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4-09-23 08:38
(来源:物股通)
西北人大气、豪爽的性格也映射到了资本市场。
作为西北物业第一股的经发物业,近期独领风骚的涨势,属实让人惊叹主力操盘手舍我其谁的魄力。
不过,随着美联储开启美元降息周期,物业股的主力军团走出困境,开启估值回归之路,经发物业再难以通过拉高股价吸引游资参与而回归常态,我们也得以复盘其成妖的过程。
01#
快速集中流动筹码
公开资料显示,经发物业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西安经开区管委会通过经发控股持股7.5%、通过经发集团持股67.5%。IPO时,经发物业全球发售共计1666.68万股H股,占发行完成后全部股份的25%。
在上市过程中,经发物业引入了3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约5380万港元等值股份,其中:
为医学实验室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西安天博诊断获配439.11万股;
从事中学生文化课培训、综合高中教育的西安盯准获配1463.7万股;
长安信托撬动的投资机构——瑞凯集团(ReynoldLemkins)获配132万股。
三家基石合计持股占发售股份的43.05%,由此导致在外可自由流通的发售新股仅剩56.95%。
7月3日IPO首日,经发物业股价高开后一度低走,以跌破发行价收盘。
不过,根据港交所7月17日披露的文件,Kaufmann & Company Pan-Asia Limited在7月3日以每股均价7.5港元增持经发物业132万股H股股份,价值约990万港元。增持后,Kaufmann & Company Pan-Asia Limited最新持股数目为132万股股份,好仓比例由0.00%升至7.92%。
场外实力机构选择在IPO当天强势介入,将经发物业股权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为托住公司股价不自由落体又增加了一道保险杠。
不过,这就导致了流通股的高度集中。从捷利交易宝交易终端可以查到,截至9月17日经发物业前5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高达91.31%。
由于三家基石均有解禁限制,而场外机构IPO当天买入的筹码是没有交易限制的,因此有理由认为场外机构与场内股东存在策应关系。
经发物业股价在破发探低5.10港元/股后便拐头向上,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该股以凌厉升势接连上冲,最终在9月10日达到了30.9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了3.12倍,相较股价低点涨幅更是超过了5倍。
从K线走势可以看出,随着流通股的高度集中,经发物业的股价人为操控的痕迹也越发明显。
02#
业绩基本面配合
据经发物业8月26日披露的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在中国提供城市服务、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及商业物业管理服务。
期内实现总收入为4.63亿元,同比增长18.57%;毛利为6965万元,同比增长25%,毛利率为15.03%;期内利润为3100万元,同比增长22.95%;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967.3万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59元。
公司总合约面积约为163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36%;在管面积15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15%。
上市后交出的第一份业绩,可以用靓丽来形容,这也为主力继续拉升提供了底气。
业绩披露后的次交易日,股价开启新一轮飙涨。
03#
专业操盘,波浪式拉升
在快速集中流通筹码完成控盘后,经发股价很快涨回发行价,并实现底部翻倍。
由于成交和换手低迷,为了提高“含韭量”,主力进行了第一次回调测试,回调幅度比较精准的控制在了30%左右。
随后继续它孤独的拉升之旅。
8月27日,公司发布良好业绩报告后,主力以两阳夹一阴的节奏拉涨。直至9月10日,经发物业以30.90港元/股的价格高开,再次创下上市以来的最高股价记录。
疯狂过后,操盘主力开启第三次回调,这次回调的力度也是最大的。
9月12日经发物业遭遇了“黑色星期四”,股价当日跌幅达到了26.58%。
截至9月20日收盘,经发物业报收17.58港元/股,跌幅9.38%。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经发物业的日K线基本是以探底回升的形态出现,成交量和换手率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显示出主力控盘的力度较强。
从上市即破发,到后面短短两个月时间里逆市暴涨3倍,再到如今7个交易日股价打6折,主力控盘经发物业股价成妖的操作堪称经典。
04#
后续面临的挑战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经发物业基石投资者之一的瑞凯集团,是一家典型的单一家族办公室,拥有超过30年历史。仅2024年以来,瑞凯集团已经参与了多个港股IPO项目,除经发物业外,瑞凯集团还是易达云EDA集团控股、天聚地合等公司的基石投资者。
由于瑞凯集团的解禁日在25年1月3日,因此有理由相信,经发物业的股价还会维持在相对高位进行振荡。
一旦瑞凯集团完成出货,没有了策应的主力控盘,经发物业的股价可能面临打回原形的宿命。
此外,公司的发展前景也存在隐忧。
一方面,经发物业的经营活动范围高度集中在西安一城,这意味着如果公司无法在西安以外取得较大突破,那公司的成长“天花板”将很低;
另一方面,现阶段经发物业的业务仍较依赖关联方西安经开区管委会,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经发物业若想要在业务上更进一步终究需要发展更多新客户来打开成长空间。
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的管理和维护既是责任,也很有必要,但必须以内在价值的增长为依据和前提。
通过“外挂”资金,以明显高于市场合理价值的数倍进行炒作,肯定是不健康、无法持久的状态,物管上市公司里的恒大物业、力高健康生活、浦江中国便是前车之鉴。
面对这种少数股东非理性的疯狂举动,大股东也应出面进行适当的干预,毕竟上市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