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强磁场破纪录再启新程

2024-12-31 08:03

转自:安徽新闻网

“稳态强磁场每提高一个特斯拉,对做实验会产生指数级的益处。”剑桥大学亚历山大·伊顿(Alexander Eaton)教授在《自然-新闻》上发表这一看法。

今年9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42.02万高斯(即42.0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的世界纪录。

数值上仅有0.62的差距,但难度的提升绝不仅于此。

“每提升一个特斯拉,它的难度系数并不能用数字量化,不是线性的提升,可以看作是抛物线式的增长,越高越陡峭。”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水冷磁体负责人房震介绍,在强磁场实验环境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磁场越高,越有利于科学家发现物质新现象、研究物质新规律。

可以说,稳态强磁场是开展物质科学前沿研究所需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

新世界纪录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研究与积累,背后凝结了强磁场技术研究团队的心血。庞大的磁体运作需要整个团队运维,水冷磁体团队有十二三人,从设计到组装再到运行,均由团队成员一手搭建。

水冷磁体是个大工程项目,为什么建设过程基本都是科研人员“亲自上阵”?

“一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大科学装置国产自主可控,二是要和磁体做朋友。”刚进入强磁场课题组时,课题组组长就安排房震进入实验室动手组装磁体线圈,这是水冷磁体核心部件。最初的实践经历,让房震对磁体有了深刻的理解。

“实践出真知。”房震说,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认识磁体、了解磁体,摸清磁体的“脾性”。如果在运行中装置出现问题,这些经历,能帮助科研人员更快解决问题。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下,创新的故事还在续写。当前,强磁场技术研究团队正加快研制新的稳态强磁场磁体,向着55特斯拉混合磁体、36特斯拉超导磁体实验目标发起冲击。

(本报记者 鹿嘉惠)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