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4-09-08 20:47
转自:九派新闻
#买的新号是二手的女子遭催债14年#【#前号主没付车费结果算在新号主头上#】前号主欠款,自己不停收到催缴短信;新手机号登录APP,登上前号主的账户;前号主打车未支付,自己被禁用打车软件……连日来,多位市民向长江日报记者讲述了新“二手号码”给自己带来的尴尬与苦恼。“14年内,不定期被不同催款电话骚扰!”2009年,张女士的新手机号接到了催款电话,她称自己并未贷款,将电话挂断。过了几周,她又接到了催款电话。她意识到,欠款的应该是前号主。她把来电号码拉入黑名单,但每次催款电话都不一样,“想过换号,但是号码绑定的东西太多,换号更麻烦。”去年12月底,张女士连续4天接到了催款电话,她实在受不了了。“被催债14年,我替前号主还钱的心都有了,太恼火了!”催款人告知其前号主欠的是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贷款。张女士分别拨打了两家银行的客服电话投诉,随后,她再未接到过骚扰电话。去年,王女士给儿子买了电话手表,“居然收到了应城农商行的贷款催缴短信和武汉市路桥中心的路桥通行费催缴短信。我儿子才8岁,真是可气又可笑”王女士称,大概半年的时间,儿子每个月会收到催缴短信。无奈只能换号。对此,该号码运营商的客服表示,可以开通手机管家服务,拦截骚扰电话和短信。但记者下载该APP后,发现仅有拦截骚扰电话服务。“前号主在平台打车的费用,凭什么要我来承担?”今年4月份汪先生办理了一个中国电信的新号。两个星期后,他多次接到美团打车平台催缴去年7月份打车费用的电话。“号码我4月份办理的,去年的费用跟我没关系。”他回应对方。对方则告诉他,他须自己向平台方申诉。“不是我的问题,为什么要我去证明自己没问题!”汪先生感到恼火,不再理会。7月1日,他的账户被冻结。汪先生立马投诉,客服人员告诉他,需等待他们核实情况,24小时内会给予回应。但24小时过后,汪先生仍没有得到回应。7月3日,汪先生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反映了此事。次日,平台工作人员称,确定其不用承担这笔费用,现已经将账号恢复正常。7月初,刘女士用新号登录百度和滴滴出行两款APP,发现登上了别人的账户,“登录百度APP,还能看到前号主的使用记录。”为正常使用,她只好将前号主的百度账户注销,但其注销滴滴出行时,发现还有一个之前的打车行程未付款,无法注销。刘女士只好拨打滴滴出行客服电话说明这一情况,滴滴出行客服人员核实其身份信息后,清除了之前的绑定,账户恢复正常。@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