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信达证券2024年11月金股

2024-10-31 07:3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信达证券研究)

2021年初至2024年10月25日,

金股组合收益率17.25%,

相对于沪深300超额收益率达到34.95%。

资料来源: 万得,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 万得,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 万得,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 万得,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详情

策略

樊继拓

策略首席分析师

S1500521060001

核心推荐理由:

大势研判:市场进入牛初震荡期,时间上可能是季度级别的,震荡空间可能不大。月度内重点关注三季报、财政政策预期、美国大选预期。鉴于9月下旬市场涨速2000年以来最快,10月股市大概率开始进入震荡期,时间可能是季度级别的。波动期间重点关注:(1)各类政策落地力度和执行力度。(2)股市上涨形成的财富效应和过去三年熊市中被套资金解套后的行为。我们认为,调整的空间不会很大,历史经验是把之前涨幅的一半跌回去,一般震荡期第一个月容易调整较多,随后进入横盘震荡期。震荡期,板块分化可能会加大。牛市初期第一波上涨,领涨的板块往往是老赛道,2012年12月底部起来第一波是老赛道(银行)、2014年Q3-Q4是老赛道(金融周期)、2019年Q1是老赛道(证券、TMT)。老赛道估值修复一波后,后续可能会面临业绩和估值匹配度的压制。

建议配置顺序:上游周期(产能格局好+需求担心释放可能已经充分)> 出海(长期逻辑好)> 传媒互联网&消费电子(成长股中的价值股)> 金融地产(政策最受益)> 新能源(超跌) > 消费(超跌)。历史上熊转牛第一波,企稳初期较易偏向大盘,但季度反转到中后期风格可能会快速变为小盘。如果底部反转,高PE板块(成长风格)大多情况下表现较好。历史上重要底部反转的第一波上涨,成长风格通常表现更强。但从节奏上来看,大多数情况下,底部反转后的第1个月会是价值风格的板块先涨,到反转后2-3个月成长风格的板块开始变强。我们认为,随着第一波上涨进入尾声,配置策略可以降低弹性配置。高现金流回馈股东(高ROE低PB)、上游周期、出海,这些配置方向,产业逻辑和之前牛市不同,可能发展为新一轮牛市的最强主线。

风险因素:

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个股黑天鹅事件。

十大金股

赛轮轮胎(601058)

张燕生

化工首席分析师

S1500517050001

核心推荐理由:

海运和原料价格再起短期波动,公司持续成长业绩依然创新高。2024Q2,CCFI综合指数均值为1439.10,同比增长53.39%,环比增长11.52%;我们测算的轮胎原材料价格指数均值为171.61(2016年初=100),同比增长10.63%,环比增长3.49%。我们认为,2024Q2又重现了2021Q2的原料价格上涨、海运价格上涨,也确实对利润率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越南、柬埔寨工厂2024H1的归母净利率分别环比下降了3.25pct、2.79pct;但是公司近几年实现了成长以及利润率的提升,2024Q2的负面影响就没再对业绩产生类似2021年的影响,公司整体利润仍是保持增长,2024Q2公司产销量、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创下新高,毛利率、净利率同环比均有提高。Q3海运周期已经开始下行,波浪平息,我们认为下半年有望更加量价齐升。

海外工厂持续贡献增量,国内工厂产品升级贡献不可忽视。(1)越南、柬埔寨、国内三基地共同发力促进业绩增长。根据公司公告和我们的计算,2024H1公司国内、越南、柬埔寨三基地的业绩均实现同比改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70%、29.54%、121.72%,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7.41%、53.14%、248.72%,多点开花助力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此外,公司柬埔寨、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轮胎生产项目的建设仍在推进中,有望在未来继续贡献增量。(2)除了海外两工厂能够规避贸易壁垒实现高利润率外,国内工厂也同样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提升。根据公司公告和我们的计算,2024H1国内工厂贡献净利润近8亿元,占比37%创2018年来新高,净利率提升至8.65%也创新高。我们认为,即便原材料涨价,国内工厂净利润率也创新高,证明公司不仅出海的路走得优秀,在国内“内卷”市场也能拼搏出一片天地,因为“卷”指的是同质化竞争严重,但轮胎不是同质化商品,公司通过研发和营销提升价格和品牌区间,脱离低质低价的同质化竞争区间,在国内市场也有广阔空间可以拓展。

