半导体产业发展主旋律。GPGPU与ASIC并驾齐驱,算力芯片及相关产业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47亿元。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3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规模约为1281亿元,2019-2023CAGR约为15.17%。根据集邦半导体观察援引SEMI,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比例从2021年的21%迅速提升至2023年的35%。我们认为,在算力芯片方面,GPGPU与ASIC双路径各具优势;人工智能服务器数量攀升或带动相关配套部件需求量增长,ABF载板、服务器散热、服务器电源等有望受益;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和材料的国产化进展或将持续加速,算力芯片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AI+存储/封测”有望推进半导体产业复苏。根据Market Monitor Global报告,2023年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规模大约为842.80亿美元,预计未来六年CAGR为10.10%,到2030年达到2046.80亿美元。根据中国经济网援引TrendForce,随着先进存储产品持续渗透,HBM产品价格有望继续上涨。目前部分供应商已经完成2025年年度合约价商谈,据此预计产品价格同比上涨约10%。根据Frost&Sullivan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数据,中国大陆先进封装市场增速较快,2021-2025E CAGR约为29.9%,预计2025年中国先进封装市场规模约为1137亿元。我们认为,随着半导体周期复苏,存储芯片有望量价齐升;随着AI对芯片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速,先进封装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2025年“AI+”将是电子板块投资的主要焦点。我们重点看好受益于硬件创新浪潮的“AI+终端”产业链、受益于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的“AI+自主可控”产业链,以及以“AI+存储/封测”为代表的半导体周期复苏产业链。

AI+终端:受益于硬件创新浪潮,产业链有望受益,在AI眼镜方面,建议关注宇瞳光学水晶光电博士眼镜天键股份亿道信息佳禾智能等;AI耳机/音箱方面,建议关注歌尔股份漫步者国光电器朝阳科技等;AI端侧芯片设计方面,建议关注乐鑫科技恒玄科技中科蓝讯炬芯科技瑞芯微等。

AI+自主可控:受益于算力芯片、零部件以及设备国产替代加速,算力服务器需求提升,产业链有望受益。算力芯片GPGPU方面,建议关顾寒武纪海光信息景嘉微龙芯中科等;算力芯片ASIC方面,建议关注瑞芯微、山石网科淳中科技云天励飞紫光国微等;服务器配套方面,建议关注鸿日达兴森科技高澜股份泰嘉股份深南电路等;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推荐江丰电子,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芯源微万业企业华海清科华峰测控富创精密精测电子等。

AI+存储/封测:受益于算力芯片提振先进封装以及HBM需求,存储芯片供应端推动涨价、库存逐渐回归正常、AI带动HBM、SRAM、DDR5需求上升,产业链有望长期受益。HBM方面,建议关注赛腾股份壹石通联瑞新材华海诚科等;存储芯片方面,推荐东芯股份,建议关注兆易创新恒烁股份普冉股份佰维存储江波龙德明利等;先进封装方面,推荐甬矽电子,建议关注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中富电路晶方科技蓝箭电子等。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下游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等。( 甬兴证券 陈宇哲,林致 )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