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船舶租赁:以融促产 推进深远海绿色养殖

2024-12-09 16:48

在浩瀚的蓝色大海上,有一艘巨轮格外引人注目。总长249.9米,型宽45米,型深21.5米,载重量10万吨。其排水量达到13万吨,相当于辽宁号航空母舰排水量的两倍。

它就是中国船舶租赁参股投资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一共有15个养殖舱,近9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相当于36个标准游泳池的大小。它常年游弋在中国深远海适宜海域,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名贵鱼种。

从鱼苗入舱、投喂养殖、起捕到加工,几乎所有的流程都能在这艘船上完成。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船舶租赁发展的护城河。中国船舶租赁践行‘产融结合、以融促产、服务主业’的理念,整合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中国船舶租赁表示,“国信1号”项目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进阶发展,为中国海洋渔业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向世界提供了深远海养殖的“中国方案”。

中国船舶租赁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政策,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企业治理合规。“国信1号”通过船载舱养的形式避免了内陆及近海水质恶化、近海渔业资源过度捕捞、传统远洋渔船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深海蛋白。它还实现了全球深远海渔业大型智能养殖装备的重大突破,创造了养殖渔船单船吨位最大、单船养殖规模最大、单舱水体量最高等多项国内外纪录。近日,中国船舶租赁凭借该项目荣获《商业周刊》彭博绿金中国

ESG2025最值得关注的领军企业。

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因蛋白含量高,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现阶段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仍然集中在近海海域,海洋资源开发过度与利用不足问题并存,近海海洋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为实现优质蛋白的持续供应,深远海养殖及工厂化养殖成为水产养殖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深远海海域水质优良,具有适宜的洋流性水温且远离陆源性污染。工厂化则可创造稳定的养殖环境,通过自动化设施设备和智能化管理实现水产品的工业化养殖生产。

“国信1号”不仅是一艘养殖工船,更是一个流动的“海上牧场”。中国船舶租赁开创智慧养殖新模式,以中国自主研发的船舶适渔性设计为基础,将水产养殖由陆地、近岸拓展到深远海,构建养殖环境因子可控的高效绿色、低碳环保的工业化养殖模式。

“鱼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船就开到哪里去。”中国船舶租赁介绍,“国信1号”首创的“船载舱养”模式,将养殖区域从近岸推向深远海,利用全球优质海水资源进行养殖。可以根据鱼类养殖特性,在选定的锚地之间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选择最适合鱼类生长的海域进行养殖,养殖效率更高,还可以自主规避台风等灾害的影响。

以大黄鱼为例,“国信1号”根据实时的水质信息模拟野生大黄鱼的洄游路线,实行游弋式养殖,让大黄鱼保持运动状态。养殖舱内的水体交换系统每天会进行16次换水,形成中央的漩涡,同时调节水流速,让大黄鱼一直保持舒适的运动状态,这种方式养殖的大黄鱼体形修长,肉质更加紧实。根据不同季节随大黄鱼适合生长的水温和环境在中国深远海开展游弋式养殖作业,可以实现大黄鱼等高价值鱼类的全年可持续供应。

除了养殖功能外,“国信1号”还具备加工、仓储和运输等多种功能。起捕后的大黄鱼经过自动分拣、装箱、保鲜处理,最快24小时内就可以端上消费者的餐桌,确保了水产品的新鲜度和高效供应。

“海上粮仓”规模继续扩大,《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提到,“国信1号”成功运营之后,“国信2-1号”“国信2-2号”在“国信1号”建造、运营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对工船总体设计、功能区划、新能源利用等进行了160余项优化升级改进,标志着深远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进入2.0时代。

公开资料显示,“国信2-1号”“国信2-2号”是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系列船型的第二艘、第三艘养殖工船,项目单船投资约6.32亿元。该型船总长244.9米,排水量14.2万吨,全船共设置21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10万立方米,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等名优养殖鱼种养殖,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

该公司表示,“国信2-1号”“国信2-2号”承担着深远海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养殖的综合性渔业生产平台迭代优化的重要使命,其建设和运营对该船型系列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意义重大,将进一步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和向深海远洋挺进。目前,具备深层取水功能、可养殖大西洋鲑等冷水鱼的“国信2-4号”“国信2-5号”新船型的相关准备工作也正在推进之中。

除了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养殖工船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国信3号”深远海养殖工船拟计划主养南海鱼类品种,南海作为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海域之一,渔场面积、海域净初级生产力、鱼类年生产量和最大持续渔获量均居中国四大海区之首。然而南海区深远海养殖发展面临着台风影响大、标准体系不全、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等严重问题,制约了深远海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养殖空间的大幅拓展。

养殖工船可依赖南海巨大的生态容纳量及优质水域条件,实现工业化绿色养殖生产,形成捕-养-加协同增效的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新兴产业,是有效解决南海近海资源衰退的有效方式,养殖工船上繁育的鱼苗还可为增殖放流提供资源基础,实现南海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保护南海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中国船舶租赁坚持“产融结合,服务主业”的独特基因,不仅可以作为船舶租赁服务商,也可以作为实体船东与广大船东共同投资,优势互补。中国船舶租赁表示,未来将不断加大ESG管理力度,创新引领全产业链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治理透明度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以推动整个航运业乃至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迈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