全球轮胎市场规模稳健增长,中国企业拥有广阔发展空间。根据公司公告、米其林财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4年上半年全球轮胎销量9亿条,同比增长2.69%,其中半钢胎销量7.94亿条,同比增长2.70%,全钢胎销量1.06亿条,同比增长2.61%;2024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约4,386万辆,同比增长3%。我们认为,轮胎替换市场需求受益于全球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轮胎配套市场需求受益于汽车供应链问题缓解后汽车产销的复苏,总体来看全球轮胎市场规模稳健增长,为中国轮胎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液体黄金轮胎持续推广,公司品牌力不断提升。液体黄金轮胎采用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解决了困扰行业百年的“魔鬼三角”难题,被誉为世界橡胶工业第四个里程碑式技术创新。(1)性能方面:公司液体黄金轮胎经西班牙IDIADA、德国TÜV、美国史密斯实验室等多个权威机构验证及测试,其优异的节油性、舒适性、操控性、耐磨性等指标受到驾驶人员的广泛好评和认可。平均1条液体黄金卡客车胎、轿车胎可分别降低能耗4%、3%以上,使用液体黄金轮胎的新能源轿车可提高续航5%-10%。(2)推广方面:公司在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双线发力。配套市场方面,公司已进入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蔚来、北汽、越南Vinfast等多家国内外汽车企业的轮胎供应商名录。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向比亚迪元PLUS、秦L及海豹06及越南VinfastVF5、VF3等国内外车型的批量供货。替换市场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渠道下沉工作,公司液体黄金轮胎旗舰店在山东东营和青岛落地,为全国合作门店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我们认为,创新驱动发展,高端助力品牌,液体黄金轮胎展现了公司在研发、制造、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持续发力。

风险因素:

墨西哥工厂等新项目投产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大幅下降,原料价格大幅上涨。

工业富联(601138)

莫文宇

电子首席分析师

S1500522090001

核心推荐理由:

AI浪潮不止,AI服务器需求强劲。2024年上半年,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60%,其中云服务商收入占比47%,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AI服务器占整体服务器营收比重提升至43%,收入同比增长超230%。2024年第二季度单季公司云计算收入占总体收入达55%,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超70%,环比增长超30%;AI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270%,环比增长超60%,占整体服务器营收比重提升为46%。针对AI引起的服务器及板卡需求,公司已备好充足产能,订单能见度较高。2024年,北美云服务厂商大模型争相发布,算力需求持续提升,公司除服务器外,先进散热等业务亦放量在即。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收入稳步提升,800G下半年有望贡献显著收入。受益于数据中心AI化及网络升级迭代,该业务板块上半年实现同比高单位数增长,第二季度单季同比增长高达20%,AI服务器相关的400G、800G高速交换机营收同比增长70%。2024年上半年,整体400/800G高速交换机营收年增长30%。公司凭借在智能制造、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推升相关业务实现高速成长。其中,800G高速交换机已陆续开始出货,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开始上量并贡献显著营业收入。

风险因素:

AI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短期股价波动风险。

齐鲁银行(601665)

张晓辉

银行分析师

S1500523080008

核心推荐理由:

深耕省内市场,尽享经济大省的区位优势。山东省GDP总量位列北方省份第一,财政实力雄厚,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经济增长潜力可观;省内济南市和青岛市均为万亿GDP城市,引领山东“双中心”城市群协同发展,优质经济土壤培育出卓越区位优势,为齐鲁银行开拓业务提供广阔空间。齐鲁银行作为山东首家城商行,大本营为省会济南,聚焦山东省内发展,同时辐射渤海区域,分支机构覆盖济南各核心区县与山东12个地级市。

战略差异凸显,省内“新旧动能转换”政策频出。2018年初山东省委提出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是“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2022年为“五年取得突破”之年,新旧动能转换工程进入深水区,预计未来5-10年将继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济南将持续享有区位优势。相比于江浙成渝,山东战略侧重点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基础优秀,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多,产业结构偏高能耗,贷款增长相对乏力,亟待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近年来山东深入布局“八大战略”,重点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工程,着力打造“十强产业”。省会济南承接多项政策利好,核心区位优势显现,未来经济发展可期。

