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行降息风波渐冷,汽车金融高息高返路在何方?

2024-11-14 22:25

来源/ 鹞石周说汽金

设计/ Han

摘要INTRODUTION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前阵子,中行降息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时间果然能冲淡一切,慢慢的这个事情就冷了下来,冷下来只是暂时的,后续将会如何发展?还是值得分析和判断。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从高息高返的“来龙”,一起分析到后续可能的去向。

间客式与直客式

要分析高息高返的问题,先从银行车贷的两个模式:直客式和间客式说起,百度上有解释词条,参考鹞石周做的PPT图片如下,这里就不赘述了。

直客式和间客式的问题由来已久,通常有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感觉。因为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毕竟金融业务经营的客户风险的买卖,对于银行来说,间客式相当于做资金批发,直客式通常意义上算是做汽车零售。

2021年以前,市场上银行汽车金融主流是间客式,主要是工行,和部分区域性的农行、邮储、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助贷或者担保模式。那个时候,银行直客模式主要集中在平安银行,其他如:中行、招商、建行通常采用直客模式,通过主机厂的总对总和4S店合作新车金融业务。

直客式也好,间客式也罢,

不过是获客方式和风险分担问题。

高息高返的“来龙”

鹞石周在日常交流中发现,不少省份的间客式的大行开始采用直客式,当时的理解是因为前期间客式的问题开始暴露,监管要求对担保的问题越严格,同时一点对全国的间客模式处处收到内外因素的限制,所以,直客成为间客大行的主导方向,但是那个时候还不卷,汽车金融公司继续做自己的贴息方案,银行继续直客和间客相结合,新车业务还世汽车金融的主流。

2022年开始,房子从限购到滞销,国内国外大环境都不好,资产荒越来越严重,各大行都纷纷重点投入新车直客业务。特别是新进入的大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间客式业务原本就不熟悉,直客新车引流业务倒是上手快,到4S店采取“跟随策略”就好,为了规模不断的“竞拍”4S店特别是豪华品牌燃油车4S店的汽车金融业务。于是,从3年到5年,从10个点慢慢涨到15、16个点。

世上本无高息高返,

走的人多了,就有了!

高息高返的“去脉”

接下来,市场将何去何从?

首先,回到中行话题,中行10月份的政策,其他大行一下子吃个了饱,上次也分析了大概率是:营销费用不足和预算达成的因素造成的,同时伴随着提前还款的压力。目前来看,市场没有消息说中行要返航高息高返,不过不排除预留政策到12月底或2025年开门红。

其次,其他各大行基本没有跟进,除了部分地区收紧3年期提前还款要求,各大行通过中行退出吃到更多的业务,但是这些大行不排除年底也会出现营销费用不足或预算达成的情况。当然也未必非要通过改变商务政策,其实调解审批政策、流程和通过率也可以解决“泼天”新车流量的问题,毕竟年底是新车销售旺季,理论上政策给到位,放款额就有。

最后,其实高息高返外加提前还款,这个市场从经商角度没有赢家,4S店甚至激烈竞争后,进销差价倒挂的更厉害,银行的返佣一旦滞后或者拖欠,问题就会更突出。银行这个价格还高返,还提前还款,也是不挣钱的,除了市场的旋涡还有什么原因?造成监管不管,市场继续卷了?大概率是销售,大盘面需要汽车销售一片红!

就在今早6:40,鹞石周下楼给孩子买早饭,对面走来一个大爷,身上开着很大声的广播:“SUV车型销量大幅增长,传统小轿车销量略微增长,新能源汽车出现井喷式爆发增长!”广播新闻播报员郎朗读着最新一天的新闻稿!

为了汽车销量增长,汽车金融必然要承受如此之重!2024年按理就这样多方刺激就过去了,拉动内需是目前重中之重,2025年开年还能撑多久?就看楼市如何回暖了?就看车市如何发展了?就看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费信心恢复的如何了?

高息高返还在延续只是时代还需要他,卷是必然!问题多是必然!目前不健全不理性的汽车金融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变化和消融,新的理性的市场慢慢恢复,回归到商业的本质,利用风险定价和全流程风险资产管理,让金融机构利益和客户利益达成新的平衡,可能是未来的趋势和方向。

高息高返只是时代阶段性产物!

车险圈的高返都刹住了,何况汽车金融?

本文不代表汽车金融帮任何投资立场,图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后台,将第一时间处理,转载须附上来源汽车金融帮,否则一律举报投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