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4-12-17 23:21
(来源:超阅非银)
11月人身险保费增速企稳,2025开门红有望延续景气度
(1)2024年1-11月累计:5家上市险企总保费同比+5.4%,增速较10月-0.2pct。其中中国平安+8.5%、中国人保+6.8%、中国人寿+4.8%、中国太保+2.2%、新华保险+2.1%。(2)2024年11月单月:5家上市险企人身险总保费合计652亿元、同比+1.7%,增速较10月+2.9pct。其中:新华保险+10.5%、中国人寿+4.2%、中国人保+2.0%、中国太保-2.2%、中国平安-0.9%,上市险企11月保费增速回落主因预定利率下调导致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其次上市险企经营重心转向开门红。新华保险单月保费高增主因2023年11月低基数(同比-12%)。(3)展望:市场担忧预定利率调降、停售透支需求影响开门红增速,我们认为当前险企积极备战开门红,个险渠道转型见效,分红型产品仍具比价优势,开门红新单增速有望好于市场预期,叠加价值率保持提升,预计头部险企1季度NBV有望保持较好增速,储蓄和养老仍旧需求旺盛,2025年负债端延续景气度。
11月中国人保长险首年保费增速回落,健康险期交首年增速延续扩张
中国人保人身险板块2024年前11月总保费1501亿元,同比+7.0%,较10月-0.2pct,长险首年保费570亿元、同比-3.6%,较10月同比+0.6pct,11月长险首年保费13.1亿元,同比+30.7%,同比较10月-14.2%,其中趸交4.7亿元、同比+5.2%,期交首年8.5亿元、同比+50.8%(寿险/健康险分别同比-20.5%/+219%),11月寿险同比下滑预计主因预定利率下调导致需求提前释放以及险企经营重心转向开门红,健康险期交首年保费增速延续扩张。
2024年11月车险增速延续改善,非车险结构持续优化
(1)2024年11月4家上市险企财险保费收入795亿元,同比+8.7%,较10月-0.8pct,累计增速同比+0.2pct至6.2%。各家11月同比分别为:众安在线+23.7%(10月+36.1%)、平安财险+9.8%(10月+12.2%)、人保财险+9.2%(10月+7.8%)、太保财险+3.1%(10月+3.9%)。2024年11月乘用车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同比+15.2%/+47.4%,累计增速+5.0%/+35.6%,较10月明显改善。(2)人保财险11月车险保费同比+7.5%,增速较10月+1.2pct,10月累计同比增速+3.9%,较10月+0.1pct。非车险11月单月同比+14.2%,较10月+1.9pct ,11月累计同比+6.5%,较10月+0.3pct。其中单月意健险/农险/责任险/企财险/信用保证保险/货运险分别同比+37.3%/-1.0%/+22.6%/-15.4%/+4.5%/+5.4%,意健险、责任险同比改善。展望2025年新车需求回暖叠加车均保费提升,预计车险增速持续回暖。
开门红有望延续景气度,关注稳增长政策发力下资产端弹性
(1)央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8年养老金融体系基本建立。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三支柱,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推动企业年金提质扩面,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进一步推进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2)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正式落地,与此前试点阶段优化三个主要方面:试点城市从36个扩展到全国;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产品范围;增加重疾、失业等领取情形。(3)我们预计,分红险增长和渠道转型持续见效有望支撑2025年开门红新单稳健增长,预定利率调降、产品结构优化和个险报行合一有望继续提振价值率,头部险企2025年NBV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关注长端利率持续下降对投资收益率假设、预定利率的影响,看好权益弹性突出标的投资机会。推荐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受益标的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保险开门红销售不及预期;长端利率趋势下行;资本市场波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开源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开源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商业秘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