异市扩张+县域下沉持续推进,助力高速扩表。齐鲁银行围绕山东省“三个十大”行动和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战略,全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区域战略机遇赋能对公,基建与高技术产业或成新抓手。深厚的国资背景奠定良好对公基础,乘着“新旧动能转换”等区域战略政策东风,齐鲁银行作为深度服务本土经济的城商行,充分发挥对公“压舱石”的作用,政信类客户往往作为省市重点项目的承接主体,一直是其重要客群。随着“十强产业”建设相关政策持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基建与高技术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望成为银行对公业务新的增长点。

零售转型助力业绩增长,中收支撑盈利能力复苏。齐鲁银行将推出基金代销业务,打造新的利润增长极。借助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资产池系统等平台,实现深度粘客、拓客、增客,场景获客渠道更广泛,发挥渠道及客户优势,带动手续费实现较快增长。

风险因素:

业务转型带来的风险;监管政策趋严;经济增速下行风险等。

兖矿能源(600188)

左前明(金麒麟分析师)

能源首席分析师

S1500518070001

核心推荐理由:

煤炭:产销量持续增长,成本控制表现优异。产销量方面:2024Q1-3,公司实现煤炭产量10571万吨,同比+8.8%;煤炭销量10259万吨,同比+3.5%;其中自产煤销量9622万吨,同比+9%。2024Q3,公司实现煤炭产量3673万吨,环比+6.1%;煤炭销量3472万吨,环比+1.6%;其中自产煤销量3246万吨,环比+4.3%。价格方面:2024Q1-3,公司实现煤炭销售均价683元/吨,同比-18.7%;自产煤销售均价为663元/吨,同比-16.5%。2024Q3,公司煤炭销售均价为656元/吨,环比-9.8%;自产煤销售均价为654元/吨,环比-3.2%。成本方面:2024Q1-3,公司实现煤炭单位成本411元/吨,同比-13.7%;自产煤单位成本为376元/吨,同比-2%。2024Q3,公司煤炭单位成本378元/吨,环比-0.4%;自产煤单位成本364元/吨,环比-6.5%。

煤化工:产销量同比小幅下降,盈利水平环比继续改善。产销量方面:2024Q1-3,化工品产量636万吨,同比-2.2%;化工品销量570万吨,同比-3.4%。2024Q3,化工品产量217万吨,环比+7.8%;化工品销量195 万吨,环比+4.5%。价格方面:2024Q1-3,化工板块实现收入187亿元,同比-5%。2024Q3,化工板块实现收入62亿元,环比-1%。成本方面:2024Q1-3,化工板块成本为148亿元,同比-6.4%。2024Q3,化工板块成本为47亿元,环比-4.9%。公司化工业务2024Q1-3及三季度分别实现毛利率20.7%和24.2%,化工板块呈现持续改善态势。

聚焦五大产业协同发展,2024 年先后并购三家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以及矿业三个领域实现扩张发展。2021年公司《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矿业、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五大战略产业,并提出清晰发展目标。矿业方面,力争5-10年煤炭产量规模达到3亿吨/年,建成8座以上千万吨级绿色智能矿山,并在现有多种非煤矿产资产的基础上,拓展钼、金、铜、铁、钾等矿产领域,实现由单一煤炭开采向多矿种开发转型。高端化工新材料方面,按照高端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延伸现有化工产业链,建设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力争5-10年化工品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其中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工品占比超过70%。新能源方面,要推进风电、光伏及配套储能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开发建设,依托现有煤化工产业优势,有序发展下游制氢等产业,力争5-10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氢气供应能力超过10万吨/年。高端装备制造方面,要在现有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上,专注发展高端煤机制造等传统优势产品,拓展风机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培育中高端煤机制造等传统优势产品,培育中高端系列产品。智慧物流方面,要统筹产品、用户、第三方服务商,构建智慧化物流体系。2024 年以来,公司先后收购德国沙尔夫公司、物泊科技公司和高地资源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以及矿业三个领域实现扩张发展。

收购德国沙尔夫公司,助力公司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发展。2024年3月,公司以3216万欧元收购沙尔夫公司52.66%股权。沙尔夫公司是国际领先的井下单轨吊辅助运输设备生产厂家,公司技术装备水平先进、市场占有率高(全球安装的单轨系统中有34%来自沙尔夫公司),在中国、俄罗斯和南非等新兴市场具有优势市场地位。以2023年沙尔夫公司归母净利润488万欧元计算,兖矿能源收购PE估值为12.5倍,收购估值水平合理。兖矿能源成功收购沙尔夫公司能够与自身煤炭产业形成协同效应,提高矿井装备技术水平;此外还将以沙尔夫公司为平台吸引欧洲研发人才加入;中长期看本次收购使得兖矿能源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所突破,未来也将有望助力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持续发展。

