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康哲药业(0867.HK)2024H1点评:集采影响基本出清 创新转型稳步推进

2024-08-19 19:51

事件

康哲药业发布2024 年H1 业绩:2024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42.9 亿元(-22.6%),环比+8.9%。毛利率62.7%(-1.7pct),环比-0.5pct。销售费用13.9 亿元(+6.9%),销售费用率32.4%(+8.9pct);研发开支6.2 亿元(+160.2%),其中费用化研发支出1.1 亿元( +39.5% ) , 研发开支占营收14.5%(+10.2pct)。管理费用3.6 亿(+13.8%),管理费用率8.4%(+2.7pct);净利润9.0 亿元(-52.8%),环比+92.8%,剔除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净利润环比增长16.4%。

各板块业绩:心脑血管线收入15.2 亿元(-28.8%),消化/自免线收入13.5 亿元(-25.0%),眼科线收入3.0 亿元(+23.9%),皮肤和医美线收入2.8 亿元( +11.9% ) , 其他产品线1.7 亿元(-12.7%)。

点评

集采影响已经基本出清,未来国采品种降价幅度有限。

2022-2023 年执行的第七批和第八批集采分别涉及黛力新、波依定及优思弗三款原研药。2024 年H1,波依定及优思弗受到第八批集采继续执行的影响,三个国采产品(黛力新、波依定及优思弗)按药品销售收入口径计算,合计收入12.3 亿元(-49.2%),满足了公司对3 款产品销售额保留率约为50%的指引。考虑到公司整体收入以及净利润环比2023 年H2 均呈现增长趋势,我们认为在2024H1,3 款产品收入受到的集采负面影响已基本消化充分。公司预计,三个国采品种中,优思弗在24 年H2 还会面临5%的降价,降价幅度有限。

公司有望进入独家产品和创新产品驱动周期,管线研发稳步推进按药品销售收入口径计算,2024 年H1 公司非国采独家产品以及创新产品合计销售额为人民币24.0 亿元,占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56.1%。公司目前已经获批5 款创新药,覆盖6 个适应症,其中2 款创新药于年内获批上市,口服亚甲蓝肠溶缓释片莱芙兰(接受结肠镜检查筛查或监测的成人患者中增强结直肠病变的可视化)以及美泰彤增加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

在研管线中,约10 项创新药中国临床开发稳步推进。其中德昔度司他片NDA 处于CDE 审评中,芦可替尼乳膏的白癜风适应症在澳门获批,公司正在推进白癜风适应症在中国大陆NDA,公司预计25 年上市。我们认为,非国采独家产品竞争格局相对良好,未来将保持一定增长。同时,在公司心脑血管、消化等专科商业化平台支持下,创新药品种将贡献更大业绩增量。公司独家产品和创新产品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转型有望逐步兑现。

医美、眼科,东南亚业务建设逐步完善,明年有望贡献增量。

医美业务:2023 年5 月,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益路取(IL-23p19)国内获批上市,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中国银屑病患者人数超700 万,我们认为益路取有望凭借更低的给药频次以及医保的更低定价,抢占IL-17 单抗可善挺的市场份额。

眼科业务:产品覆盖药物、器械和耗材。公司在售独家产品施图伦滴眼液以及EyeOP1青光眼治疗仪在2024 年H1 取得了3.0 亿元销售额。在研管线方面,VEGF+ANG2 四价双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适应症2 期临床启动。我们认为眼科业务虽然目前体量较小,但增速快,未来有望凭借更多创新产品的上市保持增速。

东南亚业务:公司预计芦可替尼乳膏有望2025 年H2 上市。2024 年3 月,和君实生物达成合作共同推进PD-1 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在东南亚的商业化,24 年已经开始商业化注册,公司预计2025 年H2 开始上市销售。我们认为,东南亚市场具备人口增长红利,对优质、高性价比的医药产品有一定需求,公司有望凭借当地的业务网络,打开市场空间。

盈利预测和估值

考虑集采影响基本出清、新产品医保内放量,我们调整2024-25E 收入为82.6/91.9 亿元(2024E 前值:79.2 亿元),同比+3.1%/+11.2%;考虑公司创新转型的研发投入、创新药市场推广的投入,我们调整2024-25E 归母净利润为18.7/20.7 亿元(2024E 前值:18.2 亿元),同比-22.2%/+10.8%。参考可比公司华东医药(16x)、中国生物制药(18x)、石药集团(11x),我们给予公司13xPE(2024 年),对应股价9.96 港元/股(前值:9.90 港元/股,上调:+0.6%),维持评级“优于大市”。

风险

新药研发风险,集采风险,新药审评审批风险,新药商业化风险,医疗反腐相关政策变化。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