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日本汽车业巨变,日产、本田正谈判合并

2024-12-18 09:39

据《日本经济新闻》周二报道,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正准备开始就可能的合并进行谈判,这一举措最终可能扩大到包括三菱汽车公司。

这一合并将创造一个与丰田汽车公司竞争的汽车集团,有效地将日本汽车工业整合为两个阵营。

日产、本田正谈判合并

在全球汽车行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本田和日产的合并旨在更好地应对挑战,尤其是在电动汽车(EV)领域。

两家公司计划通过控股公司运营,并预计很快签署谅解备忘录。据报道,合并后的日产-本田-三菱企业每年销售超过800万辆汽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但仍落后于丰田和大众。

此次合并的背景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迅速崛起以及美国电动车领军企业特斯拉的竞争。

业内专家和顾问近期呼吁加大并购力度以分摊成本并更好地与竞争对手抗衡。在中国,比亚迪等企业的销量强势,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使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日本企业因过度聚焦混合动力汽车导致在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下降。

面对这一挑战,本田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投资增加到650亿美元,旨在2040年实现所有销量为电动汽车。

日产也宣布了类似的计划,未来三年推出的30款新车中有16款是电动化车型。这些举措显示了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雄心和紧迫感。

尽管本田和日产没有证实合并的报道,但两家汽车制造商都发表了声明,重申了他们之前对未来进一步合作的承诺。“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通知我们的利益相关者任何更新,”本田在声明中表示。这一态度表明,尽管合并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但两家公司对于合作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

合并的讨论紧随两家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在共享汽车零部件和软件方面达成战略合作之后。这一合并如果成行,将成为自2021年1月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PSA集团合并成立斯太兰蒂斯以来,汽车行业最大的并购。

外部竞争、内部挑战的回应

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本田和日产的合并不仅是对外部竞争的回应,也是对内部挑战的应对。

日产近年来面临财务困境,现金流紧张,急需新的投资者。今年4月到9月日产净利润只有19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同比下滑94%。

而本田则在新技术投资方面努力跟上资本更大的竞争对手。合并将为两家公司提供更多资源,以便在缩减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后与大型同行竞争。

回顾过去,日产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的领导下,日产曾经历了一段辉煌时期,但随着他的下台和后续的法律纠纷,日产的领导层出现了动荡。现任CEO内田诚面临着扭转日产颓势的艰巨任务,他的决策和领导能力将对日产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营销数据来看,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数据显示,丰田以1120万辆的销量领先,大众以920万辆紧随其后。

本田和日产的合并,预计将使得新集团的年销量超过800万辆,这将使得新集团成为全球汽车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力量。此外,本田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投资增加到650亿美元,这一投资规模显示了本田对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视和对未来技术的投资决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