收购物泊科技公司,依托智慧物流产业发挥潜在协同效应。2024年5月,公司以15.5亿元并购物泊科技 45%股权,并取得51.32%的表决权,对物泊科技形成控制。物泊科技成立于2018年4月,主营业务为无车承运与无船承运电子平台业务,致力于大宗商品供应链生态整体解决方案。物泊科技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搭建平台,实现人、车、货的实时感知,为上下游企业间的高效协同提供协助。以2023年物泊科技净利润8707万元计算,兖矿能源收购PE估值为39.55倍。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收购物泊科技看重的并非其自身盈利能力,而是智慧物流产业与公司煤炭销售业务之间存在的潜在协同效应。通过收购物泊科技,兖矿能源煤炭销售业务生态由客户自提逐步转变为送货上门,进一步增加公司煤炭销售业务的竞争力。未来随着公司3亿吨煤炭产量目标的逐步实现,智慧物流产业也有望迎来持续发展。

收购高地资源公司,盘活加拿大钾矿资源,迈出由单一煤炭开采向多矿种开发转型的第一步。2024年9月,兖矿能源以兖煤加拿大100%股权和不超过9000万美元的出资认购高地资源股权,交易后兖矿能源将对高地资源形成控制。高地资源在澳大利亚注册成立,并于2012年2月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主要业务为钾肥项目的开发,核心项目为西班牙北部的Muga项目。按照JORC规范,其探明及控制的原位矿石储量为1.04亿吨,氯化钾品位为16.1%;一期和二期设计产能均为50万吨/年,合计产能为100万吨/年。目前高地资源拥有的矿权处于绿地开发阶段,尚未产生收入。兖煤加拿大为兖矿能源于2011年成立的境外全资子公司,位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是一家从事钾盐勘探开发的公司,持有一项钾盐矿项目(“索西项目”)及其他四项钾盐矿权。索西项目主要产品为氯化钾钾肥,按照NI43-101规范,其探明及控制的氯化钾储量为1.73亿吨,一期和二期设计产能分别为200万吨/年和80万吨/年,合计产能为280万吨/年。截至2024年9月兖煤加拿大拥有的矿权仍处于绿地开发阶段。本次收购高地资源,公司将加拿大钾矿资源予以盘活,实现资产证券化。同时,利用高地资源拓展了公司钾矿业务,正式迈出了由单一煤炭开采向多矿种开发转型的第一步。

风险因素:

国内外能源政策变化带来短期影响;国内外宏观经济失速或复苏不及预期;发生重大煤炭安全事故风险;公司资产注入进程受到不可抗力影响。

新集能源(601918)

李春驰(金麒麟分析师)

电力公用首席分析师

S1500522070001

核心推荐理由:

煤炭板块:刘庄煤矿事故影响有限,叠加存煤收入正式入账,单季板块业绩基本稳定。煤炭产销量方面,2024年Q1-3公司原煤产量1557.71万吨,同比-6.17%;商品煤产量1388.38万吨,同比-6.74%;商品煤销量1378.60万吨,同比-9.50%。其中,单Q3原煤产量519.81万吨,同比-3.09%,环比-3.02%;商品煤产量 452.36 万吨,同比-10.48%,环比-3.13%;商品煤销量468.24万吨,同比-8.02%,环比+2.24%。价格方面,2024年 Q1-3 煤炭销售均价 562 元/吨,同比+3.14%。其中,单Q3煤炭销售均价558元/吨,同比+0.45%,环比+2.19%。成本方面,2024年Q1-3商品煤成本341元/吨,同比+2.08%。其中,单 Q3 商品煤成本345元/吨,同比+0.83%,环比+3.88%。受7月生产事故影响,公司刘庄煤矿停产整顿,致使Q3原煤产量环比减少约16万吨。但公司Q1 未入账存煤于Q3正式销售入账,导致Q3商品煤销量环比反增10万吨,助力公司单Q3经营业绩环比基本维持稳定。随着刘庄煤矿正式复产,叠加安徽即将进入“迎峰度冬”保供阶段,安徽煤价底部支撑可观,公司煤炭产量有望实现稳中有增。

