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4-09-30 10:43
第一轮 : 1996年
当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很不理想 , 比现在糟糕多了 。
1996年年初时 , 宏观经济遇到大麻烦 , 一半以上的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到50% , 国企产能严重过剩 , 很多企业都处于破产的边缘 。
利好政策密集发布 , 先暂停新股发行缓解市场流动性 , 再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 , 又降低交易费用 , 引入保险等各种资金入市 。
沪指半年翻倍 。
第二轮 : 1999年5.19科网股行情
1998年大洪水 ,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过去 , 而且发生了北约轰炸我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情形 , 然而 ,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 , 科网股行情爆发了 。
沪指再次翻倍 。
第三轮 :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
最初大家都把这个事情当成利空来看 , 认为股权上市流通之后 , 会带来天量抛盘 。 结果沪指一度跌到1000点以下 。
然而 ,一股神秘力量进场了 ,大盘直线拉升 ,赚钱效应涌现 ,大家不再把股权分置改革看成利空 , 反而看成利多。
这轮行情最为经典 , 上证最终从1000点干到了6000点 。
第四轮 : 2014-2015年的杠杆牛
监管层对创业板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之大 。 杠杆牛市下 , 市场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 , 人人都是股神 。
“ 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 ” , 成了代表那个时期的经典台词 。
沪指再次上演翻倍行情 。
第五轮 : 2020-2021年的结构牛市
创业板两年上涨了183% , 其他市场并没有同步上涨 。 赛道股上涨后 , 留给现在的仍是一地鸡毛 。
综合看这5次大行情,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
1. 短期牛市与经济状况有一点相关性 , 但是相关性不大 。
想抱着对经济的分析去考察股市 , 注定是缘木求鱼 。
政策指引和资金供给才是A股的牛市王道 。
2. 牛短熊长是常态
A股大部分时间是熊市 , 少部分时间是疯牛 。 所以错过疯牛 , 基本上就错过了A股大行情 。
我统计了一下 , 大牛持续的时间在A股中一般不到20% , 因此一定要在牛市来的时候坐稳这不到20%的时间 , 否则牛市过后又会面临漫长的熊市折磨期 。
假如熬过漫长熊市 , 却在牛市初期就出局 , 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