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全球最大生产线中交!TPU还这么火?

2024-11-14 14:53

关键词 | TPU中交

 1975字 | 建议阅读时间 分钟

近日,烟台万华TPU三期-2扩建项目顺利中交,项目新增的TPU产线是目前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TPU生产线。此次变更的项目就是三期二阶段,主要变更内容包括原辅材料变更、生产线变更两个方面,变更前后项目产能不变,但主要建设内容发生了调整,包括新建3条多元醇生产线、2条TPU生产线,生产规模为4万吨/年聚酯多元醇、5万吨/年TPU。

化工巨头持续加码

国际化工巨头持续加码TPU战略布局,旨在通过产业链整合,提高整体竞争力,这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下游应用领域对高性能TPU产品的需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TPU市场规模达到了38.04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8.3亿美元,2024-2030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5%。

其中,巴斯夫、科思创、亨斯曼和路博润是最有影响力的四大外企业,或是在产能上份额优势明显,或是在产品技术和应用开发方面引领行业。

BASF主要在以下地点运营有TPU生产工厂: 

· Wyandotte, USA       

· Lemförde, Germany       

· São Paulo, Brazil       

· Shanghai, China       

· Yokkaichi, Japan       

· Zhanjiang, China

科思创在以下地点生产TPU:

• Cuddalore, India     

• South Deerfield, MA, USA     

• Dormagen, Germany     

• New Martinsville, WV, USA     

• Sakai, Japan     

• Shenzhen, China     

• Changhua, Taiwan, China     

• Walsrode, Germany     

“二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TPU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已成为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端制造领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材料,市场前景广阔。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行业行业整体呈现“二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国内TPU生产企业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以万华化学、华峰集团为代表的拥有MDI、多元醇或己二酸等主要原材料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化工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拥有雄厚的化工生产基础、产业链长、整体规模大,业务领域也不限于TPU行业。

第二类:以美瑞新材、上海金汤科技为代表的专注于TPU的研发生产,并以技术创新和专业服务为核心的企业。这类企业近年来成长迅速,技术实力较强,在市场开发、客户服务等方面体现出竞争优势,在细分市场发展较快。

第三类: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生产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或环保问题,这类企业竞争力相对不足。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世界TPU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2021年,TPU的产量约为65.4万吨,总消费量为60.2万吨。2022年,TPU总产能为129.9万吨,其中总需求量约56.9万吨。

在TPU领域,中国TPU生产企业较多,市场竞争较为严峻,行业整体开工率偏低。中国生产的大多是一些常规牌号,在一些特殊领域中应用占比较小。尤其是在高性能TPU领域中,这一块仍然被国际巨头所掌控。不只是万华化学在扩大TPU生产规模,巴斯夫、科思创、路博润、美瑞新材、华峰化学等TPU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近日,道恩股份宣布将新建1.2万吨TPU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进行环评公告。据悉,年产1.2万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周期为10个月。

10月7日美瑞新材公告,子公司美瑞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聚氨酯产业园一期项目部分装置实现投产。9月16日,科思创宣布将在中国广州建立一个新的热塑性聚氨酯(TPU)亚太应用开发中心,

1月18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项目第二套TPU装置顺利投产,这也预示着全球最大的单一TPU生产线开工生产。

竞争激烈绿色发展成主流

未来全球TPU行业仍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全球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TPU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和环保特性,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也是巨头们战略性加码的关键原因。另外,中国企业也在快速崛起,预计未来全球TPU市场竞争环境将越发激烈,相关企业应做好准备。

目前,已有多家TPU生产商推出了生物基TPU,其性能已经能与传统石化基TPU媲美。这些生物基TPU的主要区别在于生物基含量的高低,一般在30%-40%,个别能做到更高。相较于传统石化基TPU,生物基TPU具有减少碳排放、原料可持续再生、绿色生产、资源节约等优势,巴斯夫、科思创、路博润、万华化学、美瑞等纷纷推出了其生物基TPU品牌,未来减碳和可持续也是TPU发展的重点方向。

1.生物基和可降解TPU的研发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材料的重视加深,TPU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生态友好性,生物基TPU和可降解TPU的研发将成为未来重要趋势。

2.高性能化通过分子设计和纳米复合技术,开发出具有更高强度、更好加工性和更低环境影响的新型TPU材料。

3.功能化探索TPU在智能穿戴、医疗设备等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利用其生物相容性开发医用植入物。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和塑料废物的产生,符合绿色发展的趋势。

内容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华经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学、万华化学、化工新材料、化工平头哥、国威塑料等网络公开渠道,由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自: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