电力板块:板集二期电厂如期投产,煤电一体进程再进一步。2024年Q3,受益于板集二期电厂如期投产发电,公司电力板块业绩实现稳中有增。电量方面,公司电量同比高增。2024年Q1-3实现上网电量81.16亿千瓦时,同比+16.14%。其中单 Q3 上网电量37.63亿千瓦时,同比+13.79%,环比+99.00%。电价方面,受益于安徽电价顶格上浮,公司电力板块实现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405.8元/兆瓦时,同比-0.93%,继续维持较高的电价水平。综合来看,板集二期电厂于9月底正式投产运营,在安徽电力存在硬缺口的背景下公司机组利用小时数有望维持高位,上网电量增长将同步带动电力板块业绩持续提升。同时,板集二期电厂投产也进一步加深公司煤电一体化进程。公司单Q3煤炭自用比例已经提升至39%,较去年同期提升11pct。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在建电厂持续投产,公司煤炭内销比例有望实现持续提升。

“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确立稳健经营目标,“煤炭-煤电-新能源”产业格局有望初现。公司发布《“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调整)纲要》,明确公司“十四五”期间“资产规模达550亿元,年营收达150亿元,年利润超40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内”量化且稳健的经营目标。同时,公司优化“煤炭-煤电-新能源”产业结构,预计公司将有望在现有煤炭产能基础上持续投建煤电与新能源产能。我们预计到2025年,公司将有望建成多能互补、绿色低碳、智慧高效、治理现代的能源示范企业。

核心优势:煤电一体化协同发展,盈利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在建及规划燃煤机组容量高达464万千瓦,分布于安徽、江西等地。其中,江西上饶电厂、滁州电厂和六安电厂均已开工,公司预计均于2026年投运。至 2026年,公司煤电控股装机有望达到796万千瓦,未来三年装机与板块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未来其电厂的煤炭需求主要由公司自产煤供应,新建电厂有望具备较强的燃料成本优势,形成“煤电一体”产业新格局。至 2027年公司有望实现商品煤由大部分外销转向基本内销,实现从煤炭公司向煤电一体化公司的转型,从而获得稳定盈利实现估值修复。同时,在安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用电量需求增长的大背景下,新建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有望维持高位,且我们预计可维持较好的电价水平。叠加安徽电力现货市场加快推进,省内煤电机组有望获得现货增量收益。

风险因素:

煤电利用小时数下滑风险;煤电电价下降风险;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煤质下降风险。

中国海油(600938)

左前明

能源首席分析师

S1500518070001

核心推荐理由:

2024Q3,尽管国际油价同比下跌,公司归母净利润仍实现同比正增长,且增幅高于产量增幅。环比看,受油价下跌、台风期间油气产量损失、桶油成本小幅抬升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公司平均销售油价随国际油价回调有所下跌,但与布油折价继续收窄:2024Q3,受原油供需基本面预期及宏观预期偏弱影响,布伦特原油均价降至78.71美元/桶,同比-7.22美元/桶(-8.4%),环比-6.32 美元/桶(-7.43%)。Q3 公司实现油价76.41美元/桶,同比-8.2%,环比-6.7%,较布油平均折价2.30美元/桶,同环比均继续收窄,主要和国内标杆油价与布油价差收窄、加拿大跨山管道开通使得油砂价差收窄、产品销售结构变化等因素有关。公司实现气价7.75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2.7%,环比-1.8%。

油气产量同比增长7%,环比受台风影响下降:2024Q3,公司油气净产量179.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7%,符合公司产量增速目标指引;环比-1.6%,环比下降主要受台风期间产量损失影响。分区域看,Q3国内产量 121.6百万桶,同比+6.4%,环比-2.33%;海外产量58百万桶,同比+8.4%,环比持平,主要得益于圭亚那 Payara项目投产。Q3公司签订巴西4个海上勘探区块石油合同,S-M-1813区块拥有 100%权益,P-M-1737/39/97区块拥有20%权益,或有望贡献海外产量增长。全年来看,巴西 Mero3、深海一号二期、渤中 19-2 等新投产项目有望为公司后续产量增长贡献力量。

Q3桶油成本出现季度性小幅上涨:2024Q3公司桶油主要成本计算得28.93美元(同比+0.16美元,环比+1.02美元),桶油成本上涨或和公司作业量安排有关。其中桶油作业费用上涨明显(同比+0.38美元,环比+1.31美元)

