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澳大利亚突破扩大燃煤电厂的使用,帮助转向可再生能源

2024-11-04 20:28

尽管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但煤炭仍是满足电力需求的关键变量。快速的电气化速度和对可再生基础设施的较慢需求之间的差距阻碍了其逐步淘汰的努力。

上个月,国际能源署(IEA)上调了对煤炭消费量的预测,指出煤炭消费量在未来十年仍将居高不下。

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显示,2030年的煤炭需求预计将比之前估计的高出6%,相当于全球第四大煤炭消费国日本的煤炭使用量。

全球约有9000家燃煤电厂,总装机容量约为2185千兆瓦。其中许多是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这些经济体的平均种植年限不到15年,而北美等更发达地区的平均种植年限超过40年。

电动汽车、空调和数据中心等技术基础设施是电力需求的特别重要来源。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引领了这股热潮,煤炭分别占其能源结构的60%和近75%。

尽管完全淘汰是有可能的,但英国S最近的例子显示了其早期决定的局限性。英国国家能源系统运营商发布了一份冬季展望报告,声称英国必须依赖欧洲进口电力来满足高峰时期的电力需求。随着英国10月份关闭最后一家发电厂,预计的需求缺口已从7.4%扩大至8.8%。

尽管如此,澳大利亚最近的一项突破表明,煤炭转型可以是渐进的。通常情况下,燃煤电厂在缩减运营规模方面是有限度的,因为超过一定程度,该行业认为这在技术上不安全,在经济上也不健全。

然而,中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AGL(场外交易代码:AGLNF)暂时关闭了其贝斯沃特燃煤电厂的一个机组,然后重启该机组。

根据美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贝斯沃特发电站的总经理Len McLachlan指出:“贝斯沃特发电站最近成功完成了第一个两班制试验,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尽管仍处于试验阶段,“两班制”方法将允许燃煤电厂灵活运行,在需求高峰期发电,在太阳能发电量高的时候缩减规模。如果这种方法得以实施,可能意味着更容易、更渐进地逐步淘汰煤炭,更容易扩大基础设施规模,并降低电力成本。

Range Global Coal Index ETF(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COIL)今年迄今下跌了8.44%。

阅读下一页:

安娜-埃文斯为Unspash拍摄的照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