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4-12-27 07:00
圣诞节那天,英伟达给大家送了个大惊喜:明年3月的GTC大会上,他们要推出全新的GB300和B300 GPU啦!
记得今年GTC大会吗?英伟达展示了一款超酷的服务器GB200,用的是铜缆技术。这铜缆不是普通的线,它和背板一起,组成了强大的连接系统,用掉了将近5000根NVLink铜缆,铺开来能绕上2英里多。这种新玩法,让AI集群的传输速度快得飞起,彻底打破了老式GPU集群的连接方式。
GB200的内部构造和线路排布,那叫一个精密,英伟达的工程师们真是下了血本。
听说了吗?GB300要在铜缆技术上再做文章,为了应对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数据量。因为芯片布局的小调整,GB300里大概有一半的线得加长30多厘米,整体长度增加超过一半。这说明,在新一代服务器里,铜缆更吃香了。
铜缆这么抢手,英伟达都派人去工厂盯着生产了,就为了保证供应链不断档。
专家们掐指一算,从2023年到2027年,高速铜缆的市场每年得增长25%,这市场前景,用一个字形容——猛!
新服务器GB300一来,供应链得大变样。而且,它还带来了好多性能提升,比如HBM内存、液冷散热,还有800G的超快网络接口卡。
来说说铜缆高速连接这行当:
这技术,主要是用在数据中心那些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器之间的短距离传输。用了它,数据跑得快又稳,散热也好了,信号传输不耽误,成本还低。
铜缆一用上,芯片性能就像坐火箭,提升了30倍,功耗却只有原来的二十五分之一。
铜缆分三种:
无源铜缆(DAC):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机常用,一般就1到7米长。
有源铜缆(ACC):适合高速传输的大场面,比如高性能计算。
有源电缆(AEC):数据中心短距离高速传输的省钱利器。AEC在老式铜线基础上加了Retimer芯片,信号放大再生,效果棒棒哒。
接下来几年,AEC可能会在以太网接入这块大显身手,有望取代DAC,市场规模直奔30-40亿美元。
国际上,英伟达这铜缆方案一成功,其他公司也眼红了,开始加大DAC/ACC/AEC的订单,都想省钱提高效率呢。
铜缆高速连接产业链
造铜缆的那些原材料,主要是铜啊、塑料啊、电子零件这些。铜这东西,对铜缆来说就像米饭对咱们一样重要,它得导电好,还不能三天两头出问题。塑料呢,就相当于给铜缆穿了件防电的衣服,保护着它。至于电子零件,那可是让信号跑得快的小马达。
做铜缆这活儿,得有专门的工厂来操刀,他们把一堆零件变成一个能用的连接器,这个过程就像做菜,得讲究火候,还得保证味道好。
这铜缆最后得用到各种地方,比如大数据中心、手机信号塔、云计算的大脑、医院里的高级机器,还有汽车里的电子系统。
市场竞争这块儿,做铜缆可不容易,技术要求高,不是谁都能玩的。全球市场上,安费诺、莫仕、泰科这几个老大哥站得稳,特别是安费诺,占了快一半的市场。
咱们国内也不甘落后,兆龙互联、博创科技、沃尔核材这些公司,也在这个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
产品这块儿,博创科技的东西挺全乎,从25G到800G的都有,他们还和Marvell联手,搞出了个800G的大杀器。兆龙互联也不简单,他们的800G高速线都能卖给亚马逊和微软了。
沃尔核材的乐庭智联也不差,他们的高速线做得快,计划几年后大干一场。其他像宝胜股份、神宇股份、金信诺这些,都有自己的绝活儿。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高速连接器,比如给电脑主板用的、给各种设备接口用的。英伟达的机器就用到了这些铜缆连接的法宝。
现在的高速连接器,传输速度一个比一个快,都已经能跑到112G了,未来还要冲224G。国内外的厂家现在差距不大,咱们自己的华丰科技、庆虹电子、中航光电都能大批量生产了。
高速I/O连接器这块,以前都是国外的大佬们说了算,但现在咱们自己的中航光电、电连技术、立讯精密也开始冒头了,高速产品做得有声有色。
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参与厂商众多,包括鼎通科技、鑫科材料、华脉科技、铭普光磁、得润电子、胜蓝股份、陕西华达、航锦科技等在相关细分环节都有所布局。
(转自:金融小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