资本支出保持高水平,开发支出占比提升:2024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资本开支953亿元,同比+6.6%,其中2024Q3,公司实现资本开支322亿元,同比-2.2%,环比-5.6%,勘探、开发、生产资本化支出比例分别为14.3%、66.9%、17.0%,开发支出占比同环比均有所提升(2024Q2为66.7%,2023Q3为66.1%)。

风险因素:

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公司增储上产速度不及预期风险;经济制裁和地缘政治风险。

宁德时代(300750)

武浩(金麒麟分析师)

电新首席分析师

S1500520090001

核心推荐理由:

公司动力、储能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储能收入占比逐步提升。出货量来看,公司上半年动力+储能出货量超过200GWh,其中Q2动力+储能出货量约110GWh,储能占比为20%。根据SNE Research数据,公司的动力、储能的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分收入结构看,公司24年H1动力电池系统营收为1126.49亿元,同比下降19.20%;储能系统营收为288.25亿元,同比增长3.00%,储能收入占比提升至17.28%;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为143.33亿元,同比增长13.02%;其他业务83.32亿元,同比增长32.08%;电池矿业资源收入26.29亿元,同比下降7.84%。

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单瓦时盈利基本稳定。公司24年H1毛利率为26.53%,净利率为14.92%。其中,动力电池毛利率为26.9%,储能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8.87%。Q2来看,公司单位Wh的盈利能力保持稳定,随着碳酸锂等资源及原材料价格下降,联动影响公司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下降,因此毛利率随之提升。

产能持续扩大稳固市场地位,研发高投入引领行业技术。截至2024年H1,公司产能继续加大投入,目前电池系统产能为323GWh,并新增在建产能153GWh,产量211GWh,产能利用率65.33%。公司在电池方面加大投入新产品,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比如乘用车方面的神行4C超充电池基础上新发布神行Plus电池,麒麟高功率电池;商用车方面的天行L-超充版;储能方面的天恒储能系统。

深度合作各领域优质客户,进一步巩固龙头护城河。动力电池领域,公司与Volvo、北京现代、猛士科技、江汽集团、临工重机、中国龙工等达成战略合作,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加深在乘用车、商用车、船舶等领域业务合作。储能电池领域,公司与中石化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光储充微电网技术示范应用,与Quinbrook、NextEra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深化合作,与RollsRoyce达成战略合作,拟将天恒储能系统引入欧盟和英国市场。

风险因素:

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锂电池技术迭代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等。

腾讯控股(0700.HK)

冯翠婷

传媒互联网及海外首席分析师

S1500522010001

核心推荐理由:

预计游戏业务势头良好,实现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国内游戏预计实现营收343亿元,同比增长8%。存量游戏稳健,新游《DNF手游》上线后表现超预期,自5月21日正式公测后,随即占据了国内 iPhone总榜和手游畅销榜的双榜首,我们预计首月流水约为 50 亿人民币。同时,在6月全球手游畅销榜中排名第一,《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金铲铲之战》位居二三四名。海外游戏预计实现营收145亿元,同比增长 14%。SuperceII的《荒野乱斗》通过创新等方式焕发新生,DAU和流水实现高速增长,5月29日上线的《爆裂小队》先后在95个国家和地区的免费榜实现登顶,位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畅销榜TOP10中,首周收入预计约910万美元,有望在24H2贡献业绩增量。后续产品中,开放世界赛车手游《极品飞车:集结》已于7/11上线,SLG 游戏《世界启元》已于 7/16 上线,暑假预计继续上线王者荣耀 IP 新游《星之破晓》和合成装扮类手游《庄园合合》,下半年游戏收入有望加速增长。

预计广告业务实现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2%。微信广告近期重磅更新将视频号直播间获客渠道拓展至腾讯全域流量,有助于提升视频号电商广告主获客效率,小程序广告受益于小游戏和短剧广告投放,亦保持强劲增长。我们认为视频号的总用户时长和广告观看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有望持续带动广告业务实现稳健增长。此外,随着微信视频号直播电商团队并入到微信开放平台,我们认为将有助于微信视频号直播电商业务更好地融入到微信生态内,让视频号直播电商获得更有利的发展。随着视频号电商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用户习惯的养成,该业务未来的GMV和货币化收入(内循环广告+技术服务费)均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预计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实现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7%。受线下消费疲软影响支付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企业服务业务增长仍保持较快增速。混元大模型全新升级,元宝APP正式上线,AI有望为公司长期发展带来持续的竞争力。

风险因素:

短视频平台挤压;游戏产品上线效果未及预期;平台经济监管趋严等。

顺丰控股(002352)

