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牛散出手!大手笔抄底港股Biotech

2024-10-07 20:3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随着二级市场突然开启牛市行情,困扰众多Biotech企业的再融资难题,有望一定程度上得以纾解。

2024年10月4日,港股上市的Biotech公司圣诺医药宣布成功完成一笔再融资,全部融资额度由一名个人投资者包揽。

根据圣诺医药披露的信息,圣诺医药公司与认购人潘洪辉博士,订立认购协议,潘博士计划按认购价每股股份约3.36港元认购17,527,696股认购股份,相当于经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扩大的已发行股本约16.7%,所得款项总额约为5,890万港元。

对于极度紧缺资金的圣诺医药而言,这笔融资无异于久旱逢甘露。

从基本面角度来说,圣诺医药处于当前热门的小核酸药物赛道,管线涉及肿瘤学、医学美容、抗病毒物质等领域,甚至也有目前最火爆的减重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该有的题材一点也不少。

2021年12月,圣诺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募资净额为3.96亿港元。因开发了多个专有递送平台,圣诺医药在小核酸药物赛道中脱颖而出,被称为“中国核酸药物第一股“。

然而,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圣诺医药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首先是上半年的主要股东质押爆仓事件。

2024年3月7日,圣诺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陆阳所持有的156万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78%,在2024年3月7日被强制出售。

第一大股东兼创始人的部分股权被强制出售,显然不是一个正面的信号,圣诺医药的股价因此一度暴跌。

但是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第二大股东的股权也出现状况了。

2024年3月18日,圣诺医药又发布一则公告:执行董事戴晓畅所拥有664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份7.58%),目前也正处于质押状态,倘未能提供令质押方满意的还款计划,这笔664万股的被质押股份,也将被将强制出售。

据披露易数据显示,戴晓畅是圣诺医药的第二大个人股东,当前持股9.05%,7.58%的股份已经占其个人持股的八成以上。

这笔股份如果被强制售了,对于公司的股价来说,无异于另一场灾难。

多重利空传闻下,圣诺医药的股价一泻千里,成为港股18A板块2024年股价表现最差的公司之一。

股价暴跌的同时,高管也纷纷跳船。

5月17日,圣诺医药的首席战略官戴晓畅博士因为个人理由而辞职。

6月3日,圣诺医药的首席医务官Francois Lebel、首席财务官叶永基已于5月31日双双辞任。

离职的并不只是高管,公司整体人员数量也在锐减。

公告显示,圣诺医药的雇员数量从2022年年末的225人减少至2023年年末的145人。也有媒体报道,截至今年4月初,公司的雇员数量锐减至70人级别。

但是坏消息并没有结束,公司很快又传出理财暴雷的离谱消息。

2024年7月8日,圣诺医药发布公告,由于公司认购的基金所投资的私募债发行人可能违约,预计公司投资基金可能出现重大亏损。

这是一笔圣诺医药认购的总投资金额达到2000万美元的私募基金份额,该基金由私募基金公司TradArt Flagship Investment SPC管理,及截至该公告发布日期,圣诺医药只赎回20万美元。

作为一家尚未实现盈利、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支持自身研发和运营的Biotech公司,为何斥巨资投资如此高风险的私募基金?公司的内控无疑需要深刻反思。

此次融资成功,可以说是圣诺医药今年难得的好消息之一。

而掏出近6000万港元入股圣诺医药的个人投资者潘洪辉博士,也非一般的散户,而是生物医药行业的资深玩家。

潘洪辉博士1978年出生在佛山,在香港长大,后来去美国肯塔基大学读生物化学博士,曾任Merck、海正药业等公司高级科学家、首席科学家。

2018年潘洪辉博士创立康晟生物为生物制药客户在核心领域的研究和制造提供高品质的细胞与细胞培养产品,2023年乐纯生物并购康晟生物,潘洪辉后来成为乐纯生物集团首席战略官。

公开数据显示,圣诺医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1.05亿美元减至2023年底的0.24亿美元,在超60家港股18A生物医药企业中排名倒数。

此次再融资的成功,无疑为圣诺医药赢得了更多腾挪的时间,但是对于一家Biotech公司来说,这点资金还是远远不够的。

圣诺医药能否借助这场牛市,最终成功跨越困境,仍然有待观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