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股风暴之下,零日期权不“香”了

2024-08-08 17:32

数据显示,在本周早些时候美国股市崩盘期间,投资者避开流行的短期股票期权,并转向较长期合约来寻求保护,这暴露了所谓的零日到期期权(0DTE)在防范市场持续波动方面的局限性。

自2022年推出以来,交易员纷纷买入标普500指数零日期权合约,这类合约有时占标普500指数期权日交易量的一半以上。

虽然这些合约通常被认为是交易员对短期市场走势进行投机的工具,但它们也被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用来防范市场波动。

然而,投资者在周一抛弃了这些合约,当时标普500指数下跌3%,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创下最大盘中涨幅,最终收于四年高位。OptionMetrics的数据显示,零日期权在标普500指数期权总量中的份额降至26%,低于今年以来48%的平均水平。

image.png
零日期权交易量份额下滑

Ballast Rock Private Wealth 投资组合经理Jim Carroll表示:“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人们的对冲行为从短期转向长期,他们需要一些期限较长的合约。”

分析师将此举归因于多种因素。波动率飙升导致期权交易商将零日期权合约定价在极高水平,以管理自己的风险。市场人士称,这提升了较长期合约的吸引力。较长期合约虽然在抛售期间价格昂贵,但更受投资者欢迎,因为它们提供的保护更持久。

OptionMetrics量化研究主管Garrett DeSimone表示:“市场似乎无法在如此高的波动水平下为这些期权定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交易量不足。”

Trade Alert的数据显示,随着市场趋于平静,短期合约的交易量在抛售后的第二天反弹至42%左右。

期权研究公司Tier 1 Alpha的首席执行官Craig Peterson表示,在抛售的阵痛中,担心波动性持续飙升的投资者认为持有短期合约没有什么价值。

OptionMetrics的数据显示,周一,零日期权交易量较上月同期下降26%,而非零日期权交易量跃升了42%。

Peterson表示:“很难用一日期权来对冲长期风险。我认为这才是促使人们重新选择较长期合约的真正原因。”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