匡培钦

交运首席分析师

S1500524070004

核心推荐理由:

分红比例稳步提升,高度重视股东回报。

根据公司《未来五年(2024年-2028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2028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将在2023年度35%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公司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中期分红。2024年公司中期分红率40%,分红比例稳步提升,叠加H股上市前公司增加特别分红48亿元,体现了对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公司经营净现金流保持充裕,资本开支高峰已过,未来资本开支收窄,投资进入回报期。

H股上市稳步推进,董事会审议修订多项治理制度。

6月28日,公司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9月12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举行上市聆讯,截至10月10日,公司发布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修订多项规章制度,包含《公司章程(H股上市后适用)》及《关于修订和制定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等,自公司发行H股在港交所挂牌交易之日起生效并实施,H股上市稳步推进中,我们认为,公司H股上市有助于增强海外融资能力,加速国际业务拓展,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竞争力。

时效件稳健增长+新业务持续盈利+现金流改善,看好公司价值提升。

1)时效业务稳健增长:时效业务为利润基本盘,直营制、航空网络及末端服务多维构建深厚壁垒,随鄂州轴辐式枢纽投产,时效件票单价及利润能力仍有提高空间。

2)新业务持续盈利:1)经济业务回归聚焦直营,21H2起陆续清理特惠专配及23年6月剥离亏损丰网后,主打“电商标快”直营体系产品,产品结构梳理下有望加速经营改善;2)快运或加速利润释放,受益网络融通,格局好转及履约修复双轮驱动,未来盈利空间可期;3)同城即时配送分部方面,公司通过业务结构优化、精细化管理及科技驱动实现转盈,24H1分部净利润扩大至0.62亿元。

3)现金流持续改善:剔除与经营无关的税费返还因素之后,公司自由现金流自2021年-40亿元转正至2022年的128.70亿元和2023年的126.55亿元,24H1公司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3.3%至86.47亿元,一方面公司业务规模增长有望带来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公司资本开支或已达高峰、未来或逐步收窄,整体自由现金流有望延续增长。

公司成功转型综合物流领跑者,在持续夯实快递基本盘之外,公司多元拓展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供应链及国际等新兴业态,新业务已陆续达到各自市场领先地位,并通过网络融通、业务结构优化等多维精益运营助力盈利改善,收入稳步提升叠加利润率提升,利润及估值有望双升。

风险因素:

时效件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改善不及预期;产能投放超预期。

中航重机(600765)

张润毅

军工&中小盘首席分析师

S1500520050003

核心推荐理由:

业绩表现较高成长、低估值的航空锻造龙头,随着高端产能陆续释放,2024 年公司成长有望再次全面提速。我们认为,1)2024 年随着人事变动等落地,军工行业有望实现困境反转。2)公司持续推进主力军工程,高端装备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3)以 C919 为代表的民机已进入批产阶段,锻造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商用飞机和外贸业务需求旺盛,有望驱动公司新一轮成长。

航空锻造市场需求旺盛,商用飞机和外贸需求旺盛,公司有望受益新一轮需求增长,强者恒强:1)我国航空锻造迎来黄金发展期,催生千亿市场。2)未来市场有望向头部集中。3)新产能释放。

紧抓国产大飞机发展机遇,有望充分受益于 C919 批产提速:1)国产大飞机已进入批量化生产、规模化运营、系列化发展的新阶段。2)公司紧跟国产大飞机发展浪潮,大力开拓民机市场。

大力开拓商用市场,民用航空外贸转包、燃机业务增长强劲:1)持续加强与波音、空客、赛峰、RR 等合作,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2)燃机叶片市场开发成效显著。

持续推进产业链一体化,推进材料集采、循环利用,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1)向上游:打通原材料循环体系,成本有望持续降低。2)向中游:加速平台化布局,锻造+铸造+3D 打印齐头并进。3)向下游:布局精加工业务,缩短下游产业链条。4)做实中航重机研究院,构建“研究院+企业”新业态。

风险因素:

全球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大型锻造设备能力不足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信达证券2024年11月“十大金股”组合》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0日

报告发布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报告作者:樊继拓S1500521060001;张燕生S1500517050001;莫文宇S1500522090001张晓辉S1500523080008;左前明S1500518070001;李春驰S1500522070001;武浩S15005200900011;冯翠婷S1500522010001;匡培钦S1500524070004;张润毅S1500520050003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