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大有可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来了

2024-12-17 12:31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的逐渐深入,数字人民币由C端消费场景的普及向B端供应链场景不断拓展,特别是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功能,多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在供应链领域实现了大规模的应用。目前,包括北京、成都、青岛、深圳等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均已落地利用智能合约设计精准的供应链金融方案。

  日前,中国雄安官网发布消息称,今年4月,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的“开放银行(融E聚)+智能存管+保理”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在雄安新区率先推出,截至11月,该场景实现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在国家电网数字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电e金服”应用突破1.2亿元。

  据悉,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方案是中国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在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与国网英大集团、国网河北电力、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国网河北物资公司、国网雄安保理联合打造的供应链金融新范式,并在雄安新区率先示范应用。目前电网试点供应商已涵盖河北、山东、江苏和广东四省,带动电网产业链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突破8亿元,数字人民币流通交易额突破6亿元,数字人民币融资放款突破1亿元。

  在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中,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数字人民币实现了可编程性,根据设置的时间、场景、使用群体等不同的支付触发条件进行自动支付交易。具有可追溯、可编程、强信用和即时支付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资金的监管路径变得更加简洁,大幅度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且传统账户体系下多主体的账务处理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提升了整体管理效率。

  中国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场景的落地促进了产业、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线上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账户管理难、业务审查难和资金清分难等痛点,缓解了电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转自:区块链头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